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廣發證券公告禁止融資買入證券用于償還融券負債後,1 月 19 日,中信建投與山西證券也發布了相關公告。
1 月 9 日,廣發證券公告,爲加強風險管理,防範兩融業務風險,公司決定禁止融資買入證券用于償還融券負債,即信用賬戶中現券持倉少于融資合約數量時不允許現券還券。本次調整自 2024 年 1 月 15 日起生效。
《每日經濟新聞》曾首發進行報道,此舉是廣發證券爲了響應風險管理及繞标套現等不當交易的要求。彼時,廣發證券投資顧就向記者說道:" 用融資買入的股票去還券,會隻剩下融資負債與自由支配的現金,變相地達到了取現的目的,所以現在出了限制政策。"
記者注意到,近期市場對于融券制度頗爲關注。就在 1 月 19 日,證監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機構司司長申兵就對于融資融券新規實施效果進行了評價。
中信建投、山西證券跟進
1 月 19 日,中信建投宣布新規:爲加強融資融券業務風險管理,自 2024 年 1 月 22 日起,将禁止投資者通過融資買入的證券償還融券合約。敬請廣大投資者及時關注負債償還規則變化,并做好投資安排。
同日,山西證券也明确表示:爲防範兩融業務風險,決定禁止融資買入的證券用于償還融券負債,即僅允許使用信用賬戶内該證券總持倉數量超出融資買入持倉數量的部分償還相應融券負債。本次調整自 2024 年 1 月 22 日起生效。
其實,早在 2021 年 8 月,監管就曾發布重要文件,重拳出擊,打擊 " 兩融套現 " 行爲。該文件指出,部分投資者利用融資融券交易套現,實施繞标、融資等行爲,刻意規避監管要求,擾亂交易機制,違背業務本源。證券公司作爲融資融券業務的組織者,要切實承擔主動管理職責,強化風險監測監控,切實維護市場秩序。此後,各家券商逐步清理存量業務。
比如,2022 年 8 月,東方證券就曾發布加強對 " 兩融套現 " 行爲管理的公告。東方證券表示,若發現投資者在信用賬戶中存在 " 兩融套現 " 異常交易行爲的,根據《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融資融券合同》第四條、第五條、第二十八條、第五十五條等,公司有權對投資者采取拒絕委托、取消授信額度、拒絕展期申請、限制普通買入、要求提前了結融資融券負債、強制平倉等措施。
再如,2023 年 9 月,華福證券也對融資融券業務負債償還規則進行調整,其中關于融券負債還券規則與此次廣發證券、中信建投和山西證券相同。即投資者不能使用融資買入的證券歸還融券合約。
融券餘額較新規實施之初降幅達 23.4%
1 月 19 日,有市場消息稱," 在接受監管機構窗口指導後,中信證券已暫停對部分客戶的融券業務,并提高機構客戶的要求門檻 "。對此,中信證券對外宣稱,目前沒有接到相關通知。
1 月 19 日下午,證監會機構司司長申兵在新聞發布會上也通報了融資融券新規後的實施情況。
申兵表示,融資融券制度推出 10 餘年來總體保持平穩運行,在促進價格發現、平抑市場波動、抑制 " 炒新 " 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前期限售股出借融券問題引發市場關注,爲維護市場公平,打擊各類不當套利行爲,證監會加大了對限售股出借融券的監管力度。2023 年 10 月,發布通知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員工通過參與戰略配售設立的專項資管計劃出借證券,并适度限制其他戰略投資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 新規發布後,證監會通過加強穿透式管理、現場檢查、監管處罰等方式督促證券公司嚴格落實新規要求。總體看,政策落實效果符合預期。截至目前,融券餘額較新規實施之初降幅達 23.4%;戰略投資者出借餘額降幅更大,達到 35.7%。此外,新規發布後存在高管戰略投資者的新股上市,上市初期均未發生出借,說明新規的落實效果是良好的。" 申兵說道。
據了解,下一步,證監會将按照高層會議要求,全面強化穿透式監管,壓實證券公司責任,督促證券公司按照 " 看不清,不展業 " 的要求,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爲和交易目的的穿透式管理,嚴禁參與違規或爲違規提供便利,切實提高業務水平。另外,申兵也表示,證監會将始終堅持投資者利益優先原則,強化監管執法,從嚴查處違法違規行爲,歡迎市場各方共同監督規定執行。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