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這裏是 S.
- 本期主題 -
我們該在意明星學曆嗎?
昨天,# 白鹿學曆 # 登上熱搜。原來,白鹿學曆也不高。
起因是,白鹿老闆于正在微博跟網友吹牛,聲稱他的公司歡娛隻有學霸沒有文盲。
于是,網友扒出,白鹿畢業于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的常州旅遊商貿分院。這所學校以前是中專,後來升大專。
本來,網友扒出這件事,是想打臉于正。
還好,白鹿在采訪中說過,自己讀的是 3+2 五年制大專,也就是 3 年中專,2 年大專。沒有刻意避諱或者吹噓學曆。
面對白鹿這種在網友眼中毫無含金量的學曆,熱搜微博下的評論卻意外和諧,一緻支持白鹿。
" 文憑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 "
" 人家做好本職工作就行,管學曆幹嘛?"
" 這熱搜絕了,學曆歧視?"
微博廣場上有位網友說得好," 讀過書的人嘲笑别人讀書少,這書也是白讀了。"
奇怪的是,前幾天,你們不是這麽說的啊!
明星學曆低,
到底礙了誰的眼?
中國人義務教育普及晚,不少 80 後 90 後都沒有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學曆不高,傳聞微博本科率 3%。
自己得不到的學曆,自然是稀罕的。加上中國人向來尊重讀書人,大部分人多少有些學曆崇拜,學曆這件事一直是熱門話題。
白鹿事件證明,大家鄙視無差别攻擊别人學曆。
白鹿沒有因爲學曆鬧出什麽笑話,我們就無法判斷她的文化水平。
大家在乎的不全是明星學曆程度,而是文化程度。
學曆可以 " 買 ",文化卻是人的第二張臉,藏不住。
這不,最近的熱詞" 絕望的文盲 "就是态度。
這個詞來源于電影《無名》發布會。
發布會上,記者問主演王一博怎麽理解片中的角色,其實隻要他随便扯幾個演員的性格特質以及角色成長,一切就過了。
可一向話少的王一博硬是一句話也沒說,直接拒絕," 這個我确實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你。"
其實我們也沒指望演員用多麽精确層層遞進的語言來描述這個角色,但,連簡單的兩句話或幾個詞都給不出來,不禁讓人懷疑,他演戲的時候,是不是壓根沒理解過這個角色?
AI 演技我們也見怪不怪,可,腦子理解身體表達不出來,和腦子都不理解,是兩種狀态吧?
這兩者之間的距離,遠不止演技,更不是觀衆給機會就能彌合。
于是,央視公衆号發文《絕望的文盲,能演好戲嗎?》,批評一些演員 " 文化儲備不高、腦袋空空,劇本讀不明白、角色無法理解 "。
" 絕望的文盲 " 一詞,因爲形容過于準确,态度過于鮮明,迅速走紅。
像這樣因爲無法面對采訪而感到 " 絕望 " 的明星,還有很多:
記者問趙露思 " 演員是什麽 ",其實是想問她怎樣理解演員在一部戲裏的作用。
或者她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回答,可惜她壓根就沒想着去理解。
還是這個問題,劉浩存壓根不敢答,連聲問 " 這裏會播出去嗎?"
這些年,明星的學曆的确在持續走低。
去年,# 内娛男女團學曆表 # 登上過熱搜,當時,絕望的還不是文盲,是我們這些内娛觀衆。
大家絕望地發現,這一屆愛豆,學曆下滑豈止嚴重,簡直可怕。
超女時代大部分選秀偶像都是專業藝術院校本科畢業,雖然出身草根,學曆并不低。
這一代流量愛豆裏,攤上個本科都能讓粉絲吹好久。火箭少女裏,11 個人隻有 6 個本科學曆,其中 2 個還是花錢就能買的成人自考,還有倆小學畢業,傳說中的 " 九漏魚 "。
時代少年團裏七個人有六個考上本科,粉絲敲鑼打鼓慶祝,可長臉了。
要是自家哥哥學曆拿得出手,那得自稱 " 内娛文化科 ",赢麻了。
也不能怪這些粉絲,粉上一個水平低的愛豆,真的心驚膽戰,壓根想不到會栽在什麽地方。
你能想到,外表氣質高貴的劉詩詩,會把 " 沮喪 " 念成 " 且喪 " 嗎?
你能想到,楊洋回答記者 " 爲什麽不穿花襯衫 " 時,會把 " 駕馭不了 " 說成 " 駕權不了 " 嗎?
你能想象,楊洋聲稱自己喜歡奇數,舉的例子卻是 "10、30、50" 嗎?
王一博不會寫 " 到此一遊 "。
聲稱湖南是座城市。
蔡徐坤把旗艦店讀成旗 xian 店。
雖然日入 208,卻不認識 " 沮喪 ",沒去過 " 旗艦店 ",拿湖南當城市,這就是明星們藏不住的文化程度。
沒啥文化也就罷了,偏偏學霸人設在内娛百試不爽,明星們 hello Kitty 也想山中稱大王。
裝的終究不是真的,于是紛紛翻車。
比如,靳東的數學諾貝爾獎,馬思純的張愛玲語錄解讀,翟天臨的論文造假。
他們真的害人不淺。
靳東馬思純以後,沒人再敢相信明星的愛讀書人設。
翟天臨以後,大學生們寫畢業論文都困難了許多,連實打實的學曆都不敢再信。
比學曆程度更重要的,
是文化程度啊!
其實,放眼全球娛樂圈,明星們整體學曆水平都不算高。
畢竟這個行業太具有偶然性,能不能紅不僅看實力,更看命。高學曆人才憑借自身學曆和能力,大部分下限都不低,不願意投身這種行業。
再加上,大家都聽信張愛玲的 " 出名要趁早 ",很多愛豆十幾歲就去韓國做練習生,參加各種選秀,一心一意出名,沒空學習。
好不容易成名後,又要忙着撈快錢,再加上位置高了會飄,還有粉絲保駕護航,更沒必要學習。
可怕的不是他們放棄高等教育,而是徹底放棄學習。
王寶強 6 歲開始練武,沒讀過什麽書,但他有自知之明,進劇組至少做到随身攜帶字典。後面他塑造的各種角色,也從結果說明,他一直在精進自我。
郭麒麟初中畢業,學曆也不高,卻憑着深厚的文化儲備成爲娛樂圈的 " 文化人 "。
大家欽佩的,不僅是他在綜藝節目中展現的詩詞儲備、計算能力,更是他待人接物上的謙遜有禮。
而一個人,隻有不斷學習,見過更廣闊的世界,才有可能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從而變得寬容、謙遜。
" 明星認錯字 " 的新聞多了,後果很嚴重,不止是讀不懂劇本這麽簡單。
我的鄰居前幾天還跟我傾訴了這類煩惱,她女兒正讀五年級,該讀書的年紀卻無心讀書。
問她長大想做什麽,她振振有詞," 人生不是隻有讀書這一條路,我長大想當明星,不需要讀書。"
媽媽說給人當偶像也要有文化,她舉出一系列沒文化的明星做例子,噎得媽媽啞口無言。
内娛的畸形,不僅僅在于一群不會演戲的流量明星,不僅僅在于一堆粗制濫造的古偶。
更在于,那些毫不費力就能拿到的日薪 208 萬,那些無德無能卻用最少的付出拿到最多收獲的所謂青少年偶像。
成年人再怎麽不屑一顧,也無法改變這些明星的高關注度,他們呈現的世界,是青少年眼中 " 不必付出也有收獲 " 的夢幻未來。
很可惜,這個畸形小世界,就是會影響青少年們的人生觀。
我們以爲可以選擇沉默,放棄内娛還有大好天地。
我們想不到,無形之中,也把未來的世界,拱手相讓。
文字:S | 圖片出自:網絡
當偶像,
也得有基本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