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草根調研,當前行業非洲豬瘟疫情較爲嚴重,且 " 拔牙 " 措施在本輪疫情中見效甚微。結合調研反饋,推測目前北方産區的非洲豬瘟病毒感染面或達到 50%,預計能繁母豬和後備母豬減産 20%-30% 的可能性較高。同時,預計在南方養殖業對本輪弱毒型毒株的警惕性不足的背景下(這與 2019 年非常類似),南方疫情将早于并猛于往年,感染面或發展至 50% 以上。
華創證券分析指出,中國養豬業與非洲豬瘟間的鬥争正在常态化、複雜化,這樣分散、傳統的養殖業态下實現淨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場難以勝利的戰争中,争取的就是少輸,盡量以最低的代價,将植物蛋白轉化爲動物蛋白,滿足人民對豬肉的需求。然而,這場戰役中,經常有被反撲的時刻,當下的弱毒型 ASF 爆發,對今明年的供給将産生巨大的挑戰,新周期即将開啓,豬價長期均值已經擡高至 20 元 /kg 以上,企業未來比拼的主要是種豬、母豬的養殖能力,具有高質量管理能力的企業會繼續享受高 ROE 并做大做強。
如今,2022 年冬季開啓的去産能或磨平了 2022 年下半年的所有增量,且去産能與疫情仍然在持續,因此 2023 年供給或少于 2022 年。長期來看,在整個行業平均成本擡升至 18 元以上(計算勞動力回報的情況下)的背景下,預計未來的豬價年度均值會在 20 元 -30 元之間高位震蕩(近四年,豬價最差的年度爲 2022 年 18.9 元 /kg 的全年均價)。
國信證券也認爲,考慮到行業資産負債表尚未修複,母豬補欄積極性不高,因此判斷 2023 年生豬均價仍可維持較好盈利。周期雖不在,但成長可期。核心看好出欄增速快、成本控制能力強的上市企業。
點評:生豬行業 2023 年有望迎來量增價平和正常盈利年份。目前養殖個股頭均市值處于曆史底部,估值具有很高安全邊際。
這裏,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爲粉絲朋友帶來 4 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新五豐
公司爲湖南省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其實控人爲湖南省國資委。公司的生豬養殖模式包括自繁自養和 " 公司 + 家庭農場 ",後者爲輕資産模式,在固定資産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公司的生産性生物資産規模快速擴張;另外,公司的租賃豬場也爲公司貢獻了大量産能,擴張可期。(華西證券)
2、溫氏股份
當前豬價已開啓淡季不淡上漲模式,雖然情緒和二次育肥的介入或将導緻後續豬價存在一定波動的可能性,但總體好轉趨勢是相對确定的,再結合公司生豬出欄增長顯著,預計公司豬闆塊業績有望獲得較好利潤。(中信建投)
3、巨星農牧
公司由 " 公司 + 農戶 " 模式逐步發展至 " 自繁自養一體化 " 養殖,公司有望實現養殖全環節自主可控,提升防疫能力,通過叠代内控管理模式持續提升養殖效率。公司在育種端與 PIC 達成深度合作,PSY 水平已經達到 28,2022 年三季度完全養殖成本已經降至 16.6 元 / 公斤,同時公司生産指标有望持續優化,飼料成本規模效應有望加強,2022 年年底完全成本有望降至 16 元 / 公斤,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國金證券)
4、牧原股份
公司通過對疫病淨化、強化管理等措施落地,養殖成績較 2022 年上半年有較爲明顯改善,目前商品豬養殖完全成本已低于 15.5 元 / 公斤,未來養殖成本仍有進一步下降空間。從産業趨勢看,大型養殖企業仍将享受行業集中度提升紅利,公司通過持續優化成本控制,積極推動産能擴張,在生豬養殖行業的優勢将更加凸顯,未來長期成長價值顯著。(首創證券)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