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件頗爲好笑的事。
上周寫 " 瓜田聯播 " 時,預告了翻拍《上錯花轎嫁對郎》的《花轎喜事》将開播。可中間出了岔子,拖拉到昨天才正式開播。
結果《花轎喜事》開播不到 24 小時,老版《上錯花轎嫁對郎》的熱度反而飙升,一路高歌猛進,現在占據平台播放量高位。
新舊版相隔了二十年,但這二十年的差距,除了畫質 1080p 的清晰度赢了一把之外,其他顔值、服化、演技等全方位的對比來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當年爲了等一場雨,劇組足足等了七天,才終于在雨中實景拍攝,完成了最重要的那場 " 上錯花轎 " 的戲份。
二十年後,這份誠意怕是再難看到了。
——我是花轎喜事的分割線——
大家熟悉的《上錯花轎嫁對郎》改編自席娟的同名小說和《請你将就一下》。編劇将原小說分開講述的兩個故事揉在一起,使得單線變雙線,劇情由此豐富了很多。
此外,還加入了昌平公主和沙平威、師父和師娘、季竟棠和啞妹、柯世昭和小巧等 4 條感情線。
也就是說,在總體量 20 集的劇情中,講述了六對 CP 的故事。
新版的《花轎喜事》目前播出了四集,劇情和人物大體跟舊版差不多,不知後續故事情節改動如何,但總集數增加到了 24 集。
故事情節很簡單:揚州第一美人杜冰雁和俠肝義膽的李玉湖,同一天出嫁卻上錯了轎子,結果将錯就錯,反而 " 先婚後愛 ",成就了兩段美好姻緣。
作爲古裝輕喜劇,《花轎喜事》起碼在 " 喜 " 這個部分完成得還不錯。目前播出的幾集,節奏輕松愉快,圖個下飯的朋友們,也是可以看下去的。
但古裝劇呢,布景也是重要一環。
原版是輾轉了各種園林全實景拍攝,從北到南,亭台樓閣,雕梁畫棟,都極其用心;
所以對比之下,在影視城裏拍攝的《花轎喜事》,代入感自然沒有那麽強了。
比如男主齊天磊家裏這個景,看起來就很像在宴請領導吃飯的高級包廂。
另外一邊的将軍府,也少了些古色古香的味道。
當然,這隻是 B 級小成本網劇,某些程度省下經費倒也是可以理解。隻不過 …… 起碼選角得對觀衆友好點吧!
田曦薇倒是不錯,很靈動很可愛,扮相很讨喜。隻是相對于 " 李玉湖 " 這個俠肝義膽性格的角色來說,她更多了一分小孩子的感覺,而少了些俠女大氣的風範。
多虧同行襯托,對比之下田曦薇絕對是高分選手了。
這是表面裝病,實際聰明腹黑的齊三公子齊天磊 ……
就 …… 這很難評。
其實呢,敖瑞鵬的現代裝還是不錯的,眉清目秀大帥哥一枚。
但是古裝這個造型,反而放大了一些缺點,實屬遺憾。
而 " 揚州第一美人 " 杜冰雁,經典的掀蓋頭名場面;
對比原版,驚豔程度也是直線下降。
其他的女性角色,妝造其實能看出用心,但是奈何妝容和模樣,實在是有點無法忽視的網紅感,所以真的讓人很難誇出口。
翻拍之作,有老版珠玉在前,而且故事大家基本都了解,所以難免注意力會放在服化道和演員演技上。
小成本網劇,服化道能做到如此,已是用心且不易了;田曦薇、敖瑞鵬一個 25 歲一個 27 歲,年輕演員的演技也達到了及格線。
隻是,二十年前,同樣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同樣是一批 20 歲出頭的演員,他們交出的答卷,分數卻不是這樣的。
——我是難以複刻的分割線——
著名的化妝藝術家楊樹雲老師,也就是經典的 87 版《紅樓夢》的化妝師,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爲影視作品做的造型,基本上都獲獎了,隻有兩個沒有獲獎。
一部電視劇是《上錯花轎嫁對郎》,一部是劉曉慶版的《武則天》。
《上錯花轎嫁對郎》在籌拍的時候就經費緊張,楊樹雲進組做造型時,還以爲來了什麽草台班子,因爲劇組是真的太窮了。
可就在這種情況下,楊樹雲還是按照不同的角色性格,設計了不同的妝造。
比如黃奕飾演的李玉湖,一般步搖成對插,但是楊老師給她插在了一側。
楊老師說:" 這樣打破了人物造型的平衡感,給人以不穩定的感覺,李玉湖的性格正是活潑好動,而且她行事不按規矩出牌,不是那種恪守陳規、低眉順眼的乖乖女。"
而小李琳飾演的杜冰雁,家庭富庶,金銀首飾更多,盤發端莊溫婉,很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除了雙女主的造型用心,其他的角色也沒有含糊。
涓子飾演刁蠻小公主,來到軍營後卻沙溢飾演的副将一見鍾情,沙溢經典露屁股名場面也是在這一段。
小公主的妝容一直都是偏濃豔挂,給人一種富貴花的雍容華貴之感。
千人千面,因人而異,這是當時市場環境下,拍劇集的基本要求。所以後來楊樹雲老師去了港台拍戲,頗爲震驚,感歎好多劇從頭拍到尾,演員的妝發服飾竟然可以沒什麽變化,所有的場景居然可以都是攝影棚弄出來的。
不知道現在打開電視的楊老師,會不會同樣震驚。
二十年過去了,服化從頭到尾沒什麽變化的劇,一抓一大把;棚拍或影視城拍攝早已成爲常态,反而當初最常見的實地取景,倒成稀罕了。
《上錯花轎嫁對郎》是在 2000 年開拍的,當時根據瓊瑤小說改編的《情深深雨濛濛》、韓劇《藍色生死戀》等大行其道,占據了市場大半壁江山。
導演張子恩不服 " 我們爲何要把我們自己廣闊的市場拱手相讓呢?",這才開始籌拍這部劇。
當時,有某歌星跟張導說,她可以拿 200 萬,條件是她來演一位重要角色,投資方想讓這位歌星飾演女主角李玉湖。
這二百萬相當于當時總投資的三分之一,是劇組很難拒絕的誘惑。但導演張子恩不同意帶資進組,堅持讓黃奕主演李玉湖。
爲了節省經費,劇組是到各個高校去挑選合适的演員。
出演這部劇時,黃奕 23 歲,小李琳 20 歲,聶遠、沙溢都是 22 歲,甚至劇裏的 " 壞女人 " 小巧,也才 19 歲。
當時的沙溢還穩坐軍藝校草的位置,在挑選演員的過程中,劇方原定是他來飾演男主角齊天磊。
他爲了這個角色減肥,更貼合齊天磊病秧子的角色,但當時黃奕和聶遠正在戀愛,黃奕推薦了聶遠去演齊天磊,導演試過戲之後,也就如此安排下來了。
這樣一個年輕的班底,平均年齡才 20 歲,天賦和靈氣缺一不可,這才成就了經典。
而如今,20 歲的年輕演員們,能演出李玉湖靈動、杜冰雁妩媚的,又有幾人呢?
當初因爲劇組窮,也加上時代原因,武術指導沒有那麽專業,所以劇裏的一些打戲,都是聶遠自己設計的。自己摸索着對戲,經常被打到頭和臉。
黃奕說,當時導演告訴他們,說要真聽真看真感受。
所以,杜冰雁的小李琳有一場爬山的戲,因爲沒有武術指導自己心中又求逼真,就幹脆從山坡上自己滾了下來,幸虧沒受什麽傷。
當年那場淋雨後去仙女廟躲雨的戲,爲了等真正的大雨,劇組等了一周,拍這場戲時,所有出現在鏡頭裏的人,衣服都是濕漉漉的。
而《花轎喜事》裏,就連兩位主角新娘子,衣服都是幹爽的。
不是觀衆隻想守舊,不願包容,隻是忍不住唏噓感慨:二十年裏我們的技術飛躍性進步,年輕演員們更是如過江之鲫,世界變化本就如此,誰也阻擋不了時代浪潮的更替。
隻是,那在浪裏已經漸漸拍岸遠去、越來越稀缺的匠心與堅持,忍不住想回頭一望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