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歐陽倩倩
11 月 6 日,市場消息稱,直播平台鬥魚(NASDAQ:DOYU)創始人、CEO 陳少傑已失聯近三周。針對這一消息,時代周報記者向鬥魚官方求證,截至發稿,電話未接通。據《科創闆日報》,鬥魚目前還在内部核實相關信息,内部正常運營。
在 CEO 疑似失聯影響下,鬥魚股價暴跌。截至美東時間 11 月 6 日下午 4 點收盤,鬥魚股價跌幅達到 10.04%,報收 0.84 美元 / 股,市值 2.686 億美元,相較前一個交易日蒸發超 3000 萬美元。
陳少傑最近一次露面是在今年 8 月 14 日召開的第二季度财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他在點評業績時表示,公司繼續緻力于核心戰略——打造一個充滿活力、以遊戲爲中心的内容生态系統;穩健的業務發展,将增強鬥魚在國内遊戲内容行業的競争優勢和領先地位。
在創始人疑似失聯的背後,鬥魚正面臨業績及内容合規性兩方面的壓力。業績方面,2020 年以來鬥魚總營收持續下滑,雖然歸母淨利潤在今年上半年扭虧,但原因是成本降低所緻。實際上,核心業務即直播業務的營收仍處于下滑态勢。
内容合規性方面,鬥魚自成立以來屢屢被曝出直播内容涉賭、涉黃,不僅有旗下主播被立案判刑之類事件,該平台也在 2020 年以來多次被監管部門處罰。
如今 " 關鍵先生 " 失聯,更給鬥魚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來源:圖蟲創意
失聯原因或涉賭
據 2021 年初中國經濟網公開報道,鬥魚直播間 " 長沙鄉村敢死隊 " 利用平台的各種抽獎規則進行涉嫌賭博活動。用戶在一段時間内購買指定道具,即可參與價值 1000 元到數萬元的虛拟貨币抽獎," 長沙鄉村敢死隊 " 再通過支付寶或 " 背包商人 " 等第三方渠道等額購買虛拟貨币來兌現獎金。
有媒體公開報道,該直播間常在晚 10 點開始涉賭抽獎," 長沙鄉村敢死隊 " 也稱賭局爲 "10 點經濟課 ",以 " 晚上 10 點開始上課 " 爲公開暗号。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損失慘重且不能自拔,有用戶半小時内在該直播間瘋狂下注 30 多萬元。
有媒體報道," 長沙鄉村敢死隊 "2020 年收益高達 1.77 億元,單日流水高達 1317.67 萬元。其中 3 月份收益最高,月流水達 7487 萬元,日流水約 241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鬥魚不僅是 " 長沙鄉村敢死隊 " 直播平台,也是該公司持股股東。公開資料顯示," 長沙鄉村敢死隊 " 隸屬于湖南魚小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湖南魚小丸 "),而鬥魚持有該公司 4% 股份。時代周報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2020 年 8 月,湖南魚小丸發生股權變更,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鬥魚全稱)成爲新增股東,截至目前,鬥魚仍屬于公司第六大股東,持有 4% 股份。
在 2021 年 " 長沙鄉村敢死隊 " 事件被曝光後,鬥魚曾公開爲其辯護稱,直播間所有活動和玩法都是監管部門審核過的。
雖然目前尚沒有 " 長沙鄉村敢死隊 " 事件的相關司法介入信息,但今年 5 月," 網信中國 " 微信公衆号發消息稱,針對鬥魚平台存在的色情、低俗等嚴重生态問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湖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派出工作組,進駐鬥魚平台開展爲期 1 個月的集中整改督導。
對此,陳少傑曾在第二季度财報分析師電話會議表示,鬥魚已改進了平台相關規則和程序,目标是平台長期發展,未來将積極配合監管工作。
黃賭、低俗屢禁不止
" 長沙鄉村敢死隊 " 并不是孤例,事實上鬥魚的直播生态一直被業界質疑,鬥魚平台也因此被多次約談。
與 " 長沙鄉村敢死隊 " 同一時期的直播間 " 彡彡九戶外 " 相關主播已因涉賭被判刑。" 彡彡九戶外 " 由鬥魚主播付海龍、潘彬、JT 丶浩克大魔王等成員組成,擁有超過 300 萬粉絲。
去年 12 月,四川省都江堰市法院審理了此案。公開資料顯示,付某龍等人在直播抽獎活動中通過 " 一個辦卡五萬帶回家 ""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 等大量煽動性語言鼓動直播間觀衆參與抽獎,并通過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向其他未參與直播觀看的人員推送抽獎時間及金額等信息,導緻大量人員在直播抽獎時段進入直播間采用付費 " 辦卡 "、刷虛拟禮物等方式參與抽獎。
江堰法院審理認爲,付某龍等人利用平台直播間以抽獎方式組織賭博活動,情節嚴重,其行爲均構成開設賭場罪,分别判處六年至三年有期徒刑不等,并處罰金。
除了平台直播間涉賭外,鬥魚平台還有很多内容涉軟黃、低俗内容。今年 4 月,鬥魚因推送軟色情表演登上熱搜,有媒體報道,當時鬥魚推送的直播間多涉及 " 宅男女神 "、" 長腿超模 "、" 性感舞後 " 等敏感字眼,女主播們的舞蹈動作和穿着尺度堪稱露骨,畫風讓網友備感驚訝。該媒體引述用戶投訴稱,鬥魚舞蹈區的 " 舞蹈直播變成淫穢色情直播,惡心、低俗至極 "。
時代周報記者通過天眼查發現,2020 年以來鬥魚平台因表演内容涉暴力、低俗、軟黃色,至少被行政處罰六次。
最近一次是在 2022 年 9 月,處罰事由顯示,執法人員接到武漢市 " 掃黃打非 " 工作小組辦公室《關于核查 " 鬥魚直播 " 部分主播涉嫌低俗表演問題的通知》後,對督辦單提供的案件線索及視頻錄像、截圖進行逐一遠程勘驗,并制作了勘驗筆錄。經查發現 3 個直播間在直播過程中存有表演方式低俗的違規問題,3 個直播間違規直播當日,當場次打賞收益折合人民币共計 435.9 元,作爲違法所得金額,并對鬥魚處以罰款 3 萬元。
除了内容生态堪憂,鬥魚近年來官司纏身。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2022 年以來鬥魚涉及 45 起訴訟,其中有 18 起發生在 2023 年。上述訴訟多涉及務合同糾紛、網絡侵權責任糾、不正當競争糾紛、名譽權糾紛等。
業績連續三年持續下滑
無論是屢次擦邊的内容生态,亦或是近年來陡增的訴訟糾紛,背後都折射了鬥魚在業績持續下滑背景下的窘境。
财報顯示,2020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鬥魚營收分别爲 96.02 億元、 91.65 億元、71.08 億元,28.75 億元,除 2021 年微漲之外,其餘均走跌。
2020 年至 2022 年,鬥魚歸母淨利潤分别爲 4.86 億、-5.82 億、-7542 萬,到今年二季度,歸母淨利潤增加至 2137 萬元,對于第二季度盈利原因,鬥魚在财報中表示,自控制成本和運營費用以來,虧損幅度在不斷收窄,并于今年一季度與二季度實現連續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其核心業務——直播部分收入爲 12.58 億元,同比下降 28.8%。鬥魚解釋稱,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直播業務持續進行運營調整,鬥魚在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促進健康可持續的生态系統,同時宏觀環境也充滿挑戰。
2020 年前後,在騰訊加持下,鬥魚迅速成長爲直播一哥,但伴随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崛起,包括鬥魚在内的遊戲直播平台受到挑戰。《2022 年中國遊戲直播行業白皮書》指出,遊戲直播用戶向綜合短視頻平台遷移的趨勢将長期持續。
從鬥魚活躍用戶數上看,财報顯示,鬥魚的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從 2022 年 Q2 的 5570 萬下滑至 2023 年 Q2 的 5030 萬,季度平均付費用戶數量由 2022 年 Q2 的 600 萬下滑至 2023Q2 的 400 萬。
活躍用戶的下滑,加劇了主播的流失,從而進一步加劇鬥魚内容生态的惡化。《2021 年遊戲直播行業洞察報告》顯示,鬥魚的遊戲主播數量在 2021 年爲 159.6 萬,淨流失 30 餘萬,同比減少 17%。
主播、用戶流失、涉黃涉賭信息頻出、内容生态走向惡性循環,前有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夾擊,後有虎牙、B 站等直播平台的包圍,如今 " 話事人 " 失聯,雪上加霜之下,屢靠擦邊 " 走紅 " 的鬥魚還能否穩住 " 一哥 " 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