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九行 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王恺,題圖來自:AI 生成
說來也奇怪,很多時候,我旅行的目的地完全不是主動安排的結果,而是某種冥冥之中的天定。我今年就是這樣,出于偶然的原因,下半年幾乎所有的旅行安排都被打斷了,我的旅行目的地從異域變成了鄉土,天南海北的中國縣城成了我的旅遊主旋律。
六月底,我從烏茲别克斯坦的塔什幹搭紅眼航班回國,飛機上眼如杏核的空乘也知道這航班上的人嗜睡,索性不打擾大家,不送水也不送零食,衆人就這樣一直在半昏迷的瞌睡中,到了烏魯木齊機場。下了飛機還是困,幾乎睜不開眼,我訂的轉飛上海的航班在幾小時後,于是我人生第一次找了一個機場膠囊旅館決定繼續睡。
那些 " 膠囊 " 就在出口,橫七豎八放了一地,簡直像新型難民營,閃爍着塑料的、廉價的、神秘的光芒。我因爲沒有住過,一進去就覺得幽閉恐懼症爆發,不知道該不該鎖門,也不知道鎖門之後出不去該怎麽辦。就在這時候,我接到一個陌生号碼的電話,對方介紹自己是一名紀錄片導演,是我的作家朋友把我電話号碼給他的。
王聖志的名字聽起來有點熟悉,後來我想起來曾經看過他的《早餐中國》——一部下飯的短紀錄片,還看過他的《文學的日常》,是一部關于作家生活的紀錄片。這次他要拍攝一部關于旅行的紀錄片,央視頻出品,邀我去做策劃,我們約定先在福建見個面,挂了電話我就昏睡過去,醒來後徹底遺忘了這件事。
我沒有做過紀錄片的工作,總覺得是長期的、艱苦的、日常的,再次接到王聖志的邀請,是去福州和他吃飯,并且進一步讨論這個工作。大概我愛吃的名聲在外,所以邀請我的時候特意強調找了很多好吃的餐館,後來才發現,愛吃的不是我,而是他,認真吃好每一頓飯幾乎是他的人生信條。
福建 · 福州
我們在福州的每頓飯都經過精心設計,第一頓飯在福清餐館吃他的家鄉菜,這裏有出口日本剩下的鳗魚燒烤(因爲尺寸不合标準),有芋頭飯,噴香;又去了一家古老的社區小店,大盆的紅糟鳗魚濃郁無比;還有一家福州菜,南煎肝厚而噴香,荔枝肉甜而豔麗。
因爲飯吃得好,我越發覺得此人是旅行的好搭子,可沒想到此人不僅是吃飯的好搭檔,因爲吃得多,我們還變成了肥胖的搭檔,他的制片麥太和他搭檔三年,胖了四十斤,看來我也前途堪憂。我們兩個邊吃邊聊,十分投機,覺得要拍攝一部改變旅行價值觀的紀錄片,放棄打卡,放棄社交媒體,放棄那些必須去 ×× 地方的執念。真正的旅行就是散漫、随意,尋找自己的樂趣。
本來以爲距離紀錄片開拍還有很久,結果突然就開始了。但與我們一開始的設計非常不一樣的是,所有的目的地都是平台确定的,一共六集的探訪之旅中,大概除了雲南騰沖和保山屬于公認的旅行地點,其餘的地方如内蒙古的準格爾旗、福建的大田、湖北的鄂州和四川的南充,似乎都不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旅行目的地,我們在去這些地方的路上,還在拼命查找當地的名勝,但也很快放棄,畢竟确實沒有太多可挖掘的旅遊景觀。
但要就此放棄嗎?當然不,這個 " 命題作文 " 帶有一絲無奈的氣息,而更瘋狂的事情是,我們閑聊的口頭禅 " 來都來了 ",居然定下來作爲系列紀錄片的名字。一個無奈加無聊的語氣,變成主動出擊的行動,沒有想到的是,這種充滿陌生感的 " 命題作文 ",事後來看不僅很有趣,而且非常值得。
我的旅行就此開啓了一個新的篇章。多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作《像汽車推銷員一樣吃飯》,因爲推銷員需要不斷轉換各個片區,經常在大地之上的各個奇怪的地方醒來,工作就成爲了尋覓飯食的途徑,這次則是" 像汽車推銷員一樣旅行 "。
内蒙古 · 準格爾旗
我們住在準格爾旗的河岸大酒店裏,河流中有兩朵碩大的蓮花燈,當地制造的景觀,岸邊是蕭瑟的枯樹和昏暗的樓房,像賈樟柯電影裏的場景,但這種枯燥乏味,很快被巨大的、恍如外星球的巨大露天煤礦開采的場景驅除。
這裏擁有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大約是響應号召,煤礦也建立了文旅項目,把昔日的礦坑回填,制造了一個個巨大的土山包,種滿了小樹,以及樹立着無聊至極的工人們變廢爲寶的雕塑。其實哪裏用得到這些,在望遠鏡裏看十幾米高的塔吊、幾人高的卡車輪胎,以及巨大的、發黑的露天煤礦,那種景觀已經足夠震撼,恍如月球表面。
此地煤礦儲量甚豐,随便挖掘都能挖出巨大的礦藏。這裏原是水土豐茂之地,森林毀滅了,變成了礦藏,上面是薄薄的土層。走在黃河邊的支流沖刷的河谷裏,地面柔軟,讓人覺得會陷落于此,但應該不會,那是薄薄的沙土,一步一個腳印,周圍是酸棗樹、野草。地廣人稀的荒原由于沒什麽景緻,反而令人容易凝神走下去。
在有的河谷,你還能清楚看到礦層的分布,上面是草皮,中間是黃土層——這裏的黃土層極其細膩,像沙子,有白色的細末,一戳就掉落一塊,在下面,是巨大的灰黑色松土,這就是煤礦了。
但誰能說這樣的景觀不值得觀看呢?誰能說這樣的旅行不可以進行呢?尤其是早上起來,還有一碗香濃至極的羊肉面等着你,幾大塊肥碩的羊肉堆在手擀面的表層,熱騰騰的是漂着羊油的湯,所有的早餐店都紮實敞亮。我們第二天又去了這家羊肉面店,但因爲吃了燒麥,不想繼續吃面了,想喝他家的小米粥。老闆聽了我們的打算,說:" 你們自己喝,我們的粥不要錢。" 那大鍋敞亮的小米紅棗粥啊,略加堿面,簡直是早餐的天堂。
福建 · 大田
一個沒有聽說過的旅行目的地居然讓人身心都飽足,令人意外,後面去的福建大田更是如此。這個三明附近的小城,位于群山之中,包圍縣城的群山之一的山巅,修建了一個巨大的山頂公園,需要爬上三百多級台階才能上去,顯然是昔日人性化的建築觀念還不流行的時期的産物,再一看,是 1985 年的建築物。
但是爬上去後,别有洞天,那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審美的古老的亭台樓閣,都自有其美感,尤其是同一個橢圓形的回廊,上空露出了各種樹枝的美妙姿态,讓我陷落于空明之中,想起了在京都久久不願意離開的大德寺的某個庭院。
那裏的樹木,也是這樣讓人久久舍不得離開。
下得山來,正是放學時間,滿城的小學生、中學生似乎不用家長來接,很多中學生坐着電動車,揚塵而去,是南方小城的特有景觀,更多的學生,拿着書本在街上邊走邊看。" 是我們小時候的場景啊!"我有點驚喜地想。晚上在街頭漫步,一個穿着校服的小學生在幫母親看守花攤,旁邊坐着專門來陪他說話的同學,兩人顯然友誼深厚,一點不覺得看小攤是個丢人的事情,興高采烈的,晚上的街燈的光芒照在身上,顯得格外溫馨。
這種在大城市久未見到的景觀,爲什麽不可以是旅行的一部分呢?在大田的鄉下,我看到了帶着傩面具的獅子,看到了畫報上見過的打谷機,看到了一個啞巴大叔給我們比劃他們本地流行的白鶴拳。每一個場景,都帶着非常自然的鄉土氣息,迷人到了極緻,在我腦海裏儲存下來。
在南充的一家面館裏,我們吃到了所有川菜館都做不出來的川北涼粉、擔擔面;在保山的一個牛奶店裏,喝到了綿密的酸奶;在騰沖的一個古老的庭院裏,聽到了他們家保留至今的錄音機播放陳淑桦的《夢醒時分》……
如果是旅行就是爲了讓記憶豐滿,那這些在中國小城的旅行充分做到了,他們讓我今年的記憶倉庫裏增加了很多不是必需品的碎片,但都如此飽滿,如此鮮豔欲滴。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九行 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王恺(作家、資深媒體人,著有《浪食記》《地球上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