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的基礎市場巨震,攪動了基金代銷江湖。
近日,中基協公布了 2022 年四季度銷售機構非貨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數據。與前兩年的高歌猛進相比,2022 年的成績單表現不佳。
總體來看,前 100 家合計股票 + 混合公募基金、非貨币市場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分别為 5.65 萬億元、8.01 萬億元,同比分别下跌 12.51% 和 3.82%,環比分别下跌 0.95% 和 4.16%。
從市場格局來看,銀行系、第三方、券商系三方格局總體穩定,但也出現了一些明顯變化。整體來看,券商系增速一騎絕塵,銀行系整體表現不佳,第三方格局穩固。截至 2022 年四季度末,基金保有量前 100 中有 53 家券商、26 家銀行、19 家第三方代銷機構、2 家保險公司。
招商銀行、螞蟻基金和天天基金仍穩坐行業前三,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分别排在第 8、第 9 位,首次進入前十。
銀行頹勢漸顯
相較之下,銀行系市場占有率仍然最高,但股混類公募基金銷售占比卻出現了明顯回落。四季度,銀行股混類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同比下降 23.75%,非貨類公募基金同比下降 11.43%。
在各家機構層面,招商銀行股混類産品規模下滑至 6204 億元,較 2021 年的 7910 億元下滑了 1706 億元,同比降幅達到了 21.57%,環比下降 1.4%,但規模仍然穩居銀行類機構第一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位列第 2-5 位,分别為 4383、3327、2698、2152 億元,同比增速均大幅下滑。
此外,農業銀行股混類産品規模下滑了 1102 億元、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均下滑超 500 億元。
非貨類基金保有規模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位列第 2-5 位,分别為 5080、4380、3971、2486 億元。非貨類基金前五中,興業銀行表現亮眼,同比增速達 59.62%、環比增速 30.8%,此外,平安銀行、甯波銀行也逆勢提升,環比增加 24.7%、14.3%。
" 銀行權益基金保有份額自 2021 年一季度持續下滑,在前 100 機構中占比從 61.1% 下降至 51.1%,整體下降趨勢明顯。其原因一是基金代銷業務占比較低,銀行在戰略上或重視不足,二是自身在權益基金上服務客戶的能力不足,預計份額被侵蝕的趨勢仍将長期持續。" 天風證券非銀團隊指出。
券商收複失地
券商系在基金代銷市場獲得了顯著提升。
百強機構中,券商的股混類(股票 + 混合)公募基金保有量為 1.26 萬億,同比大幅增長 33.84%,環比增長 7.62%;非貨類公募基金保有量為 1.44 萬億,同比大幅增長 41.56%,環比增長 4.99%。
從券商内部機構表現來看,中信證券、華泰證券首次進入榜單前十,分别位列第 8、第 9。國新證券、江海證券四季度邁入百強,位列第 97、100。粵開證券、東海證券下滑出百強之外。
中信證券是最大赢家,股混類基金保有量 1417 億元,非貨類基金保有量 1733 億元,均位列第一。股混類基金保有規模中,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位列第 2-5 位,分别為 1226 億元、821 億元、723 億元、683 億元。前五券商環比同比均有所上漲,中信證券同環比均高于 30%。
非貨類基金保有規模中,前五家位次保持不變,保有規模分别為 1367 億元、948 億元、807 億元、736 億元。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
對此,方正證券研究所認為,券商受債基縮水的影響很小,優勢集中在股票和混合型基金上,22Q4 券商系偏股基保有量的市占率從 20.46% 提升到 22.23%,擠占了部分銀行的市場份額。
此外,第三方銷售平台中 TOP2(螞蟻基金、天天基金)份額進一步集中,占榜單内其餘第三方銷售平台比例為 72%。但是以上 TOP2 平台的非貨币基金保有量也均出現了明顯下滑,分别為 1.2 萬億、0.6 萬億元,環比分别下降 10.0%、6.8%。
顯然,2022 年四季度債券市場的大幅震蕩導緻債基、銀行理财産品淨值的下降,對于基金市場造成了明顯沖擊。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基金代銷江湖的最重要的三方力量——線上用戶觸達能力最強,運營經驗豐富的互聯網公司;擁有最龐大客戶資源、線下觸達能力最強的商業銀行;以及投研實力最強的券商都應該認識到,基金代銷已經步入了一個新時期,越市場動蕩越考驗機構的投研和投顧能力。
華西證券非銀金融團隊指出,如果說基金快速發展期,各銷售機構比拼的是客戶資源、營銷網絡 " 觸達率 ",那麼在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均大幅波動的 2022 年,基金銷售真正考驗了投顧能力,也就是 " 投 " 資産配置、" 顧 " 投資者教育乃至情緒疏導的綜合服務能力。(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蔡鵬程)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