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 Ubuntu Touch,真的還有存在價值嗎?
如果有經常關注我們三易生活的相關内容,你可能知道,我們對于廠商給旗下老機型更新系統、固件的行爲,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不吝贊美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爲給上市多年的産品推出新版系統這件事,站在廠商的角度來說,基本可以說是 " 純虧 " 的。一方面,這些已經發布四年、五年,甚至更久的機型,本身的存世量可能就不會太多,所以就算廠商辛辛苦苦給它們推了系統更新,很多時候這些機型早就已經躺在用戶的櫃子裏 " 吃灰 " 了。因此新版系統大概率并不能換來更長的用戶使用時間,也就很難給廠商換來什麽實際的利益或者多大的口碑提升。
但另一方面又确實不能否認,有些老機型即便已經推出多年,但它們的性能、功能可能未必就非常落伍,特别是對于某些曾經擁有獨特設計的旗艦産品來說,更新了新系統往往就意味着它們重新得到了更好的軟件兼容性。再加上其本身難以取代的一些硬件特質,有時候還真就能讓它們重新 " 煥發第二春 "、再次變得值得日常使用。
然而給老機型更新系統,并非一定都是好事
不過請注意的是,在以上的這些例子當中,我們所稱贊的 " 老機型系統更新 " 其實有兩個大前提。
其一是相應機型本身的規格其實不低,哪怕多年之後依然具備一定的、甚至是無可替代的實用價值。比如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像 LG 的一些 HiFi 手機、雙屏旗艦機,雖然《○神》估計是沒法玩了,但更新系統後玩玩一般的遊戲或者拿來聽歌看視頻,依然還非常好用。
另外一點,就是這些新版系統本身要有足夠優秀的性能和功能設計,也就是不能 " 爲了新而新 "。不妨設想一下,如果系統版本更新後,結果手機反而變卡了、原有的招牌功能也不見了,那還有誰會願意用呢?
是的,這正是我們在看到 Ubuntu Touch 操作系統最近剛剛推出的新版本後,第一時間産生的想法。
盡管想法曾經很好,但起步就已經注定了失敗
Ubuntu Touch 是什麽?其實它原本是桌面操作系統 Ubuntu 背後的 Canonical,針對智能手機研發的一套跨平台操作系統。
必須要指出的是,Ubuntu Touch 最早公布的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微軟還在搞 Windows Phone、蘋果還沒研發出 64 位 CPU(也就是 A7)的時候,也就是差不多 10 年前。
在那個時候它的理念絕對是非常超前,因爲它不僅僅是打算把原本爲桌面 PC 設計的 Ubuntu 系統移植到手機上,并爲其設計一套全新的觸控界面,而且更亮眼的是,早期的 Ubuntu 系統還打算最早在手機上實現 "PC 模式 "。也就是當用戶将手機連接到大屏顯示器上的時候,系統界面會自動切換成 PC 版 Ubuntu 的界面,甚至此時所有的 APP 也都會自動切換成 PC 版的排版,真正給用戶以 " 在手機上運行 PC 操作系統 " 的使用體驗。
可如果就此以爲 Ubuntu Touch 是一個先進的、曾經很有進取心的操作系統,那麽我們隻能說,你可能确實是太高看他們的技術實力了。
從現有的相關資料來看,Ubuntu Touch 的失敗幾乎是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的。因爲雖然起步很早、功能規劃看似很超前,而且早早就支持了 ARM 和 x86 兩種指令集的硬件。但是 Ubuntu Touch 不知爲何,完全沒有跟上智能手機行業在 2013 年開始的 64 位風潮。
時至 2023 年,初代一加手機依然被 Ubuntu Touch 的官網作爲 " 推薦設備 " 之一
請注意,我們說的是 " 完全沒有 ",并且這可不隻是因爲 Ubuntu Touch 在最初的版本裏隻能支持 32 位處理器,而是直到很多年之後,它依然無法适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 64 位架構。
是的,即便到了 2023 年、剛剛發布的最新版本,Ubuntu Touch 官方适配的機型依然有很多是 32 位時代的上古機型。事實上,它迄今爲止能夠兼容的最 " 新 " 平台,也不過是 2020 年的入門級 5G SoC 骁龍 750G。
Ubuntu Touch 已經沒有了意義,何必還要堅持
那麽這意味着什麽呢?一方面由于長期沒能搞定對主流硬件的兼容性,Ubuntu Touch 這個看起來很美的操作系統幾乎從來就沒能獲得主流廠商的支持,一直隻能活在小衆的 " 刷機愛好者 " 圈子裏。
在本就低性能的硬件平台上,用虛拟機 " 兼容 Androd" 的體驗可想而知
而且因爲(它能兼容的)硬件平台性能普遍嚴重不足,所以導緻其預想的所謂 "PC 模式 " 最後根本就無法實現,甚至很多原生的 Linux 軟件都不再支持這套系統,逼得 Ubuntu Touch 最後反過來不得不宣布 " 兼容 Android",基本在軟件生态上就成了個笑話。
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正是因爲長期都隻能兼容一些硬件配置極爲古老的機型,所以也直接意味着這套系統不僅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毫無使用價值。而且哪怕是站在整個行業的角度,它也完全算不上有提供什麽正面意義。
畢竟這樣一個小衆的、純粹隻能依附少數 " 古董手機 " 生存的操作系統,早已不可能激起任何開發者的商業興趣,以至于它無法創造出新的軟件生态。而且因爲兼容的機型普遍都過于老舊和低配,還導緻它幾乎不可能誕生出什麽有意義的系統優化技術創新。
即便是算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由于 Ubuntu Touch 實際上并不能兼容絕大多數三四年前的、至今尚有一定使用價值的機型,所以它也起不到給大多老手機 " 續命 " 的作用。
曆數所有 Ubuntu Touch 官方兼容的設備,幾乎看不到三年内的機型
換而言之,曾經那個看起來很美好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項目,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小衆自嗨的封閉圈子。它拒絕接受行業的新變化,自身也不能提供任何新的啓發,更沒有被投資或合作的價值,實際上就連 Canonical 也已經對其失去耐心,并扔給了民間論壇管理,幾乎相當于是不聞不問了。
如此一來,至少在我們三易生活看來,現在 Ubuntu Touch 與其說是一群人還在堅持着往日的 " 情懷 ",還不如說其實隻是毫無意義地在白白地浪費着精力和财力,拖累着它爲數不多的支持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