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7 日晚,全球醫藥研發生産外包龍頭企業藥明康德(603259.SH)發布減持公告,公司實控人以及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預計減持不超過 3% 的股份。
根钛媒體 APP 統計,過去一年,藥明康德發布減持公告近 7 封,另根據制藥網報道,2019 年 7 月 2 日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藥明康德股東累計發生 106 次增減持行爲,累計減持金額達 326.1 億元。對于不斷地減持,藥明康德在公告中回應稱,是股東出于資金需求所做的正常行爲。
據了解,2022 年,藥明康德的業績表現十分亮眼,其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但面對大股東以及高管的接連抛售,市場難免有不滿的情緒,減持公告發布第二天(4 月 18 日),藥明康德股價開盤即跌 5%,收盤跌 5.61%,最新股價爲 80.82 元 / 股。
藥明康德接連遭遇減持
根據 4 月 17 日晚的公告顯示,藥明康德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及與實際控制人簽署一緻行動協議的股東,計劃根據市場情況,通過集中競價和 / 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 A 股股份合計不超過 8902.27 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3%。若以藥明康德公告當日收盤價 85.62 元 / 股計算,如果股東頂格減持,則減持市值最高将達約 76 億元。
钛媒體 APP 了解到,距離上一次減持公告,目前過去還不到半年,去年 11 月 25 日晚間,藥明康德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及與實際控制人簽署一緻行動協議的股東,拟合計減持不超 6500 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2.2%。按照當日股價 81.94 元 / 股計算,如果藥明康德上述股東頂格減持 6500 萬股,則套現金額将在 53 億元左右。
時間再向前推,去年6 月 10 日晚,藥明康德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及與實際控制人簽署一緻行動協議的股東拟在 7 月 4 日至 9 月 30 日期間減持不超過 3% 的公司 A 股股份,即不超過 8868 萬股。若頂格減持,套現金額将在 90 億元左右。該減持計劃披露後第一個交易日,藥明康德A 股開盤大幅低開,盤中一度跌停,最終收跌 9.56%。
不過從最終的減持結果來看,藥明康德上述股東并未頂格減持,其累計減持了 2321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0.78%,平均成交價格爲 95.02 元 / 股,合計套現約 22 億元。
钛媒體 APP 注意到,近兩年,得益于 CXO 行業的發展,藥明康德的股價狂飙,經粗略估算,其由 2018 年 21 元 / 股的發行價大幅上漲至 2021 年 188 元 / 股(最高時),其股價翻了近 9 倍,但也正在藥明康德得勢之時,其持有機構和高管也紛紛套現。
據統計,截至 2021 年末,持倉藥明康德的機構數量爲 1730 家,累計持股數量爲 14.70 億股;截至 2022 年末,持倉藥明康德的機構數量爲 466 家,累計持股數量爲 12.47 億股。
此外,面對飙升的股價,藥明康德的高管也開始按耐不住。公開資料顯示,胡正國(副董事長)、楊青(聯席首席執行官)、陳民章、陳曙輝、姚馳(董秘)等高管均有參與過減持計劃。據 Wind 數據,在 2020 年 7 月份到 2021 年 10 月份期間,藥明康德高管進行了逾 50 次減持,累計套現 1.17 億元。與此同時,在屢次減持之後,公司實控人李革、趙甯夫婦,已悄然從公司前十大股東行列中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藥明康德股東上海瀛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甚至趁其股價上揚期間,私下減持套現 28.94 億元才通知投資者,堪稱 A 股反面教材典範,也因如此,上海瀛翊被證監會處以罰款 2 億元。
随着機構和高管的相繼出逃,藥明康德的市值在不到兩年時間内蒸發了超 2500 億。
未來增長存隐憂,殺估值時期仍未過去?
不難推測,在公司的高光時刻股東和機構選擇 " 即刻 " 套現,也暴露出市場對公司未來前景的擔憂。那麽,作爲 CXO 龍頭,藥明康德的 " 含金量 " 究竟如何?
從業績上看,藥明康德屬實對得起 " 龍頭 " 稱号,20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393 億元,同比增長 71.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88.13 億元,同比增長 72.91%,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但如果仔細看,藥明康德去年一年的強勁的增長态勢或不可持續。藥明康德在年報中表示,2023 年全年預計收入将繼續增長 5%-7%,不到 2022 年實際增速十分之一。其中,剔除特定商業化項目,化學業務收入預計增長 36%-38%,其他業務闆塊 ( 收入預計增長 20%-23%;國内新藥研發服務部将持續業務叠代升級,預計收入下降超過 20%。
據悉,輝瑞也預計 Paxlovid2023 年全球銷售額可能下降 58%。浦銀國際研報也顯示,預計藥明生物和藥明康德2022 年新冠訂單收入貢獻分别在 20% 和 25% 左右,随着全球新冠疫情趨于穩定,這一比例将在 2023 年大幅降低。可見,随着新冠項目逐漸退場,藥明康德的營業收入将面臨增長壓力。
也就是說,雖然藥明康德短期内的業績表現亮眼,但 CXO 賽道長期可持續增長還存在隐憂。另外,市面有不少聲音認爲,藥明康德的股價之所以持續下滑,也是由于過去的估值太高,但如此高的估值并沒有和其實力均衡匹配,市場難免會經曆一段殺估值時期。
據中泰證券研報,藥明康德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到 2020 年僅爲 2.9%,營收規模在前五名之外。排名第一的美國 CRO 公司 "LH" 市占率高達 20%,2022 年 "LH" 的營業收入爲 148 億美元,約 1017 億元人民币,是藥明康德營收的 2.5 倍,但市值僅爲 231 億美元,約 1588 億人民币(截至 4 月 18 日)。
反觀藥明康德,在 2021 年 8 月股價高點時 A 股 H 股總市值一度突破 7000 多億元,目前 A 股總市值在經曆一輪調整後,仍有 2300 多億元,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何大股東和機構紛紛在高點減持套現了。(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于瑩)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