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經營的國際化、管理的柔性化和組織機構的扁平化是企業所面臨的挑戰,這就要求企業要有高素質的人才與之相适應,人力資源體系将成爲企業維持競争優勢的重要戰略資源。因此企業對管理培訓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相關數據顯示,預計 2025 年中國企業培訓市場規模将突破 9000 億元,中國企業培訓行業呈現出高速增長态勢。
近期,騰訊 < 發現教育新勢力 > 項目組與博商管理科學研究院創始人、院長曾任偉展開對話,了解在企業數字化學習趨勢下,企業培訓行業如何挖掘新的藍海市場。
博商管理科學研究院創始人、院長曾任偉 01
17 年磨一劍
平台型模式破局企培行業難點
理工科出身的曾任偉,大學原本報考的是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後機緣巧合下進入一家企業作爲儲備幹部,因此開始接觸管理學;随後進入管理咨詢機構工作多年,積累了大量的管理經驗和培訓能力。" 後來我在想,有沒有機會自己做一家企業,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産品和經營,想清楚之後就決定離開公司開始創業。" 曾任偉說到。
由此,博商管理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 " 博商管理 ")于 2006 年成立,名字取自 "博學笃志、商道弘毅 "。" 一群有超越利潤追求、堅持商業正道、堅持相信科學管理的力量的老闆,才是我們想要培養的。我們有幸培養他、陪伴他成長,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曾任偉說道。與傳統的 EMBA 課程不同,博商管理的焦點是在企業家本人身上。" 因爲我們自己本身是做管理咨詢出身,基于對中小企業主需求的理解來完成博商的産品設計與師資團隊篩選,我們的創業始終堅定一個方向,以幫助他背後企業成長的方式來培養企業家。"
發展曆程
作爲一家已經擁有 17 年發展曆史的企業,博商積累了對中小民營企業群體的長期洞察,建立起民營企業服務所需要的資源生态和品牌影響力,并成爲其發展的巨大優勢。至今博商管理已經成爲擁有 1400 人左右的頭部企業培訓機構,整體上分爲了前台和中後台,前台包括了産品部門、導流部門、轉化部門、交互部門及客群管理部門;中後台包括了數字化、人力資源、品牌等部門。曾任偉表示:" 我們希望能夠在前端的組織結構設計上,保持他們的靈活性,基本上都是采用分公司或者事業部的方式獨立核算,讓他們自主決策去做調整,在一個小閉環裏面完成整個的流量增長。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做到大中台小前端的組織結構形式。" 當前博商管理已經在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東莞等 12 個重點城市設立了直屬教學中心,網絡效應初具規模。
直屬教學中心分布
企業培訓機構 " 規模小、數量多、良莠不齊、相對混亂 ",已成爲當前企業培訓市場的主要難點。面對當前的環境,博商管理試圖打造一家類 " 貝殼 " 邏輯的平台型企業,利用自身的品牌、流量、自有師資、産品打造的規模、IT 系統等優勢,去賦能行業中區域性或者産品型的公司,使其在整個生态中獲得更加良性的生存環境。
02
民營企業家群體巨變
博商管理疫情三年逆勢突圍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民營企業家這個群體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爲擁有多年企業培訓經驗的曾任偉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其中的巨變:" 我從 2006 年入局到現在,确實明顯感受到客戶群體發生了變化,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人群發生了變化。以前參與培訓的企業家是以制造業的人群爲主體,實體企業占百分之七八十,在之前的培訓中很少看到從事服務業的管理者來參加。但現在情況可能要颠倒過來,大概百分之七十的企業都是從事服務業。同時參與培訓的群體也在逐漸年輕化,對學曆的訴求也有所降低。第二,對社群的關注發生了變化。老一輩的企業家參與培訓時,對社交關系非常看重,但是新生代的企業家,對課程的實用性會比以往有更高的要求。第三,對學習的态度發生了變化。老一輩的企業家參與培訓,當時的經濟環境更爲寬松,收入和時間都比較多,所以他們會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但新生代的企業家目的性會更強,學習就是學習,需要拿到自己的目标結果。"
面對當前用戶群體的變化,同時爲了滿足行業的多元化需求,博商管理對其授課内容以及授課方式進行了升級。
授課内容方面,采取了外部爲主、内部爲輔的師資結構。優質的師資資源保證了教學能力和質量,頭部的名師和 KOL 不僅可以在這裏有很高的收入保證,其後台還設有一個幫助老師叠代内容産品的團隊,不僅能夠保持内容生産的活力,同時也爲後續老師的個人生存發展提供了可靠保證,博商管理在行業中的口碑也成爲吸引名師講師的重要一環。
名師團隊
實戰課程
授課方式方面,博商管理構建了一個蜂窩式的客戶關系結構,即博商管理與客戶的連接,首先産品部和招生部會長期服務客戶,同時教學部和教練部也會和客戶保持高頻互動,由此形成了一個多維度的連接關系。憑借數字化平台的加持,産品部門可以通過各個渠道接觸收集到客戶的需求信息,從而更好地叠代内容産品、貼近用戶,打造出一條完整的企培行業産業鏈,持續助力客戶企業成長,爲學員提供陪伴式資源整合服務。
過去疫情的三年,對于整個經濟環境都造成了嚴重影響,企業培訓行業更不例外。曾任偉不禁後怕:" 回顧這三年來看,我們真的是吓出一身冷汗,因爲在 2019 年的時候,博商管理幾乎是一家純線下的公司,同時我們線下的布局還特别重,不同于其他教育機構,我們的辦公和交付場地基本上全部自有,并分布在裝修好的寫字樓裏,因此我們受沖擊是最大的。但幸運的是我們從 2018 年開始布局短視頻領域,今年我們線上的産品大概占了總營收的一半。我們很慶幸找到了一個符合當前目标客戶的學習方式,營收也有比較大的增長,收入大概是 2019 年的 5 倍左右。" 在他看來,知識付費這件事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邏輯,好内容越多,那麽消費者就會越多;同理消費者越多,内容提供者的動力就越強。
03
堅持客戶價值
畫出一條可持續增長的曲線
大環境在變,用戶需求在變,當前的整個市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整個企業培訓賽道也将迎來一次變革,迎接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在曾任偉看來前路依然樂觀:" 當線上學習成爲首選,行業就會迎來一次集中化的過程,因爲線上規模優勢很大,網絡效應會很明顯。我覺得最多三年,企業培訓行業就會有一次行業再集中的過程。" 他預測,未來三到五年之後,企業培訓市場還能夠保持 17~20% 左右的增長。爲了抓住行業發展的機遇,博商管理制定了三大未來方向:打造私域主戰線、重倉視頻号、實現大客戶服務。
關于私域建設,博商管理首先進行了微信全生态的布局。其投放負責人表示," 通過對曆史轉化人群的洞察,我們發現企業管理者進行企業培訓的決策大多以自發性爲主,因此在選擇培訓機構時非常依賴官網、官方公衆号等渠道作爲查詢和了解信息的主要路徑,所以博商管理非常注重官方渠道的建設,包括公衆号、視頻号和小程序等微信産品的聯動和生态打通。" 而在廣告投放方面,博商管理團隊表示,跟騰訊廣告的合作很有 " 安全感 "," 在騰訊廣告的投放,一旦起量後續效果會趨于平穩,這是騰訊廣告的重要特點,穩定性極強。"
微信布局
2023 年,博商管理将大力發展視頻号。曾任偉表示,"企管類的知識付費的産品跟視頻号是一個天然良好的融合體,未來視頻号将會是行業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及知識付費的重要賽道,我們也希望能在視頻号上與騰訊廣告加強合作,不斷打磨産品、鏈路等等,形成一個‘内容 + 直播 x 廣告’的結構邏輯。先把内容做好,然後通過内容把直播的能力提起來,再通過廣告投放做一個指數級倍增,形成一套邏輯與體系,這也是我特别期待能夠跟騰訊廣告形成的合作格局。"
博商營銷負責人表示,目前博商在騰訊廣告視頻号主要進行課程直購的投放模式,以名師 IP 吸引用戶關注,以紮實的精品課程促進線上轉化。在投課程爲不同價格區間,覆蓋不同需求的用戶群體,并逐步在線上建立起品牌商品矩陣。
" 教育培訓這個賽道,真的是人間正道是滄桑。創業 17 年以來,你會看到有人借助一個新的營銷手段起得很快,這個營銷手段失效了它又會掉下來;有人借助一個大 IP,但當 IP 出現問題時他也會掉下來了……所以當看過這些起起伏伏之後,我覺得隻要堅持客戶的價值創造,堅持做教育本身的本心,哪怕辛苦一點,成長慢一點,但總有機會畫出一條可持續增長的曲線。"
2023,騰訊學堂、騰訊廣告、騰訊教育、企業微信發起,芥末堆、黑闆洞察、桃李财經、36Kr、21 世紀經濟報道、多鲸資本、藍象資本見證助推的 < 發現教育新勢力 > 項目,在貼合教育發展政策趨勢規範下,以标榜教育新勢力力量,加速數字化轉型,深化行業創新,助推經濟高速增長。期待發現更多像博商管理一樣的教育新勢力企業。
# 發現教育新勢力 # 與博商管理攜手共領行業未來!推薦關注:
關注『黑闆洞察』後台回複【2022】或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多份教育行業賽道、投融資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