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宮崎駿
01
婚變大瓜
這兩天台灣那邊的瓜不斷。
我還注意到一個我一直很喜歡台灣女明星——林依晨。
跟林志玲一樣,結婚 9 年,林依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傳婚變。
最近,這個女人又被盯上了——
台媒說她老公林于超與小三同居了 9 年,還秘密生子了。且公婆都知情,卻聯手瞞着她。
這個爆料起初有鼻子有眼,還帶了不少劇情和細節——
1、稱林依晨親手抓到老公出軌,崩潰大哭,找小三開撕卻被老公扇了巴掌。
2、目前兩人正辦理離婚手續,林依晨竟然是淨身出戶。
3、兩人結婚後六年無子,林依晨曾爲懷孕生吞青蛙,終于生下女兒後,卻被婆家嫌棄不是兒子。
4、而被林依晨恭敬侍奉多年的公婆,這回不僅偏袒出軌的兒子,反讓兒媳安分點。
好一出 " 回家的誘惑 ",所謂豪門媳婦果然不好當。
▽點擊視頻,看林依晨的豪門婚姻
關注我,一起成長
谷小歌人物志
1
說實話,這樣的爆料,平常我不可能相信。但放在林依晨身上,似乎又并非完全不可能。
畢竟早在去年,就有林依晨必須淩晨 4 點起床,還要接送公公上班的傳聞。
而一個自稱 " 林依晨公公好友 " 針對 " 淩晨四點 " 的辟謠,卻恰恰證實了她必須 " 侍奉 " 公婆這件事是真的。
網上甚至還流傳着她送公公上班的照片。
再看她最近出現在公衆視野時這精瘦憔悴的狀态,也不由得讓人在心裏打上一個問号。
一翻評論區,全是勸她離婚的。
但針對台媒的爆料,林依晨的經紀人目前的态度是否認——
" 人家好的很呢!"
話說回來,對于 " 好的很 " 的說法,我确實也不信。
結婚之後的林依晨身上,有一種肉眼可見與清純外表嚴重不符的 " 苦情感 "。
似乎她越完美、越 " 賢妻 ",就越難獲得想要的幸福。
也再次驗證了那個殘酷的現實定律——優秀與被愛,真是實實在在的兩回事。
02
苦旦
蔡康永說過,林依晨像 " 苦旦 " 一樣。
這個标簽,幾乎能概括她的前半生。
5 歲父母分居,母親獨自撫養她和弟弟。
17 歲那年,林母去黑診所推拿,導緻後脖頸血管破裂,小腦中風。
送醫後要交醫藥費,林依晨才知道,這些年母親養活他們,除了打零工,就是拼命辦信用卡透支套現。
十幾年拆東牆補西牆,利滾利,他們一家已經不知不覺欠了銀行三百多萬台币的債務了。
還未成年的林依晨一夜長大," 沒有什麽可以讓我依靠,我必須靠自己。"
爲了還債和給弟弟買一台電腦,她參加了捷運報辦的 " 捷運超美少女選拔賽 ",一舉奪冠,陰差陽錯進入演藝圈。
與此同時,她學業竟也一點沒落下,考入了台灣政治大學。
畢業時還作爲優異模範生,被當時還是台北市長的馬英九親自頒獎。
港台身世飄零、爲父母還債的女星不少,她們大都在生活的壓迫下,早早辍學一心混演藝圈賺錢。
但像她這樣,小小年紀既承擔着家庭的重任,又在學業上維持優異的,說實話寥寥無幾。
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可見一斑。
而這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
大一時,《流星花園》的橫空出世開啓了台灣偶像劇時代的大門,林依晨幸運地踩中了風口,出演《十八歲的約定》的女主角。
爲了拍戲賺錢的同時不耽誤學業,她請求劇組晚上開工,拍完天亮了再趕回學校上課。
她把自己的休息時間壓縮到了極緻,甚至有過三天三夜沒合眼的記錄。
連老師都很費解," 她可以用各種理由請假,可是她沒有 "。
而她這種對自我的極度完美要求和緊繃的狀态,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别人。
03
完美主義的優等生
2002 年,林依晨拍攝的《惡作劇之吻》一夜爆紅。
劇裏的湘琴是個冒失可愛的 " 笨蛋 " 女孩,但如今看去,傻白甜也不是誰都能演好的。
林依晨爲了這個角色專門抽空上了表演課,劇本被她劃重點劃的花花綠綠。
這個習慣,貫穿了她後來整個演藝生涯。
去拍哭戲很多的《天外飛仙》,林依晨也從來不用眼藥水,說 " 這是對我的侮辱 ",一句話讓男主角胡歌肅然起敬。
《惡作劇之吻》的導演翟友甯評價她:" 林依晨一直是一個律己甚嚴的人,嚴到在某些時刻會對周遭的人也是一種壓力,如果我們不夠認真,那是不是有一點對不起她,跟她一起拍戲,有時候你會心虛。"
胡歌還說過一個故事,是他們一起拍《射雕英雄傳》時。
也許因爲拍的太苦,這部戲也是他們真正建立革命友誼的契機。
有次她必須早上十一點出發從橫店趕飛機去台北。
誰知因爲場地的關系,有場淋雨戲推遲到了近十一點,而在此之前,她已經兩天兩夜沒睡過覺了。
制片表示很抱歉,說如果不想拍可以馬上就走。
然而即便如此,林依晨還是決定留下來拍,說淋雨戲準備工作很繁瑣,她一走工作人員都白辛苦了。
這場戲拍完後,胡歌看着她渾身濕透,急急忙忙跑上開往機場的車的背影,百感交集地感動了很久。
多年後,胡歌憑借《琅琊榜》奪得金鷹獎雙料影帝時,站在舞台上提起的還是多年未見的林依晨。
他說," 我很幸運,我比更多的人更早知道了什麽樣的演員才是真正的演員,因爲她對我說過兩句話,是我們在拍攝《射雕英雄傳》的時候說的,第一句,演戲是一個探索人性的過程。第二句,她說自己是在用生命演戲。這兩句話我會記住一輩子。"
底下的林依晨聽聞,當場落淚。
頒獎結束後,記者問她要對即将去留學的胡歌說什麽。
不愧是學霸,這一番話說的理智又通透,真該讓内娛遍地的文盲們反複劃重點——
" 演藝工作者都會被人家仰望或者輕視的時候,可是我覺得隻有他自己應該要知道,如何平視自己,知道自己該是個什麽樣的人,可以是個什麽樣的人,我覺得這樣旅程他會因爲這樣得到很多,然後,開心地玩吧!"
然而長期的高壓和缺乏休息,其實是以消耗生命爲代價的。
2008 年,才 26 歲的林依晨被查出重病,腦子裏長了 2cm 的腫瘤,視力也受損了。
醫生說,這個病多發于忙碌高壓的事業女性。
也是那時,媒體才知道,得病的 3 年前林依晨就已經寫下了遺囑。
然而細看這份遺書,卻能發現她完美主義的背後,是一種過度了的 " 付出型 " 人格。
04
過度付出
林依晨曾經說," 讓很多愛我的人變得快樂是我最大的願望 "。
爲此,她甘之如饴地扛起了一切本不該她承擔的責任,把家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前。
即便是遺書,她都要爲媽媽澄清,入行演藝圈是自己的愛好,希望媽媽不要自責。
而這種無底線的付出,放在婚姻裏,卻并不一定能換來幸福。
2014 年,32 歲的林依晨與林于超結婚。
林家在灣灣勉強算個豪門,家裏經營潛水器材,林于超一般在美國負責分公司的事務,因此兩人剛結婚沒多久,就分居兩地。
爲啥不一起去美國住呢?據說是因爲林依晨要住在林家照顧公婆,連一起住的房子都是她自己買的。
婚後,林依晨對自己的完美主義要求簡直過猶不及。
她完美地符合了台灣社會對于 " 賢妻 " 嚴苛的行爲标準,幾乎成了女德代言人。
淩晨起來做早餐、送公公上班、與丈夫分居也毫無怨言 ......
一句 " 隻要我不在台灣,你随時可以回你娘家去 ",就感動得不得了。
2018 年,爲了備孕,她徹底中斷事業。
被記者問能不能兼顧,她說自己隻能投入地做一件事,經紀人恨鐵不成鋼," 她退掉的戲約,片酬都可以蓋幾棟樓了 "。
爲了專心造人,她喝藥、生吃田雞 ...... 把所有能想到的辦法都試過了。
奈何跟遠在美國的老公幾個月才能見一次,她再努力也無濟于事,直到婚後第六年,才生了個女兒。
網友爲她抱不平,她卻站出來爲丈夫一家發聲。
一個卑躬屈膝的豪門媳婦形象,躍然紙上。
結果沒多久,台媒就爆料了開頭那個婚變大瓜。
出軌、私生子、離婚、打巴掌啥的,其實空口無憑,真假難辨。
但我們還是能從她憔悴的臉上,看到生活留下的痕迹。
我想她現在的勞累程度,一定比不當初在片場拍戲更低。
人性難測,林依晨作爲妻子、兒媳對自己的完美要求,其實恰恰給了旁人壓力,也給了别人推卸本該屬于他的責任的機會。
如果這樣的話,她越完美,卻離幸福更遠了。
最懂事完美的人,往往受盡了最多的委屈。
凡事物極必反。松弛一點,放過自己,卸下重擔,大方地展露出缺點,何嘗不是一種生活裏的英雄主義。
但生活終究是自己選的,希望她真的能實現當初的願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