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表外表裏 (ID:excel-ers),作者 | 周霄 譚鸠雲,編輯 | 付曉玲 曹賓玲
" 外部環境相當具有挑戰性,特别是消費疲軟,對美團有什麽影響?"
2024Q2 電話會議上,分析師一上來就急匆匆地向王興發問。
雖然美團交出了一份堪稱 " 韌性堅強 " 的業績:Q2 實現營收 823 億,同比增長 21%,大超市場預期,利潤表現也大幅改善。其中,核心業務的到家單量同比增長 14.2%,到店 GTV 同比增長 45%。
但這并不能完全消解市場的疑慮,可以看到美團客單價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宏觀環境的影響。連王興都承認," 确實看到消費趨勢演變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跨行業挑戰 "。
不過,回歸業務數據會發現,不僅環境在變,美團也發生了轉變。
這一季的業績,是消費人群滲透、消費頻次提高的結果,進一步說,更多更好的供給創新,滿足了消費分化時代的需求。
同時,過去一年多強競争磨練出的運營成果,也恰好與當下的消費者 " 雙向奔赴 "。
一切可以用貝索斯的話來概括:不要恭喜我今天的業績,這是三年前努力的成果。
消費 K 型分化,不改變就會落後
今年 2 月,一條 361° 副總裁調侃自己 " 從沒打過這麽富裕的仗 " 的視頻,火出了圈。
按其說法,361° 突迎 " 潑天富貴 ",備貨量是上一代 10 倍的新品飛燃 3,不到兩個月就賣空了,各門店還在大排長龍求購。
而這樣的 " 天降喜事 " 不是個例。可以看到,定位高端的迪桑特、索康尼等,門前也大排長隊,且新品 " 越漲價、越難搶 "。
與之相比,夾在中間的品牌就顯得乏力了。如李甯 2024Q1 同店銷售同比再次下滑;FILA 的增長,也被走大衆路線的安踏主品牌以及高端的迪桑特等甩在後面。
很顯然,消費出現了 K 型分化。
餐飲行業也是類似的情況:人均 14-17 元的 " 老年餐廳 ",擠滿 " 囊中羞澀 " 的打工人;人均 2000+ 的 Omakase 也一座難求;50-120 元區間的中端餐企,無人問津。
面對這樣的市場,外賣平台過去的打法,就有點 " 水土不服 " 了。
以美團爲例,以前無論是正餐到下午茶、夜宵等場景擴充,還是從近距離向遠距離配送的延伸,重點都在外賣品類豐富度的提升。
這種 " 全品類擴充 " 的打法,雖然讓消費端的選擇變多了,但顯然無法滿足當下 " 千變萬化 " 的需求。
說白了,版本變遷,不細分消費者的運營策略是落後的。
美團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今年以來的電話會議裏,話題的重點都圍繞着 " 以消費者體驗出發 ",并針對不同人群的消費特征,進行了對應的産品形态調整。
這裏面,衛星店産品是圍繞頭部連鎖品牌打造的外賣專營店——門店即廚房,從打掃、接單到出餐,隻要一兩個人。
可以看到,伴随着核心商業區的租金、員工成本等連年攀升,以及複雜消費環境的影響,這些連鎖大咖、行業翹楚們的盈利空間,肉眼可見地承壓。
不堪重負的他們,紛紛開始撤離核心商圈,轉向開設成本更低、風險更小的門店,更有甚者通過 " 共享 " 門店,來 " 縮小風險敞口 "。
比如,滬上阿姨、湊湊、海底撈等品牌,都相繼推出過店中店。
而外賣衛星店業态,正因應了這種趨向:相比堂食店,門店面積大幅縮水,成本壓縮立竿見影,單門店僅需 8-10 個月就能回本。
原因在于,這種模式下,品牌無需再爲維持大店坪效而死守客單價,可以靈活推出一人餐、工作簡餐等針對性的套餐。
這樣一來,直擊了高質量消費群體的痛點。如太二高管提到," 我們衛星店開發了很多一人食的套餐和單品,也是目前外賣訂單中需求比較大的産品。"
當下的餐飲格局中,能捕獲這樣的增量需求,誘惑力可想而知。數據顯示,目前已有海底撈、老鄉雞等 120 個品牌,累計開出超 800 家衛星店。
當下正在高線城市迅速鋪開的拼好飯,也是這一思路的繼續經營細化。
便利了剛上班的小白領、應屆畢業生等低價消費群體,拼好飯大受歡迎。截止到 2024Q2,拼好飯日峰值一度突破 800 萬單。
此外,今年以來還試圖彙聚全國連鎖袁記雲餃、地方連鎖銀絲面館等 KA 商家,以錨定 " 既要品質又要低價 " 消費群體。
當然,面對宏觀層面的大變遷,僅從人群特征角度做更精細化運營遠遠不夠,還得發掘潛在需求。
可以看到,當下即時零售賽道的各玩家,都在忙着擴充 SKU。
美團閃購也不例外,2021-2023 年,其閃電倉數量從 600 多增長到 6000 多,已納入超 400 個國内外知名品牌,可實現商品 SKU 快速填充叠代。
争搶高地的原因是,即時零售正跳出之前購買鮮花、藥品等應急場景,向日常場景延伸,沒人想被落下。
當下閃電倉全時段運營下,無論白天買飲用水餐巾紙,還是晚上買啤酒撲克,都能快速響應,且即時配送到手的價格,也和日常價差不多。
2023 年,有 80 多個品牌通過閃購創造了超億元的營收。而據最新财報,這一季閃購單量增速達 35%+,是外賣的 3 倍。
顯然,閃購這個 2018 年新零售背景下發起的項目,在當下的行業環境裏,成了美團解題的一大助力。
不僅如此,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到店業務上。
被競争捶打,反而 " 因禍得福 " 了
對美團财報的解讀中," 韌勁 " 是出鏡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
在國内大廠裏,社交霸主騰訊或許稱得上 " 韌勁 ",美團顯然逃不掉被大環境的支配。對這一季的業績,更合理的解釋是在競争下的 " 因禍得福 "。
短視頻起家的抖音,一條視頻既是内容也是 " 購買鏈接 ",線上線下業務場景之間不存在割裂。反觀美團,流量得先緊着外賣業務,到店更多放在團購欄目,甚至是大衆點評 APP 裏。
這讓美團高頻的到家和到店業務難以有效融合,也就難以實現轉化。尤其是越來越多外賣用戶轉向到店堂食的情況下,抓不住流量的代價是平台難以承受的。
深谙這一點,美團今年做了組織架構調整,将到店事業群和到家事業群合并爲 " 核心本地商業 ",由王莆中統一負責,讓到家到店不再各自爲戰。
新一代 " 神會員 "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以往其隻能在外賣上使用,如今打通至到店等多個業務,覆蓋美食團購、休閑娛樂等 7 大場景,類似美團版 "88VIP"。
且不同場景的券還暗藏 " 玄機 ":免費神券在美食團購上數量、額度遠超其他品類,畢竟到餐最容易吸引愛點外賣的吃貨們。
會員卡包裏的無門檻優惠券,則傾向于補貼客單價較高、消費頻次低的品類,比如變美健康等最高可從 5 元膨脹至 100 元,誘惑用戶消費新品類。
根據測算,如果在外賣之外也使用團購、美容、酒旅的優惠券,保守估計可省百元左右,運氣爆棚時可省上千元。
也就是說,券用得越多省得越多,這正符合當代人 " 羊毛不薅對不起錢包 " 的心理。更何況,買的券可能光外賣都不夠用,不用擔心花不掉。
此前,已有超 1 億人購買神會員,升級之後,其他品類也能得到會員們的光顧。有美發品牌透露,神會員帶動線上訂單量環比增長 27%,且 " 有部分用戶可能是從餐飲品類過來,因爲新客比例較多。"
爲了抓住這波流量,平台搭建了專屬頻道,同時給予真金白銀的補貼,讓商家生意沉澱。
而且導流過來的用戶爲了不浪費優惠券,下單頻次和忠誠度都會提高,最後也能給商家帶來更多訂單。目前參與 " 神會員 " 的商家已達到 500 萬家。
大環境變化下,類似的運營策略還在持續叠代,比如推出的 " 秒提 " 新服務,上線就 " 開門紅 "。
霸王茶姬北京門店,團購秒提單占比達到了 7 成;阿水大杯茶的秒提店,團購核銷率由 60% 提升至 78%。
畢竟吃個飯、買杯水還要排隊實在煩人,數據顯示,每 10 個人裏,大約有 6 個人希望服務工具能幫自己提高效率、合理安排時間。
過去,無論是美團還是抖音,團購到店都免不了要等待核銷,用其他提前點單的小程序,價格又高攀不起,而 " 秒提 " 配合神會員之下,這兩個痛點都得到了緩解。
對商家來說," 秒提 " 的預訂機制也可以疏通客流,減輕了高峰時段的運營壓力,有商家表示,單店人員成本節約了 2000 元左右。
财報顯示," 秒提 " 已服務用戶超 2000 萬,覆蓋 8 萬多個門店。
很顯然,那些本地生活的應戰之術,在抖音退潮後,繼續帶來了新的增長,正如上文提到的,美團的業績實際上是消費供給豐富、服務質量提升的結果。
如果說 " 韌勁 " 是被動特征,那麽與時俱進的調整、運營、進化能力,才是本地生活業績新高的關鍵。
美團 2024Q2 财報顯示,核心本地商業分部的收入同比增長 18.5%,其中經營利潤大增 36.8% 至 152 億元,利潤率提升至 25.1%。
在本地生活主戰場對壘抖音的同時,美團也在下沉市場與快手 " 抱團 "。
在此前的下沉過程中,美團發現在一些縣城,自己能拿到更便宜的供給,但銷量遠遠不及對手,因爲五環外多的是從沒用過美團的中老年人,卻很難找到一部沒裝抖快的手機。
而快手雖然與美團在本地生活有競争關系,但數據顯示,二者高頻用戶重合率不足兩成。
與其繼續守着貨架等用戶上門,不如向内容平台交點 " 過路費 ",先觸達更多下沉用戶,把人圈起來再徐徐圖之。
這也就是競争之下的新增量來源。
小結
" 這個行業、這個時代、這個世界變化特别快。凡是沒有危機意識的公司,不戰戰兢兢的公司,不管它現在看起來多麽強大,都是非常危險的。"
2014 年,美團從百團大戰中絕殺歸來,拿下團購市場半壁江山時,王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十年之後,消費環境變得愈加複雜,新領域的競争更加焦灼,美團也被捶打得更加老練。
最新餐飲大會提到,今天已經到了最大的拐點,行業将告别粗放發展進入深耕時代,這意味着後半場可能是 " 水面下的戰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