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紅東北雨姐上熱搜了,點進去看了看,原來是東北雨姐在直播間裏售賣的紅薯粉被檢測出含有木薯粉,涉事的紅薯廠家也承認含有木薯粉。
圖丨微博
問題是東北雨姐帶貨的粉條包裝上并沒有标明含有木薯粉。消費者有知情權,廠家的生産包裝上一定要标出配料成分。如果加了木薯粉卻沒标,廠家就涉及到虛假宣傳。9 月 30 日,東北雨姐發布了一份檢測報告,顯示二氧化硫、鋁殘留、鉛等各項檢測項目均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标準,但未檢測紅薯粉和木薯粉的成分占比。
那麽木薯粉是啥?粉條和粉絲又有什麽區别?
木薯有毒!但木薯粉沒毒
木薯屬于大戟科。這是一個盛産毒物的類群,而木薯也并不例外,全株有毒。木薯的毒性主要來自兩種氰苷類化合物,亞麻苦苷和百脈根苷。它們在木薯自身所含的亞麻苦苷酶的作用下水解後,就會釋放出氫氰酸。氫氰酸的毒性自然不待多言,所以木薯是不能鮮食的,不小心吃了的話,輕則惡心嘔吐,重則删号重練。
木薯丨 Pixabay
4000 年前的南美土著發明了木薯脫毒的方法。說來也簡單,用水泡個三五天,再徹底煮熟就可以了。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種木薯的人學會育種之後,降低毒性就一直是重要的選育方向。現代的木薯品種可以分成兩個品系:" 甜 " 木薯和苦木薯。加引号是因爲那些品種多半也不甜,隻是不苦而已。
" 甜 " 木薯的塊根比較小,産量也低,但優點是氰化物含量可以低至 50mg/kg,極大地降低了中毒風險,去皮煮熟就可以吃。苦木薯塊根大,産量和澱粉含量都高,但氰化物含量高達 1g/kg,拿來吃實在有些作死,必須經曆複雜的加工過程。此外,如果生長過程中遭遇幹旱,木薯爲了自我防禦會産生更多的氰苷。
制作木薯粗粉丨 wikimedia / Anna Frodesiak
盡管木薯吃起來相當麻煩,但極耐貧瘠和粗放栽培,而且産量巨大。誇張一點說,掰下枝條插在土裏,一年後拔出來就長滿了薯塊。因爲這個特點,木薯成爲了世界第三大的澱粉來源,僅次于水稻和玉米。
炸木薯片丨 wikimedia / Bdieu
作爲主糧,木薯的優點是澱粉含量高,缺點是隻有澱粉,沒有别的營養素。長期食用木薯的人群,需要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不然容易營養不良。然而以木薯爲主糧的地區通常都極度貧困,食譜中本來就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所以,木薯育種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是提高這些營養素的含量。
大約在清朝道光年間,木薯經南洋傳入中國。彼時傳入的主要是苦木薯,加之隻能在亞熱帶地區栽種,一直是一種非常邊緣化的作物,在糧食不足時作爲補充,也曾幫助民衆渡過饑荒。中國的木薯育種工作者并不滿足于加工複雜、營養價值低的傳統木薯,培育出了可以生吃的木薯品種。今天木薯大部分用于提取澱粉,少部分充作飼料。像珍珠奶茶裏的珍珠,就是用木薯粉做的,木薯粉和芋頭還可以做成甜品裏的芋圓。
珍珠奶茶裏的珍珠丨圖蟲創意
粉絲、粉條,有啥區别 ?
我們現在常見的粉,主要有兩大派系:一派是以米爲原料的 " 米粉 " 系,另外一派是以其他作物澱粉爲原料的 " 粉絲 " 系。
其實從廣義上講,粉絲、粉條算是一家子,都是澱粉做成,隻不過粗的叫條,細的叫絲,有時也有橫截面圓、扁之分。
市面上的主流粉絲,主要由紅薯、土豆和綠豆做成,也有少量的木薯粉、蕨根粉。
越南粉絲用美人蕉根部提煉的澱粉做成丨 Wikimedia / Michael Hermann
不同的粉絲,口感和适合的烹饪法自然不一樣。紅薯粉絲有粗有細,顔色比較暗淡,口感勁道,适合久煮。土豆粉顔色較白,比較粗,熟得快,容易斷。綠豆粉絲最爲光潔纖細、彈牙爽滑,因爲單價較高,在街頭小吃裏的應用往往不像前兩種那麽廣。
土豆粉丨圖蟲創意
河南、安徽等地是出産紅薯粉絲的大戶,它外形比綠豆粉絲遜色很多,看上去是一堆亂糟糟、灰撲撲的細條,但炖熟後就變了個模樣,滑溜柔韌、晶瑩油亮。
紅薯粉條丨圖蟲創意
物美價廉、柔韌耐煮的紅薯粉絲,在各種湯菜裏宛如 " 定海神針 ",吸飽了其他食材的滋味後,甚至比肉還好吃。
在東北,豬肉炖粉條、酸菜炖粉條、豬肉酸菜炖粉條、豆角排骨炖粉條……各種排列組合,可以一年從春吃到冬。有些講究的家庭,炖白菜、豆腐、酸菜用細粉條,炖小雞啥的用粗粉皮。夾一筷子鐵鍋炖裏裹滿湯汁的軟糯粉條,配上東北大米飯,盡管是碳水 + 碳水的組合,也忍不住再吃一大碗。
酸菜炖粉條丨圖蟲創意
在南京的 " 市湯 "鴨血粉絲湯裏,它和鴨血、鴨雜、油豆腐的口感格外和諧。
鴨血粉絲湯丨圖蟲創意
近幾年流行開來的淮南牛肉湯,也要有一把紅薯粉絲坐鎮碗中,和牛肉、千張、綠豆餅一起浸滿肉湯的醇厚滋味,有人形容牛肉湯的好吃程度:差點連碗一起啃了。
淮南牛肉湯丨圖蟲創意
有趣的是,雖然相隔千裏,湖北十堰的 "鄖陽三合湯" 卻和淮南牛肉湯有相似之處,将牛肉片、紅薯粉和小水餃一同煮在滾燙的牛肉湯裏,用香辣的味道開啓每一個鄖陽人新的一天。
鄖陽三合湯丨《誰知盤中餐》
成都的肥腸粉讓重口味嗦粉愛好者心花怒放,帶着韌勁的手打紅薯粉用竹簍裝好,放進肥腸、冒節子翻滾的湯鍋汆燙,再和解膩的綠豆芽一起扣入碗中,倒滿濃湯。筷子挑起的粉絲已經挂滿紅油和湯汁,一口嗦下,大呼過瘾。
肥腸粉丨圖蟲創意
熟透的紅薯粉絲吸了太多的湯汁後,會變 " 坨 ",沒有新煮出來的好吃,但河南人卻化腐朽爲神奇,将紅薯粉絲切碎煮軟,和蔥花、姜末、豬油一同拌勻,蒸成 Q 彈光滑的完整大塊,叫 "皮渣",也叫 "扁垛"、紅薯焖子,口感和味道都很像肉,可以切片燴菜,也可以蒸扣碗或是煎着吃,堪稱粉絲界的分子料理。直接将粉條碎和入餡中,做成包子、餃子,也能起到代替肉末的效果。
扁垛丨 item.jd
紅薯粉絲用來炒菜也很常見,在廣東汕尾一帶,稱粉絲爲 " 粉簽 ",炒粉簽成了和炒飯、炒面分庭抗禮的主食。镬氣十足、香而不膩的炒粉簽,配菜豐儉由人,雞蛋、芥蘭、蝦仁一鍋出。粉簽既可以幹炒,也可以淋上湯汁 " 濕炒 "。本地人稱炒粉簽的動作爲 " 兜 ",熟練的做法是左手筷子、右手鍋鏟,均勻翻攪,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粉簽的完整。
炒粉簽丨豆果美食網網友 @哈密瓜的春天
作者:顧有容,瑤華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