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裏收購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時,《零售圈》轉載《黃明端,赢了所有競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一篇文章形容 " 大賣場教父 " 黃明端的辭任和 " 超市陸戰王 " 的易主,在全網引入轟動,曆時多年,大潤發二次易主正式落幕。
2 月 28 日,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公告稱,阿裏出售高鑫零售的買賣協議交割已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在香港完成。與此同時,高鑫零售高層團隊也發生變動。
曾經的 " 大賣場教父 " 黃明端辭去董事會主席,德弘資本華裕能接任,标緻着大潤發的 " 黃明端 " 時代正式落幕。
告别:浮虧 400 億,阿裏忍痛割愛
根據 2 月 28 日的公告,此次交易中,要約人(即德弘資本)及 Lavender Haze Limited 作爲買方指定實體,向賣方收購合共約 75.08 億股股份,占高鑫零售截至 2 月 27 日的全部已發行股本的 78.7%。據了解,此次交易的代價由要約人分兩期支付。首期款項約 69.07 億港元已于買賣協議交割日期以現金支付,已扣除賣方應付之适用印花稅。剩餘款項約 34.54 億港元連同每股待售股份最高利息 0.20 港元,将于适用的買賣協議第二次付款日期以現金遞延支付。
2017 年 11 月,阿裏巴巴斥資約 224 億港元(約 28.8 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 36.16% 的股份。2020 年 10 月,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再獲阿裏巴巴總對價 36.07 億美元(約 279.57 億港元)的增持,相當于每股 1.05 美元(約 8.1 港元)。随着當時交易的完成,阿裏巴巴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高鑫零售 70.94% 股份,成爲控股股東,高鑫零售并入阿裏巴巴報表。
總體來看,阿裏前後總投資高達 504 億港元。随着此次出售給德宏資本,阿裏虧損了近 400 億港元。除了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阿裏在去年年底還剝離出售了之前收購的銀泰百貨。
2024 年 12 月 17 日,阿裏與雅戈爾集團達成交易,将所持全部銀泰股權,以約 74 億元向雅戈爾集團和銀泰管理團隊成員組成的買方财團出售。2014 年 4 月,阿裏就以 53.7 億港元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2017 年,阿裏巴巴聯手銀泰商業創始人沈國軍 177 億私有化銀泰商業。阿裏巴巴就銀泰出售的所得款項總額約爲 74 億元(10 億美元)。阿裏巴巴預計因出售銀泰而錄得的虧損約爲 93 億元(13 億美元)。
阿裏在逐步退出部分當年收購不太理想的實體零售。
遺憾:幾度換帥,黃明端時代結束
在阿裏入局不久後的 2018 年 1 月 30 日晚間高鑫零售便發布公告,黃明端已辭任執行董事,阿裏巴巴集團 CEO 張勇已獲委任爲該公司非執行董事及主席,這是第一次權利交割。後曆經黃明端回歸,林小海上任,林小海辭任和沈輝上任,直至本次黃明端辭任,徹底告别了黃明端時代的大潤發曾經是行業的翹楚。
1998 年,大潤發在上海開第一家店時,中國大陸的零售大賣場領域,早已有衆多外資摩拳擦掌,1995 年前後,家樂福、沃爾瑪、麥德龍、伊藤洋華堂等外資零售進入中國内地市場,也有像物美、步步高、家家悅等這樣的本土超市也快速發展。當時僅家樂福就已經在北京、上海、重慶等八個城市,開出了 14 家門店。
1999 年,大潤發以 240 億元的營收成績昂首邁入新世紀。同時,這一驕人的業績也給了黃明端以強勁的底氣,他對外立下兩個軍令狀:一是十年内大潤發要在國内市場開出 100 家店;二是要超越沃爾瑪和家樂福,成爲市場第一。
此後,大潤發以每年新開店約 20 家的速度進行大舉擴張。2003 年總店數擴大至 40 家,2010 年,大潤發以 120 家店,404 億人民币的營收取代家樂福成爲了國内市場超市裏的 " 銷冠 "。這可以說是中國本土零售曆史性的一刻,大潤發一舉在中國本土零售成名,黃明端也被譽爲中國零售的曆史性人物。
次年 7 月,大潤發與歐尚合并爲高鑫零售并在香港上市,一躍成爲了國内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市場占有率也一度超過了沃爾瑪。而大潤發也由此獲得了新 " 超市之王 " 的稱号。
好景不長,到了 2012 年,随着淘寶,天貓,京東發展的如火如荼,線上電商進一步侵蝕線下零售份額,O2O 模式的興起,大賣場模式開始遭受沖擊。資料顯示,2013 年到 2015 年的三年中,高鑫零售的營收增長率從 10.72% 下降到了 4.96%,淨利潤增長率也從 15.19% 下降到了 -15.73%。這曾被業界認爲,是超市行業 " 最堅硬 " 的增長堡壘陷落。
黃明端 2013 年大潤發推出了 B2C 電商平台飛牛網,以應對京東、阿裏等電商平台的沖擊。但從後來的發展來看,這條路走得并不順,大潤發也不得不從外界尋找力量。打不過就加入,2017 年阿裏戰略投資後,在阿裏的新零售大棋局中,大潤發也開始了被 " 改造 " 之路。2018 年底,歐尚中國發布《歐尚和大潤發決定整合力量的公告》,大潤發正式 " 收編 " 歐尚。兩年後,林小海正式接替了黃明端成爲了大潤發新的 " 主帥 "。
之後變開始了各種改革,包括 B2B 業務,中潤發(大潤發 super),小潤發(大潤發 mini),M 會員商店(倉儲會員店)等多項改革,包括和天貓超市推出的小時達的衍生服務。2020 年 7 月,全國首家 " 小潤發 " 在南通開業;同年 9 月," 中潤發 " 也開出了首店。2023 年 4 月 28 日,大潤發第一家 M 會員店在揚州開業。
黃明端曾表示:" 阿裏是高鑫最好的合作夥伴,這對股東,對公司,對員工,對消費者都是最好的選擇 …" 但回顧大潤發的一路發展,依舊有 " 戰勝了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 的感慨。
但改造似乎并未給大潤發帶來新的業績增量,從 2018 财年至 2023 财年,公司的總銷售營收、收入及經營利潤均呈現出下滑态勢。營收規模由 2018 财年的 1013.15 億縮水到 2024 财年的 725.67 億;歸屬母公司淨利則分别爲 25.88 億、28.34 億、28.72 億、-8.26 億、-7.39 億、1.09 億、-16.68 億。
2024 年 3 月 26 日,高鑫零售突然宣布人事任命,林小海辭任高鑫零售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由沈輝接任,黃明端爲董事會主席。黃明端明确表示:"2024 财年,高鑫零售走了一些彎路。"2025 财年開始,董事會任用新的 CEO,在新 CEO 沈輝的帶領下,高鑫零售将着力于重回零售本質。
在最新的财報中,高鑫零售公布了截止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六個月中期業績,公司期内扭轉了上一财年的虧損局面,實現了 2.06 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在這一積極信号背後,高鑫零售的收入和毛利分别較上年同期下降 3.0%、4.1%,顯示出該公司經營壓力依然存在。高鑫零售旗下主要品牌爲大潤發,目前其業态主要包括大賣場(即大潤發)、大潤發 Super(中超)和 M 會員店。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該公司支柱業務大賣場共有 466 家,較 2024 年 3 月 31 日減少 6 家。
猜想:" 胖東來式 " 調改或成新方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王,當年的黃明端在零售行業的江湖地位,聲量不次于于東來,但時代在發展,近兩年,胖東來成爲零售行業的 " 聲量王 "。
在一衆傳統零售發展陷入困境的今天," 胖東來式 " 調改成爲新思路。
上市公司永輝、步步高以及其他區域龍頭企業的調改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帶給步步高、永輝等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和股價上揚也是有目共睹。
以永輝超市爲例,截止 2025 年 2 月份,永輝已調改門店超過 40 家,達到了 41 家,覆蓋 18 個城市。作爲調改的核心品類,品質化提升的烘焙和熟食成爲新的增長引擎,烘焙銷售額同比增長超 520%,熟食銷售額同比增長超 387%。同時,永輝官方發布了乙巳蛇年首批調改門店名單,共計 20 家門店,涉及 15 個城市,永輝成立專班,批量培訓人才,調改工作正在全速複制和高速擴張。
在永輝學習胖東來調改,上海首店開業時,大潤發部分高管帶隊在永輝交流學習。這或許是大潤發或将學習胖東來進行調改的明顯信号之一。
作爲上市公司,被德宏資本收購後的大潤發将何去何從?從資本從面考慮,以股價爲核心,德宏資本不排除像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一樣,推進大潤發向胖東來學習調改的可能性。
距離 2024 年 6 月 19 日開業的永輝全國首家胖東來調改店已經過去 6 個多月,距離 2024 年 8 月 31 日開業的永輝全國首家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已經過去 4 個多月,随着時間的推移,調改的結果确定性正在進一步被驗證。
2025 年的調改還将繼續。正如《零售圈》2024 年發布的零售業年度關鍵詞一樣。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零售圈 ",作者:祖龍,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