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8 月末 9 月初,伴随着北上廣深 4 個核心一線城市相繼 " 認房不認貸 " 後,二線城市諸如成都、武漢、南京、蘇州等核心二線城市紛紛跟進," 四限 " 政策均有不同程度松綁。
伴随這一波 " 救市潮 " 來襲,9 月以來,各地新房來訪激增,二手房熱度也有所上漲,市場信心似有逐步恢複的苗頭。
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樓市行情具有風向标作用,8 月底 9 月初以來的一系列寬松政策對市場的帶動作用如何,能夠反映當前整體市場的發展方向。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政策執行後,全國置業意願提升了 15 個百分點,北上廣深均提升明顯,其中北京、上海均提升 20 個百分點左右。
市場出現階段性轉暖
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相繼執行 " 認房不認貸 " 後,部分購房群體購房門檻降低。從市場數據看,購房者的購買意願一定階段内有所反彈。
一線的市場信息尤能說明這一點,多家開發商在新政發布後披露了旗下樓盤熱銷數據。
北京中建璞園首開成交 21.8 億元,銷售 268 套,周末兩天累計認購 300 餘套;朝陽公園闆塊的融創壹号院更是憑借 " 單日認購 169 套,總認購金額約 56.2 億元 " 刷爆朋友圈;部分售樓處甚至推出了 "24 小時不打烊 " 策略來搶收需求。
深圳市場,據當地最大的本土房産中介樂有家發布的數據,新政出台後,9 月 1 日— 5 日的門店成交量對比今年 8 月同期上漲了 80%,同比 2022 年最低谷時期上漲了 370%。
廣州市場,廣州市白雲區的龍湖天著項目負責人告訴藍鲸财經,新政出台後,客戶的日均到訪量約有 15% 到 20% 的增長,同時客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新政發布後首周,廣州黃埔區一位鏈家經紀人向藍鲸财經表示,其所在的門店新政後看房咨詢量多了 60%," 最近看房的客戶特别多,經常不在店裏,一直在外面跑,有時候帶不來那麽多,要其他同事幫忙帶看。"
" 這主要是因爲首付比例降低之後,置業門檻也同步降低了。" 前述項目負責人說,比如原來在手現金隻有 50 萬左右的客戶,此前看的房子總價隻能控制在 170 萬上下,但随着首付比例降低,總價 200 萬左右的房子,首付直接從 60 萬降到了 40 萬," 很多之前首付夠不着的客戶,現在夠得着了,甚至可以尋求一些更高品質的改善型項目,客戶群自然就拓寬了。"
沖高回落
" 新政後的首個周末快速釋放的成交,多是在政策落地前已多方比選、意向房源基本鎖定的客戶,政策寬松落地刺激其立刻下定。" 麥田房産相關負責人告訴藍鲸财經。
認房不認貸落地半個月後,新房市場的新增來客數量也開始告别高峰期,并且出現回落。
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截至 9 月 23 日的數據,一線城市 9 月成交面積整體同比持續下降,降幅爲 38.32%;但環比小幅回升,環比小幅上漲 4.17%。
從全月成交數據看,四大一線城市表現不一。
北京 9 月環比漲幅最大,爲 26.9%;廣州環比漲幅次之,爲 15%;上海、深圳環比仍持續下降,跌幅分别爲 6.1% 和 18.1%。
同比來看,四大一線城市降幅均較爲明顯,深圳降幅最大,爲 52.1%,上海次之;廣州、北京降幅大緻相當,分别爲 33.5% 和 26.2%。
以廣州爲例,天河區一家德佑門店的資深中介向藍鲸财經表示,新政執行後,廣州樓市與之前沒有多大區别," 不限購區域一手成交多了些,成交價格仍然在下滑。"
據他介紹,天河熱門的華景、珠城、天河北、天河公園,新政出台後兩周成交分别爲 10 多套,最多不到 30 套,而在行情好的時候單周成交量分别超 20 套。
深圳市房地産信息平台的數據也顯示,新政對當地樓市的提振作用并不明顯。9 月新房住宅、二手住宅分别成交 2076 套、2400 套,均低于 8 月水平。相較今年更早月份,也并未出現好轉趨勢。
業主預期也經曆了 " 先升後降 " 的過程。
根據麥田房産數據,新政後首個周末,北京調價房源中漲價房源占比迅速提高到 36%,到 9 月下旬以後占比又下滑到 17%,回到和 8 月相當的水平。随着市場反映逐漸清晰,業主預期逐步回歸理性。
多數城市都出現了二手房挂牌量激增現象,據克而瑞統計,北京上海增長最爲顯著,9 月 4 日— 9 月 10 日的周新增挂牌量較 8 月周均漲幅均在 8 成以上,居民換房熱情相對較高,目前挂牌主要集中在面積小、總價低、位置偏遠的房源,剛需剛改通過 " 賣舊 " 實現 " 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