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 四大金剛 " 在故鄉的正式聚首和她們各自人生轉軌的提速,《故鄉,别來無恙》(以下簡稱《故鄉》)也漸入劇情的高潮。
作爲市面稀缺的 " 故鄉 " 主題劇集,《故鄉》自籌備以來便收獲了廣泛關注。觀衆們期待在其中看到真實的人與城的關系,也渴望看到任素汐、李雪琴、史策、王子璇等演員在其中碰撞出的别樣火花。
如今正片與觀衆正式見面,我們欣喜地看到它以靠近生活流的形式、輕議題的切口,實現了對 " 故鄉 " 主題的輕盈破題,也看到了它在節奏、風格和結構上對 " 治愈 " 和 " 安逸 " 的徹底貫徹,更從社交媒體上活躍的話題讨論中,看到了它對觀衆共情感和言說欲的調動。
從觀衆反饋來看,《故鄉》的議題多元且分量不輕,但它在描摹出觀衆熟悉的艱辛和酸楚後,總能提供新奇的視角和新鮮的撫慰。《故鄉》也不乏喜感和暖意,但它建立在堅實的日常質感基礎上,藏在真實的生活毛邊裏。
作爲騰訊視頻 " 螢火單元 " 的開篇之作,市場對《故鄉》有着以小切口撬動大共鳴、以多元價值盛放現實回響的期待。從《故鄉》的市場反響來看,它也确實開了個 " 螢螢之光,可照曠野 " 的好頭。
輕議題,輕在破解法
《故鄉》是一部包含了多元議題的劇集。
它的創作,呼應的是現實中青年人返鄉探尋人生第二曲線的潮流,緣起于對當代人與城市關系的流動思考,觀照的是青年人的人生處境和内在秩序重建,給予的是 " 此心安處是故鄉 " 的自洽引導。
不過,回到故鄉不等于躺平,因此講人在城市生活裏的摩擦和碰撞,是《故鄉》的題中之意。以當下年輕人關注的焦點議題爲切口,是打開共情閘門的關鍵按鈕。
在關于《故鄉》的讨論中,有一個話題叫 " 史策這十集比我十輩子都精彩 "。這實際上便反映了觀衆對這部劇 " 議題感 " 的敏銳捕捉。
《故鄉》用四位女性主角串起的返鄉圖景絕非雲淡風輕,它所呈現的職場競争、婚姻破裂、代際沖突、單身生育等難題,哪個擺出來都是改變人生進程的 " 攔路虎 "。但《故鄉》并沒有用進退維谷的焦慮感渲染議題,而是嘗試着以主角的人生選擇爲參照系,提供一種解決視角。
就拿史策飾演的苟丹丹來說,短短十多集,她便經曆了都市女性人生塌陷的經典 " 三件套 ":丈夫出軌,事業崩盤,意外懷孕。更極緻的是,她的丈夫不僅出軌,還在婚姻未能依法了斷時意外去世;她的事業崩盤不是簡單的被公司優化,而是在丈夫去世後發現自己不是合夥人而是打工仔;至于意外懷孕,她也選擇了 " 單身生育 " 這樣高難度的解決辦法。
這樣的議題呈現,不能說不密集。但《故鄉》給觀衆的直觀體驗并不壓迫。這是因爲,在人物塑造時主創所貫徹的輕盈和日常态度。
日子是一分一秒過出來的,不是遭遇人生突變,就要每時每刻哭哭啼啼。人的情感有很多層面,就算經曆婚變,也并非就被全世界抛棄。
所以我們看到,回到故鄉的苟丹丹盡管傷痛有餘,但還是重新開始努力,哪怕是從接小單拍攝、新娘化妝開始。她依舊是被親情、友情以及剛萌芽的愛情包裹着的,這些情感讓她在緩沖中重新找到人生節奏。
同樣的輕盈感,也體現在回到故鄉重啓事業雄心的張沛(任素汐 飾),在街道辦開啓人情世故大冒險的吳芸(李雪琴 飾),以及爲了陪伴重病的母親而選擇回家的戲劇青年董家希(王子璇 飾)身上 ……
正所謂,多感受、少判斷,走到生活裏去,藏在生活細微處的滋味可以療愈一切。《故鄉》的議題豐富多元、引人深思,在描摹出觀衆熟悉的艱辛和酸楚後,總能提供新奇的視角和新鮮的撫慰,這也正是輕議題的 " 輕 " 之所在。
靠近生活流,尋找與日常同頻的節奏
都市劇在國産劇中一直是主力軍。
它既是一種題材,把遊走在大城市的當代人當作主角,講他們如何潮頭搏浪,又有怎樣的困惑迷茫;也是一種類型,正在進行時的職場生活和直指社會症結的家庭婚戀關系,總能極大地激發觀衆的共情和通感。
城市化進程中的人潮流動和節奏不斷變化的現代生活,決定了都市劇的常拍常新。而《故鄉》則打破了都市劇的固有套路,不僅選擇了 " 反過來走走 " 的故鄉主題,還在節奏和視角上努力求變,呈現了都市劇新的掘進方向。
它從生活裏來,嘗試複原那種日日無新事的瑣碎生活流和夾在瑣碎日常裏的安全感;它深入繁華寫字樓、熙攘商業街,也探進低矮居民區、煙火路邊攤 …… 多元的議題和創新的視角讓《故鄉》的呈現極度靠近現實生活,也讓觀衆在不知不覺間沉浸其中。
而這種沉浸感,還得益于《故鄉》用與生活同頻的節奏,塑造出了四個成長中的主角,編織出了一個同樣在不斷生長的故鄉。
這樣飽滿、立體、鮮活、細節的塑造,讓觀衆不由得跟着四位主角 " 沉浸式 " 返鄉,體會故鄉的變化、生活的百态,和那種面對困難積極向前、探索人生無限可能的勇氣。
比如,在北京保險經紀公司做到中層的張沛,本是個在職場事事求穩的萬年 " 老六 "。她回到故鄉表面上看,單純是爲了做起分公司。但探尋更深層的心理動因,還有爬出保護殼再勇敢一次的自我挑戰,也有直面與父母之間疏離關系的情感動因。
《故鄉》在表現她的成長時,并沒有突出走路帶風的氣場和降維打擊的職場能力,而是讓她回到了真實的、充滿成長挑戰的故鄉。
就如她剛回到故鄉,要先帶着團隊從收拾辦公室開始幹起。招聘不僅舉步維艱,還跟老媽暗中張羅的相親攪在了一起。她本想發揮 " 本地 " 優勢,卻發現自己熟悉的故鄉早已變樣。
和父母也有着兩代之間避不開的、讓人撓頭的沖突,這些沖突也同樣都被《故鄉》埋在生活細節裏——被爸媽私拆的快遞,上廁所時母親旁若無人地進門,忙到夜裏才回家卻被母親當場催婚 ……
這些細節都是生活中的毛邊,都是小戲,甚至不一定會對推進主線産生影響。但正是這些充沛的細節,讓《故鄉》找到了與生活同頻的節奏,也讓觀衆看到了親情、友情、愛情交雜流動的故鄉。
螢火之光,有照亮曠野的力量
對于想在都市劇中看到人生預演、體味共情共鳴的觀衆來說,貼近生活流的劇集顯然比強情節的爽劇更适配些。
作爲螢火單元的開局之作,《故鄉》呈現了與生活同頻的呼吸感和對當下議題的洞察,證明了現實生活流的劇集,可以有滋有味,可以緩緩紮根觀衆心中。劇中将探讨的多元議題,有機融入到了生活的點滴與磕絆中,讓觀衆在深思議題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治愈能量和生命活力。
展望 " 螢火單元 " 目前已經确定排播的劇集,大多是像《故鄉》這樣從生活中挖出的故事。它們以靠近生活流的形式尋找着與日常同頻的節奏,展現了不同的人生切面,以輕快的小視角探索着輕議題路徑,多維度呈現了對當下生活的思考。
這些劇集關注的内核不乏類似愛與生死這樣的 " 大問題 ",但它的探尋方向是向内的、具體的、微觀的,而非社會向、抽象的、宏大的。
比如,講愛情和婚姻故事的劇集大多是把戀愛雙方放到經濟、家庭、職場壓力下揉搓,但很少有像《我知道我愛你》這樣,展開表現已經确定愛意後的幽微推拉。
再比如,講人生可能性的《生活在别處的我》,它用略帶奇幻感的設定,回答了 " 假如我當時 …… 會怎樣的 " 的人生之問,新穎又形象地呈現了當代生活的多元選擇與可能。
還有以疾病爲鏡觀照人生意義的《謝謝你溫暖我》,更是以青年視角用極緻情境中的溫暖,嘗試給觀衆提供心靈治愈良方。
總的來看,螢火單元的劇集在題材選擇上多偏重小切口、輕話題,價值表達上追求治愈系和多元性,影像風格上突出質感和審美探索。
這樣的作品,區别于純商業化的類型劇和宏大的嚴肅題材劇,它們将大議題融入到了生活的細小處,以小切口激發了情感上的大共鳴,呈現了更溫暖、更舒緩、更治愈的力量,爲開始關注人生 " 大問題 " 的觀衆,提供了一個兼具趣味和品質,又能提供思考和啓發的劇集矩陣。
【文 / 鐵皮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