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22 訊(編輯 陳侃迪)近期來,國内外黃金價格走勢出現持續 " 倒挂 " 現象,引發市場關注。
上周滬金盤中一度突破 480 元 / 克,創下上市 15 年來新高。但同時,紐交所黃金價格卻并未走出相應走勢,截至發稿,紐交所黃金報 1943 美元 / 盎司。換算後與國内價差最高擴大至 28 元 / 克。
在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的環境下,爲何國内黃金會漲勢強過境外?有業内分析師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内黃金消費量大幅增長,特别是抗通脹的投資金條等消費量增長 30%。加上即将到來的國慶和中秋等節假日,以及婚慶購買三金的需求旺盛,導緻國内黃金市場供小于求,價格高漲。
此外,彙率波動也影響着金價走勢。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武澤偉向媒體表示,近來國内金價連連走高,主要是由于近期彙率下行、臨近消費旺季、配置增加等原因。一般而言,人民币彙率走勢同金價走勢相反,貶值會推高黃金價格;" 金九銀十 " 也是傳統的銷金大月,臨近中秋國慶小長假,婚嫁需求的集中釋放也推高了黃金價格;在股市、債市不确定性較高的情況下,居民也會增配黃金來對沖風險、保值增值。
國内黃金零售市場價沖破 600 元 / 克大關,接近消費旺季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黃金消費量 554.88 噸,同比增長 16.37%,其中黃金首飾消費量 368.26 噸,同比增長 14.82%。
而除了百姓對于黃金的熱捧,各國央行對于黃金的購買數量也持續增加。此前,世界黃金協會數據顯示,7 月份全球央行購金行爲仍在持續增加。其中,中國央行再次成爲最大的官方黃金買家,7 月增持黃金 23 噸,鞏固了年初以來最大官方買家的地位(126 噸)。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黃金雖是投資品但也是消費品,受到中秋、國慶等重大節假日以及婚慶等因素影響,短期内黃金消費需求有所增加。此外,央行近年來持續購買黃金儲備,也會對短期内黃金市場供求産生影響。據周茂華判斷,短期來看國内黃金供求預計出現偏緊狀态。
黃金走強仍有預期支撐
近期也有不少機構認爲,主要推動因素在于各國彙率。今日亞盤市中,美元 / 人民币大幅高開,目前交投于 7.3066 附近,截止北京時 09:29,美元對人民币報價 7.3066,漲幅 0.24%,上一交易美元兌人民币彙率最低價爲 7.2850,收盤價報 7.3066。
據外媒報道,雖然目前美聯儲已暫緩加息,但在年底 12 月份 " 或将進一步加息 "。
前海開源黃金 ETF 聯接基金經理梁溥森表示,黃金作爲主要的流通貨币,其規格标準都是全球統一的,因此使得黃金可以在不同的國家流通交易。而正因爲黃金這種全球認可的貨币屬性及主要以美元計價,人民币與美元貨币之間的彙率變動也會影響相對應的價格。近期人民币彙率下跌較多,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在算成人民币計價後價格明顯上漲,這也是境内黃金價格屢創新高的原因之一。
寶城期貨也向财聯社表示,近期黃金内外價差不斷走闊的背後與人民币彙率有關。寶城期貨認爲,一方面是内盤貴金屬尤其是黃金市場計價了人民币貶值的預期,在彙率幹預的情況下,資金或有流入黃金市場的可能;另一方面,現貨黃金流動性也超緊,近期伴随金價走強基差上行趨勢明顯。
對于黃金後市的情況,興業研究認爲,關于接下來的黃金境内外價差,有一定回落空間,不過回落空間或有限,趨勢性拐點需待人民币拐點預期,待黃金境内外價差回落至合意水平後,未來境内外黃金走勢同步性或再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