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上價格最卷的上半年,各大汽車集團經過多輪血戰之後,銷量與利潤怎麽樣呢?
上汽集團今日發布 2023 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實現整車批售 207.2 萬輛,同比下滑 7.28%。報告期内,上汽集團通過優化結構、降本增效,實現合并營業總收入 3265.5 億元,同比增長 3.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70.9 億元,同比增長 2.54%。
業績下滑主要是受上汽集團三大合資闆塊拖累,上汽大衆、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品牌銷量在集團中占比超 70%,每個品牌下滑幅度均超 10%,受此拖累,雖然上汽集團去年第二季度銷量基盤較小,今年前六月銷量仍然再次下滑。
爲了提升三大合資闆塊的銷量,上汽集團在上半年祭出了很多促銷政策,但是效果并不顯著。
以上汽通用爲例,今年上半年車企累計完成銷量 41.3 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1%。因爲盤子萎縮,前段時間網絡上出現了 " 上汽通用将買斷 45 歲以上員工工齡,變相進行裁員 "、" 員工合同到期不續約 " 等傳聞,雖然官方對其中部分消息進行了辟謠,但是無風不起浪,通用這頭大象陷入了困境,這是不争事實。
在備受關注的新能源市場方面,上半年,上汽銷售新能源汽車 37.2 萬輛。7 月份,上汽銷售新能源汽車 9.1 萬輛;上汽乘用車新能源車月銷量近 3 萬輛;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新能源車月銷量首次過萬。
看起來今年新能源闆塊的銷量有所提升,但這估計與上汽集團高層的期望有一定差距。根據上汽集團 4 月 18 日發布的 " 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到 2025 年,上汽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到 350 萬輛,較 2022 年增長 2.5 倍,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中的占比将達到 70%;基本完成新老賽道的發展動力切換。
從今年上半年的銷量來看,上汽集團要達到這個目标,還有很長很長一段路要走。
仔細分析财報可以看出,海外業務成上汽集團最大的亮點。上半年上汽海外銷量達 53.3 萬輛,同比增長 40%。自主品牌 MG 連續四年排名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第一;上汽通用五菱寶駿 530 成爲墨西哥細分市場銷量冠軍、AirEV 在印尼細分市場份額占到四成。
上汽集團表示,海外業務将實現 " 規模性盈利 "。這就意味着,在合資闆塊銷量大降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利潤的增長,很可能是由海外業務帶來的。
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 234 萬輛,同比增長 76.9%,超過日本躍居全球第一。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下半年出口業務應該還能給上汽集團做出不少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