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最近被稱為 " 新冠神藥 " 的抗病毒口服藥 Paxlovid 在網上被炒到了數萬元依然是一藥難求。國家藥監局啟動緊急審批程序批準上市的莫諾拉韋,售價可能不低于 Paxlovid。面對國内的需求激增,依然鮮少有中國的大型藥企在新冠藥物研發上組織大量的資源、人力去投入。企盼國内優秀藥企專注于聚焦為客戶提供長期價值,勇于變革和創新,加大藥品研發投入,早日實現質優價廉的用藥保障,給國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作者:王祥伍、蒙慶
新冠解封之後,網上喋喋不休争論着是否進口輝瑞的疫苗和新冠藥品,有價格之争,有效果之争,有中西藥之争。争論之際,12 月 29 日,國家藥監局批準了默沙東公司的新冠病毒治療藥物莫諾拉韋膠囊(Molnupiravir,商品名稱:利卓瑞 /LAGEVRIO)的進口注冊,這也意味着國内治療新冠的抗病毒藥物又多了一種,在此之前國内獲批的隻有輝瑞生産的 Paxlovid(奈瑪特韋片 / 利托那韋片)和國産的阿茲夫定片。
網上争論的僅僅是價格、效果,抑或中西藥在新冠療效上的差異麼?争論背後更多折射出的是中國藥企在新冠治療上落後于國外領先藥企,進而是中國還沒有自己的世界領先藥企,争論背後更多是國人對中國藥企的希翼,中國何時能有自己的輝瑞和默沙東。
1
宇宙第一大藥廠輝瑞
在醫藥界提起 " 宇宙第一大藥廠 ",除了輝瑞,沒有哪家企業能擔得起這個稱号,近 20 年來,輝瑞長期雄踞世界制藥企業銷售金額榜單的榜首,公司規模龐大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1849 年,二十來歲的兩名德裔美國移民 Charles Pfizer 和 Charles Erhart,帶着從 Charles Pfizer 的父親那裡借來的 2500 美元,創立了輝瑞。
1930 年,輝瑞公司約翰 · 史密斯了解到青黴素的早期研究之後,其開始了對青黴素療效的調查,1941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輝瑞采用其特有的深罐發酵技術完成了美國政府下達的大規模量産青黴素艱巨任務,同時成為世界上首個生産青黴素的公司。
由于青黴素沒有專利,短短的幾年内,就有 20 家公司能夠量産青黴素,激烈的競争使得青黴素價格迅速下滑,輝瑞開始尋找一種廣譜抗生素。1949 年,在嘗試了上萬種土壤樣本後,輝瑞的科學家們終于在美國中西部的土壤中發現了一種物質,能有效對抗多種緻命細菌,這就是土黴素。
70 年代到 90 年代,輝瑞正式從多元化的制造業公司,轉變成了一家基于研究的藥企,其把研發預算從銷量的 5%,提高到了 15-20%,期間,輝瑞的營收從 10 億美元增長到 70 億美元。
1982 年,輝瑞推出消炎藥 Feldene(吡羅普康),這是輝瑞第一個銷量達到 10 億美元的産品,也是當時全球銷量最高的處方消炎藥。
1992 年推出的降壓藥絡活喜,在 1999 年全球銷量超過 30 億美元。20 世紀末 1998 年面世的 Viagra ——無人不知的小藍片,20 多年來,西地那非一直是輝瑞的穩定收入來源。
2000 年,輝瑞斥資 900 億美元買下了 Warner Lambert,通過這筆交易,輝瑞把降脂藥立普妥(Lipitor)納入麾下,這是制藥界最暢銷的處方藥之一,也是醫藥史上第一個銷量突破百億美元的藥物。
2016 年 8 月,輝瑞擊敗衆多競标企業,以 140 億美元現金收購了美國抗癌藥生産商 Medivation,一舉成就了輝瑞在腫瘤領域的領先地位。
2
名門之後默沙東
1891 年,被譽為業内百年常青樹的德國默克在美國正式成立分公司美國默克(Merck&Co.),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默克(Merck&Co.)被美國政府接管成為獨立的公司,1953 年美國默克(Merck&Co.)與沙東藥廠 ( Sharp&Dohme ) 合并,這就是默沙東 ( MerckSharp&Dohme ) 名字的由來。
1933 年,默沙東成立首個實驗室,1942: 開發第一個抗生素-青黴素鉀,1944 年發現鍊黴素,同年成功合成可的松,1955 年,默沙東科學家團隊成功将可的松轉化為潑尼松,這成為二十世紀中期最突出的醫學進步之一。
1963 年,默沙東推出首劑麻疹苗,4 年之後,又推出腮腺炎疫苗,1982,全球首個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問世,2021 年 11 月,新冠口服藥全球首批 -- 默沙東新冠口服藥在英國獲批上市。
今天,默沙東實驗室的工作涵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内分泌、神經和眼科、腫瘤、感染性疾病、呼吸和免疫、以及疫苗等廣泛的醫療領域。默沙東研究實驗室具有強大創新藥品研究能力,其研究人員僅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就先後獲得過 5 次諾貝爾獎。
3
爆款産品的背後是無止盡的研發投入
輝瑞和默沙東的發展曆史,無疑呈現了醫療史上攻克重大疾病的曆史脈絡。在輝瑞和默沙東的不同發展時期,無不是一兩款爆款産品撐起他們當時的江湖地位。但如果我們看兩組數據,無疑發現這背後是他們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
近五年來,輝瑞每年研發投入從 2017 年 76.27 億美元逐年遞增,2021 年達到 138 億美元,占營收比例一直在 14.9% 以上,平均達到 17.57%,而默沙東每年研發投入從 2017 年 99.82 億美元穩步增加,2021 年達到 122 億美元,占營收比例一直在 20% 以上,平均達到 24.5%。
4
偉大的背後是苦難,但更多是研發上的投入
華為名言 " 偉大的背後是苦難 ",但沒有研發的支撐苦難就隻剩下苦難而已。華為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走到今天的輝煌,引領通信企業踏向無人區,研發無疑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自二十世紀末華為頒布華為基本法以來,華為就嚴格按基本法要求的每年拿出不少于 12% 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
輝瑞、默沙東、華為的曆史擺明了一個道理,世界一流産品研發制造型企業無不打造過世界一流的産品,或者說打造世界一流産品是世界一流企業的專屬,這無疑印證了企業的競争最終是産品的競争。道理很簡單,因為産品是企業與消費者交換的等價物,是企業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最終載體,等同于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同。T 型轎車之于福特,收音機、随身聽之于索尼,打印機之于惠普,冰箱之于西門子,Iphone 之于蘋果等等無不如是。
世界一流産品研發制造型企業無不是産品研發的标杆,無不在研發上大力投入。醫療行業,羅氏 2020 年産品研發投入 130 億瑞士法郎,占營收比例 22.2%,強生 2020 年産品研發投入 121.5 億美元,占營收 14.7%,葛蘭素史克 2020 年産品研發投入 55.2 億英鎊,占營收 16.1%,百時美 2020 年産品研發投入 111.4 億美元,占營收 26%。芯片行業,英特爾 2021 年研發投入 152 億美元,占到了全球總額的 19%,台積電以 117 億美元的研發支出和 14.4% 的全球占比僅次于英特爾,韓國三星研發投入是 99 億美元,占比全球的 11.9%。
5
中國藥企之路漫漫
研發投入上,中國 TOP50 藥企研發總投入從 2018 年的 248.9 億元增長到 2021 年的 702.5 億元,增長了 282%。其中 TOP20 企業研發總投入從 2018 年的 198 億元增長到 2021 年的 513 億元,漲幅 259%;而排名 21-50 位的企業研發總投入四年間增長超過 300%。
2018-2021 年近 4 年來,中國藥企研發投入前 3 名分别是百濟神州、恒瑞醫藥、複星醫藥,且研發投入逐年遞增。百濟神州研發費用分别為 45.97 億元、65.88 億元、89.43 億元、95.38 億元,而營收則分别為 13.1 億元、29.54 億元、21.20 億元 75.9 億元。恒瑞醫藥研發投入分别為 26.07 億元、38.96 億元、48.89 億元、62.03 億元,占營收比分别為 14.97%、16.73%、17.99%、23.95%。複星醫藥研發投入則分别為 25.97 億元、34.63 億元、40.03 億元、49.75 億元,占營收比分别為 10.4%、12.11%、13.1%、12.75%。
對比輝瑞、默沙東等世界一流藥企,中國藥企研發投入絕對數可謂量小,占營收比例也不具有優勢,但無疑,中國藥企已開始重視研發。藥品研發周期長、投資大、風險高,百年優秀藥企曆史多為通過仿制藥積累研發資金後逐步走向創新之路,我們相信,隻要中國藥企持續重視研發,持續加大研發的投入,中國何時能有自己的輝瑞和默沙東将指日可待。(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