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邝小平
少年商學院特約撰稿人
學院君說:我們一個媽媽最近吐露說,她前幾天跟孩子說其實自己就是聖誕老人,孩子因此哭了一下午,很多孩子到了 12、3 歲這個階段,有巨大的好奇心,在這個情況下,父母可能不小心會說出真相,對于孩子來說可能一時接受不了,每年聖誕,我們可能都要面臨孩子很多關于聖誕老人的疑問,同時這也在提醒我們呵護孩子童真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居住在美國的特約撰稿人寬寬媽,她将分享她與孩子之間關于聖誕老人的讨論,到底要怎樣去與孩子探讨真相與想象之間的區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 媽媽,你是聖誕老人嗎?" 這樣回答能為孩子保留愛與美好。
把聖誕樹裝飾起來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要給聖誕老人寫信,告訴聖誕老人他們想要的禮物。
五歲的女兒很快就想好了她想要的三份禮物,讓我幫忙寫好信放進信封,她小心翼翼地貼上郵票。我在信封上寫上收件人:"To: Santa Claus, 10000 North Pole." ( 寄:北極 10000 号 聖誕老人收 ) 。
我心裡想着不知道郵局今年會不會給孩子們回信,美國有一些郵局收到孩子們寄給聖誕老人的信後,會以聖誕老人的口吻給孩子們一封統一的回信,煞有其事地誇獎孩子們一番,然後告訴孩子們他會準時給孩子們送上禮物。
思前想後間沒留意八歲的兒子正站在我的身旁,看見我寫的收件人地址。
" 媽媽,你怎麼知道聖誕老人住在北極 10000 号?"兒子問。
" 哦!" 我感覺有點挑戰,因為這是我瞎編的号碼。八歲以後的孩子開始具備邏輯能力,他們開始懷疑聖誕老人的真假,于是他們會向父母提出很多問題質疑聖誕老人的存在。
孩子們開始知道人與鹿都不可能會飛,他們質疑聖誕老人如何在一夜間從北極飛至世界各地,為全世界的兒童送禮物,這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尚是人類不可能完成的事。
于是,很多孩子開始追問:"媽媽,你是聖誕老人嗎?我的同學某某說這世上沒有聖誕老人,是爸爸媽媽趁我們睡着後偷偷把禮物放在聖誕樹下的。"
我知道,兒子懷疑聖誕老人真假的時刻到來了。
" 好像寫給聖誕老人的信都是寄到這個地址。" 我略帶心虛地說。
" 那我們是不是用 GPS 導航就可以去這個地址找到聖誕老人?" 兒子繼續問。
" 應該是的。不過北極太遠,也太冷了,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去。等你們長大了就可以去看看。" 我說。
" 那愛斯基摩人應該就見過聖誕老人了,他們不是住在北極嗎?" 兒子問。
" 是哦!也許聖誕老人就是愛斯基摩人呢。" 我故作恍然大悟地說。
" 可是,媽媽。" 兒子一本正經地說:" 我同學本說世界上沒有聖誕老人,聖誕節的禮物其實是爸爸媽媽送的。
媽媽,你是聖誕老人嗎?"
" 哦!你覺得呢?" 我問。
比起直接告訴孩子真相
我更想他自己尋找答案
大多數家長不願意直接告訴孩子真相,而會随着孩子年齡的日漸增長,設置一些劣迹的信号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比如把包裝紙放置在孩子能看見的位置,或者在車庫裡落下了脫下來的聖誕老人服等等。
八九歲的孩子因為邏輯思維的急速發展,他們會善于發掘各種質疑聖誕老人存在的蛛絲馬迹,并會因為通過偵探的方式找到了真相而歡欣鼓舞。
我不願意告訴孩子真相,覺得破壞他從小到大深信不疑的一個夢想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我更願意讓他自己去尋找答案。
兒子想了想說:" 我覺得不可能是你。我們每年聖誕節都去滑雪,出門前聖誕樹下都沒有禮物,等我們回家時禮物卻在那裡了。每次都是我和妹妹先沖回家,你不可能那麼快可以把禮物放在聖誕樹下。"
我心裡偷偷樂着,孩子們始終不知道,出行前當他們興奮地爬上車時,最後負責鎖門的爸爸會從儲物櫃裡拿出早已藏好的禮物放在聖誕樹下。
" 那聖誕老人應該就是真的咯。" 我說。
" 但是!為什麼聖誕老人要住在北極那麼冷的地方?為什麼我們看不見他?還有,他怎麼能在一個晚上準備了那麼多包裝好的禮物,還能送給全世界的孩子?"
" 而且,他為什麼要爬煙囪進去别人的家,如果有的孩子家裡沒有煙囪那他怎麼進去?你說你小時候他也給你送禮物,但為什麼過去了那麼多年,他還沒有死?…… "
兒子越說越激動,恨不得馬上把聖誕老人逮出來質問一番。女兒在旁邊眨巴着眼睛看着他。
我不想對兒子的問題直接給出答案,一方面因為有對聖誕老人充滿信任與期待的五歲的女兒在旁邊,我不想破壞女兒對聖誕老人的想象;另一方面我希望仍能保留兒子對美好的向往,讓他能自己懷着愛與盼望找到自己的答案。
" 親愛的,你的問題問得太好了!你真的是一個非常善于思考的孩子。
知道嗎?你的這些問題媽媽也曾經想了很久,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沒有了聖誕老人,那我們的聖誕節會變得多麼沒意思啊。
你們每年做聖誕餅幹放在壁爐旁邊,就是為了在聖誕夜留給辛苦送禮物的聖誕老人吃,你們是那樣的懂得愛他與關心他,就跟他愛你們一樣。
你們每年給他寫信,告訴他你們這一年來是一個多麼棒的孩子,并告訴他你們一直想要的禮物。
如果沒有聖誕老人,你們這些心裡話就沒有人能聽見,那聖誕節會變得多麼孤單。
你們每年都幫忙為家裡裝飾好聖誕樹,還給房子裝上了彩燈,妹妹每天為聖誕花澆水松土,你們還說‘我們家布置得那麼漂亮,聖誕老人來了看見了一定會很開心’。
你們每年在教會的聖誕鞋盒活動中,往鞋盒裡裝滿了文具和玩具,寄給非洲的孩子,祝福他們也有一個快樂的聖誕節……孩子們,有時候我覺得,你們就是聖誕老人,因為你們跟他一樣充滿愛。
你們盼着聖誕節快點到來,與全世界的孩子們一起分享你們的快樂!
我覺得你們愛聖誕老人比他愛你們更多,因為你們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去做一個好孩子,去愛你身邊的一切人和事,去幫助他人。
不管聖誕老人是誰,媽媽都為你們感到非常自豪!而你們想要的禮物,也是你們通過一年的努力所獲得的,隻是這禮物通過聖誕老人來送給你們,而不是通過其他人。"
媽媽,聖誕老人為什麼可以飛?
女兒聽後非常高興,在旁邊蹦蹦跳跳,然後跑到零食櫃去找糖果。
" 可是媽媽,我還是覺得很奇怪,聖誕老人為什麼可以飛,世界上也沒有人會飛啊。" 兒子仍然困惑于他認知裡不可能存在的現象。
" 我覺得,聖誕老人是不是真的會飛不重要,或許他并不是真的會飛,沒有人見過聖誕老人,我們在書裡讀到的關于聖誕老人的故事都隻是故事而已。"
至于聖誕老人為什麼能一夜之間把禮物送到全世界小朋友的手上,也許聖誕老人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世界各地都有聖誕老人,負責不同區域不同家庭的禮物發放。
就好像你為非洲的孩子們做的聖誕鞋盒,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非洲的某個孩子,忽然間收到一個叫 John 的孩子送的禮物,他一定會高興壞了。
他不知道這個 John 是誰,住在哪裡,不知道 John 是不是會飛,或許他會覺得 John 是一個長着翅膀的天使,每年都給他送聖誕禮物。但我和你都知道,這個很有愛心的 John 是誰對嗎?"
" 他沒有翅膀也不會飛,他隻是一個有愛心喜歡幫助别人的普通孩子。
因此,這個聖誕老人,也許是愛斯基摩人,也許是我們這個小城市裡的一個負責發送禮物的老人,也許是你身邊的任何一個愛你的人。
總之,他一定是一個非常愛你非常為你自豪的人。"
兒子跑到書桌旁,開始給聖誕老人寫信。他如往年般向聖誕老人讨要三份禮物,同時又很貪心地問聖誕老人能不能送一些額外的禮物,把他想要的東西都列了一個清單。
最後,他不忘把他心裡疑惑的問題也一一列在信中,希望得到聖誕老人的解答。
看到他的問題後面沒有問 " 你是不是我媽媽?" 這個問題,我會心一笑。完了他小心翼翼地放進信封裡,貼上郵票。
美國孩子的聖誕 " 角色扮演 "
曾經有一個充滿溫情的故事,一名九歲的小男孩約瑟夫在聖誕節當天發現了車庫内藏着的聖誕老人服裝,他開始懷疑平安夜晚上看見的花園裡逃跑的聖誕老人是自己的爸爸假扮的,于是他拿着衣服去找爸爸。
爸爸承認了一切,并告訴約瑟夫說,他是因為愛他才每年假扮聖誕老人給他們送禮物,聖誕老人就是世界上最愛他的人,世界上最愛他的人就是他的爸爸媽媽。
約瑟夫被爸爸感動了,然後忽然想起了什麼,迅速把聖誕老人的服裝藏起來,說:" 快!快藏起來,别讓弟弟和妹妹看見!"
在美國,很多父母不會直接告訴孩子聖誕老人是否存在,他們在孩子八九歲後仍然會盡力隐瞞真相,或者含糊其辭。
但随着年齡的增長,孩子自己心裡會很坦蕩,他們即便心裡知道這是父母的小把戲,但他們仍然會繼續寫信繼續跟父母玩這個遊戲,讓父母覺得他們仍然相信聖誕老人。
這便變成了一場角色扮演的遊戲,孩子可能會把給聖誕老人的信塞到爸媽手裡,故作嚴肅地說:" 嘿!老媽,這是我給聖誕老人的信,你記得告訴他不要用去年的禮物紙了,我去年已經在車庫找到那卷禮物紙了。"
然後雙方默契地哈哈大笑。這個角色扮演的遊戲增強了親子之間的鍊接,也是美國人樂觀幽默的一種生活态度,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孩子仍然樂意繼續角色扮演的原因。
一位好友的兒子已經 10 歲,他聖誕節前如常給聖誕老人寫信,交給媽媽時他說:" 媽媽,我願意選擇繼續相信聖誕老人的存在,因為這感覺太美妙!" 然後他擁抱了媽媽。
孩子們都睡着後,媽媽拆開信封讀了兒子的信,為他所保留的對愛與美好的期盼感到非常高興。她知道兒子的問題不需要标準的答案,因為他會自己去尋找,并會扮演好他那能讓自己哈哈大笑的角色。
直播預約 | 12 月 31 日晚上 8 點,少年商學院創始人張華老師就 " 孩子該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 這個話題與大家分享:「教育的留白 2023:華哥跨年演講」,點擊下方「預約」按鈕,或識别下方二維碼,開啟直播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