直播帶貨在當下有多火?
手戴鴿子蛋的向太在直播間賣牙膏可樂,首播帶貨 3 個億。
64 歲的張蘭靠兒子汪小菲的抓馬婚姻吸粉帶貨上億。
網紅 " 小楊哥 " 通過直播帶貨實現階級躍遷,毫擲一億元買樓。
明星再就業也樂意選擇直播帶貨,幾百萬輕松入袋。
無論消費者是報以什麽樣的心态,吃瓜還是支持,但至少沒有極端責罵。
而就在近日,章瑩穎的父親也開始了直播帶貨。
隻見他舉着日常用品,默默介紹着産品。
但很快,一條條難聽的彈幕飄上來:
" 女兒都死了,你還有心情帶貨?"
" 你這是消費女兒,吃人血饅頭!"
" 沒孩子人特别多,都來當網絡乞丐吧。"
最後,逼得章瑩穎父親不得不做出解釋。
他局促地在鏡頭前回應:我隻是爲了維持生活。
當年,章瑩穎去世後,所有都勸她的家人 " 死者已逝,生者已矣 ",死去的人已經離去 , 活着的人要好好地活下去。
可是如今,他們轉頭又用惡言惡語堵住他的生路。
誰還記得 " 章瑩穎 "?
2017 年 6 月 9 日,1990 年出生的中國留學生章瑩穎,遭白人男子布倫特 · 克裏斯滕森殘忍殺害。
屍體殘骸被散落壓縮在垃圾處理廠九米深的垃圾下。
直至今日下落不明。
在 2020 年上映的紀錄片《尋找瑩穎》,那些案件的細節,則更讓人悲痛不已。
章瑩穎是寒門走出來的學霸,本科中山大學,保送北京大學讀研,而後成爲北美高校訪問學者。
章瑩穎有寫日記的習慣,她熱愛生活,喜歡記錄日常。
你可以形象地看到一個善良、努力、孝順的女孩。
也寫下目标,積極的鼓舞自己。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ordinary. 人生短暫,不甘平凡)
原計劃裏,章瑩穎還要繼續讀博士。
畢業後,她可能最後會成爲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成爲一位好老師。
和相戀 8 年的男友,結婚生子,滿足媽媽碎碎念抱孫子的願望。
然後一切都在 2017 年随着她的死亡截然而止。
一個随機尋找目标的惡魔。
謊稱自己是警察将沒有趕上公交車而着急趕時間的章瑩穎騙上了車。
然後對她實施了慘無人道的惡行。
反抗、掙紮,試圖逃脫,但最終失敗,你幾乎可以從描述中感受到那股絕望。
甚至這一次,公正也缺席了。
他殺害了她,但并不意味着會被處以死刑。
章瑩穎父母兩年的煎熬,章瑩穎被害 769 天後,12 名陪審團成員讨論了 8 個多小時。
可是兇手還能在法庭上像沒事一樣,笑着,吃着。
最終,10 人支持死刑,2 人反對,此案依規定判處克裏斯滕森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法官在最後的陳詞中對兇犯克裏斯滕森說:
" 我希望你在又冰冷又孤獨的監獄裏度過餘生的時候,能拿起筆給章瑩穎的父母寫一封信,告訴他們‘我很抱歉’。"
章瑩穎的去世無疑是對整個家庭沉重的打擊。
一直沉默寡言的弟弟,在鏡頭前無助說道:
" 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麽過未來的生活,再也沒有人給我指路了。"
母親整日以淚洗面,病了腰傷了也不去醫院治療,整個家庭靠半口氣吊着。
父親整宿整宿得睡不着,12 點睡 2 點多醒。
正如他在宣判後所說:
" 他(克裏斯滕森)不僅隻是殺了瑩穎,他把我們都殺了。"
相戀 8 年的男友在一次庭審時,律師問他,這件事會對你的人生産生多大的影響?
他回答,徹徹底底改變了 30 年來的規劃路徑,原本在我未來的人生裏,每一步的規劃裏都有她。
即便是這樣的悲痛的時刻。
質疑聲也沒有停止過。
在當時,已經出現了很多說瑩穎父母拿着募捐的錢給兒子獨吞的輿論。
章瑩穎的父母看着網絡上的流言蜚語再次情緒崩潰。
這世界總是這樣,
好人不知道壞人有多壞,壞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 ......
5 年過去,人們或者早已漸漸淡忘,隻有章瑩穎的家人餘生都籠罩在陰影之中。
誰在逼他們成爲 " 完美受害者 "
B 站《尋找瑩穎》的紀錄片,影片開頭就有一句言之鑿鑿的彈幕:
" 還沒看就知道是情殺,自己找的。"
附和邏輯嗎,明明看都沒看卻可以輕易的妄下結論。
" 被害者有罪論 " 的偏見和歧視無處不在。
同樣,多年來根深蒂固的思想,受害者要永遠籠罩着灰色基調,科學家要窮困潦倒才配 " 感動中國 "。
" 悲情 " 和 " 英雄 " 形成一種感動模式。
這套根深蒂固的道德秩序常常無意識的運作。
這裏還摻雜着不少嘈雜的聲音:
" 我不了解,但提醒大家。"
如果連花上幾分鍾去了解事件的想法都沒有,能不能遵守 "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 的原則,收回那旺盛的表達欲?!
因爲了解章瑩穎家庭的都知道,小縣城出來家庭本身算不上富裕。
父親開車 2000 塊錢一個月的工資,母親身體不好靠打零工維持。
在章瑩穎去世後,章瑩穎的母親有一次還因爲精神恍惚,踩空了樓梯,摔斷了四根肋骨。
章瑩穎的父親,被查出腎囊腫、糖尿病。
當年,章瑩穎家屬抵達美國尋找,在校方與家屬溝通一緻後發起的捐款被質疑詐騙,被質疑要 " 養活家庭 "。
章瑩穎的男友出面明确表示:
" 不會留存任何錢用于家人未來的生活和養老。"
五年後,這個家庭難以爲繼。
說白了,章瑩穎的父親直播帶貨也隻是多一條收入的渠道,消費者自主選擇下單。
不偷不搶,合法合規。
再看章瑩穎父親直播間,除了名字提及章瑩穎,直播間裏都是認真介紹産品。
鏈接産品也多是小零食生活用品,屬于直播界 " 把握的住 " 的類型,不是利潤頗高的酒水和化妝品等。
真正要呼籲的,應該是章瑩穎父親認真選品,帶貨負責,網友理性消費。
而這種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指責。
就因爲在部分人眼中," 完美受害者 " 形象被破壞就要遭遇辱罵。
也遠遠不止章瑩穎父親,還有失去愛女的江歌媽媽,直播帶貨的喬任梁父母,爲妻治病的 戴建業教授 ......
惡意從未停止過。
更可怕的是,這個世界上,好人和壞人就連寬容的尺度都不一樣。
浪子回頭金不換,壞人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而好人必須需要經曆九九八十一難。
對 " 受害者家屬 " 要求像聖人一樣的标準。
對罪犯卻能惋惜 "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
正是因爲如此," 有錢有錢的人帶貨就理所當然,家庭困難直播帶貨就是圈錢博同情。"
想起《隐入塵煙》裏的一句台詞:
" 錢都流向不缺錢的人,苦都流向能吃苦的人。"
厄運專挑苦命人,又有多少集體的推波助瀾。
用悲情襯托高大、用犧牲烘托崇高、用苦難催生感動。
一旦受害者或者英雄走出他們立下的 " 道德圈 " 就意味着背叛要受千夫所指。
甚至所謂的 " 道德标兵 " 完全不能理解惡語傷人的深度,他們打着爲章瑩穎伸張正義的旗号向章父進行讨伐,行的不過是一己私欲,和個人情緒的宣洩。
他們揮下的刀不見血,但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盡管一人之力能改變的太少,但我們仍要願意爲正義搖旗呐喊。
不要麻木,不要麻木。
《悲慘世界》裏說:
"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
光明和黑暗交織着 , 厮殺着 , 這就是我們爲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