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關人員。在位時頭頂光環、容光煥發,那一旦退休,門前冷落鞍馬稀,心理落差很大。延遲退休就像興奮劑,帶來的心理價值也是巨大的。
(2)領導人員。有權有勢有地位,這就是男人的荷爾蒙、女人的玻尿酸。在職時充滿了優越感,無形價值遠遠大于工資本身。
(3)事業人員。延遲退休五年,多領五年的高工資,退休金也相應提高;多發五年的職業年金,多發五年的住房公積金,裏裏外外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額外收益。
【二】三類人員期盼提前退休。
(1)私企員工。生活壓力山大,職場焦慮巨大,人到中年就面臨被裁員。不是他們不接受延遲退休,而是老闆不接受 60 歲的老員工。
(2)4050 人員。被人工智能、自動化、互聯網取代的普通崗位,一旦失業就再也無法就業了,連工作都找不到,還談什麽延遲退休?
(3)靈活就業人員。沒有穩定的工作,還要全額購買社保。延遲退休,多工作五年、多繳五年社保、少領五年養老金,經濟負擔加重。
(1)不要片面學習西方延遲退休的模式。有些 " 西式社保專家 " 聲稱:我們要進入發達國家,就要學習發達國家延遲退休的模式!普通民衆反駁道:在沒有建立完善的勞動保護和養老保障體系之前,不要片面學習。
(2)發達國家的社保和福利體系積累多年。比如,法國的養老金體系建立于 1946 年,已經運行了 77 年。我國的個人養老賬戶 1995 年才建立,家底薄,體系不完善。在沒完善養老體系之前不要實行延遲退休!
(3)發達國家的生活與工作區分的職場文化。發達國家的勞動保護體系經過多年鬥争已經比較健全,工會組織非常厲害。我們的職場文化是 " 單向奉獻 " 的文化,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長至少是歐美人的 2 倍,60 歲等于他們的 120 歲,憑什麽要延遲退休?
(4)發達國家的社會兜底措施相對較好。發達國家員工面臨的房子、教育、生育、職場、醫療、養老等壓力和焦慮比我們要小得多。在沒有完全養老體系之前,先不要着急推進延遲退休。
【寫在最後】養老體系應該一視同仁。2014 年之前,機關事業人員是不繳社保的,2014 年後從企業人員繳納的社保基金大池子裏領取養老金。機關事業人員滿 30 年工齡可提前退休,企退人員作爲養老基金的主要貢獻者,也想享受滿 30 年工齡提前退休待遇,不知道可行嗎?
PS:多多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共同呼籲政策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