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谷底的小鵬,正在迎來自己的觸底反彈時刻。
不久前,小鵬發布了自己的第二季度财報數據。整個第二季度,小鵬汽車總營收爲 50.6 億元,同比降低 31.9%;汽車銷售收入 44.2 億元,同比下降 36.2%;淨虧損擴大至 28 億元,其中毛利率數據從第一季度的 1.7% 進一步下滑至 -8.5%。
盡管紙面數據看起來稍顯慘淡,但是我們仍然能夠從财報中,捕捉到小鵬逐漸「回溫」的迹象。
▲圖片來自:REUTERS
第二季度小鵬的新車總計交付 2.3 萬台,環比增長 25.9%;在第三季度的開頭,G6 進入到最終交付端,小鵬順勢将交付的增長勢頭延續了下去。剛剛過去的 7 月,小鵬累計交付出 1.1 萬台新車,重回月交付過萬的新勢力隊列。
熬過一季度的小鵬,像是喘回了一口大氣。
吹響觸底反彈的前哨
站穩第二季度,小鵬對自己的未來表現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在小鵬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何小鵬透露了未來預期的更多細節——降本,成爲了小鵬下半年的主旋律。
目前,小鵬 G6 已經成爲了 20-30 萬級别最熱門的純電車型之一,其中 G6 的 Max 版本訂單已經超過了車型總訂單的 70%,超出了小鵬團隊的内部預期。
憑借同價位中出色的産品力,小鵬 G6 會持續激活銷量表現,小鵬内部團隊預估 9 月份的 G6 車型交付量将會顯著提升,并且帶動小鵬月銷量突破 1.5 萬台的成績。過渡至第四季度,小鵬希望 G6 能夠沖刺單車型交付過萬的目标。
産能爬坡是一個擺在眼前的難題,目前 G6 的 Max 版本仍然面臨着交付速度延緩的狀況,産能問題限制了 G6 的銷量發揮。不過,前段時間小鵬與大衆合作的消息放出後,小鵬在供應鏈的話語權會進一步強化,給産能爬坡帶來持續正向的影響,小鵬 G6 克服産能問題隻是時間的問題。
爆款車型有了眉目,小鵬的降本也在「進行時」。
在小鵬的内部,多個降本項目正在執行,小鵬有信心能夠在 2023 年下半年實現經營現金流轉正,并在 2024 年底前完成降本 35% 的目标。
從小鵬最引以爲傲的智駕技術談起。在電話會議中,何小鵬對外透露了 XNGP 上車進度, 10 月的下一個 OTA,小鵬将會首次推送第一批不依賴高精地圖的 XNGP;同時,小鵬汽車的智駕「開城」進度順利,預計在年底前小鵬會完成 50 城的開城計劃。
想要踐行「科技平權」,小鵬還需要降低智駕成本,讓更多的人用上 XNGP。小鵬将 XNGP 的降本動作提上了日程,根據業績電話會議的說法,小鵬計劃到 2024 年 XNGP 的 BOM 成本能夠降低 50%,讓智能駕駛硬件真正成爲全系标配。
▲圖片來自:Business Wire
智駕軟件的運行,需要由硬件承載。小鵬在昨日,正式與滴滴出行達成了戰略合作,基于滴滴自研項目「達芬奇」的基礎上,雙方将會推出一款 15 萬的 A 級車,同時面向 B 端 /C 端市場。與滴滴的戰略合作,進一步強化了小鵬在 A 級純電市場的話語權,小鵬有望撬動規模龐大的 B 端市場,推動智能駕駛面向更大的消費市場。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小鵬正自下而上地爲自己瘦身減重。
智能駕駛釋放利潤空間,中低端走量車型走在路上,小鵬正在吹響觸底反彈的前哨。
改款 G9,實車曝光
小鵬自下而上瘦身減重,就繞不開旗艦車型輕量化的問題,改款 G9,是小鵬接踵而至的下一步。
小鵬汽車動力總成高級總監顧捷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改款小鵬 G9 将會注重高端性價比調整,在保留行駛質感優點的前提下,小鵬内部團隊會進行配置減重。根據渠道消息透露,改款後的 G9 會在 9 月初陸續到店實展,第四季度正式發布。
不過,G9 的廬山真面目展露得比我們想象中要快得多。有網友在近日捕捉到了 G9 到店的實車圖片,透過社交媒體上的圖片,我們可以發現改款 G9 的一些變化。
在外觀設計方面,小鵬 G9 改款後新增兩款配色,星際綠以及黑色,并新增設了電動拖車鈎;變動最大的地方應該還是在車内,「聽勸」的小鵬重新設計了淺色調的内飾配色,除了現款的「老幹部」風格,新款 G9 還會提供更加年輕化的白色内飾。
除此以外,在實用性配置上面,小鵬也做了「加法」。比如小鵬團隊優化了 G9 的無線充電位置,将原先的單邊無線充升級爲雙邊風冷散熱無線充電,并增加行車記錄儀配置。
▲以上圖片來自微博
想要主打高端性價比,小鵬必須要去繁化簡,去掉一些相對「務虛」的舒适性配置。根據曝光消息稱,小鵬計劃将現款的丹拿音響、5D 音樂座艙以及雙腔空懸調整爲選裝配置,以此獲得更多的讓利空間。
對于 G9 來說,瘦身減重意義非凡。首先,30.99 萬的起售價在改款簡化後,新款的 G9 将會真正下探至 30 萬以内。我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30 萬在國内純電市場是一道「價格紅線」,純電車型在高端市場的滲透率長期低于 20%。
改款 G9 在瘦身之後,可以主動下探 30 萬以内市場,拉低門檻面對更多的消費用戶,擺脫高端不穩的尴尬。除此以外,在小鵬保留靜音、能耗、超充的優點硬件素質後,改款的小鵬 G9 甚至可以空降 30 萬價位内的純電 SUV「天花闆」。
實際上,我認爲小鵬 G9 仍然有着更大的改動讓利空間。一方面是,這一次的小改款并沒有給小鵬内部團隊太多改動的時間;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小鵬純電新旗艦 MPV X9 也将會在今年的第四季度正式發布,屆時 G9 也無需繼續承擔「旗艦産品」的名頭壓力,小鵬可以輕松無負擔地在 G9 的走量問題上做文章。
改款的 G9,還有更多的降本潛力。
新的思考,找準定位
小鵬内部也許已經在 G9 上吸取了足夠的教訓。
G9 的失利很大程度要歸咎于小鵬錯誤的市場判斷,盲目堆料、閉門造車讓小鵬難以傾聽到很多來自外部的聲音。老成的「爹味」設計與小鵬本身的用戶群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矛盾。
值得慶幸的是,設計、營銷的雙重失利,讓小鵬對用戶群體做了更精準的定位。
何小鵬早前在社交平台預熱旗下首款純電 MPV 時,曾經透露過小鵬目前的主力用戶群體,他認爲目前小鵬的用戶群定位是年輕科技,主力用戶群體在 25-35 歲的年齡段。聽到這裏,可能很多人也會對小鵬造純電 MPV 感到不解,你一個主打年輕科技的品牌,還要造「爹味」十足的 MPV 車型?莫名其妙的操作仿佛就讓人看到 G9 2.0。
小鵬可能并不會重蹈 G9 的覆轍,恰恰相反的是,推出純電旗艦 X9,像是何小鵬對年輕化提出了新的思考。
電機的出現,不僅僅是性能下放這麽簡單,重要的是颠覆了許多以往的用車習慣和刻闆印象。新能源的出現,正在倒逼汽車智能化。
根據乘聯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國内新能源汽車的 L2 輔助駕駛上車率已經逼近 40%,16 萬元價位以上的新能源車型上車率甚至超過了 60%;除此以外,根據 Canalys 進一步的數據統計,多屏智能座艙正在成爲國内新能源汽車的首選标配,市場滲透率已經突破了 80%。智能座艙和輔助駕駛的滲透率提升,揭示了國内汽車市場科技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小鵬 X9 諜照圖
從下半年即将發布的理想 MEGA、小鵬 X9 來看,這些新勢力車企抛開了傳統合資通過堆料逼迫市場接受的過往「藝能」,用更科幻年輕的車身外觀、更科技智能的車内座艙去創造新鮮感,主動适應年輕群體的需求。
理想 MEGA、小鵬 X9,就是這樣一種「老飯新做」的産品。
小鵬選擇将品牌旗艦的重擔交由一台純電 MPV,某種程度上也代表着何小鵬對年輕化定位的另一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