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龐華玮
編 輯丨姜詩薔
每逢節日長假到來之前,投資機構都要争議 " 該持币還是持股過節 "。
來自三方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中秋國慶長假前夕,過半私募計劃持股過節。
背後的邏輯是他們看好節後行情,認爲市場低位回穩,逐步反彈的概率較大。
但對于節後投資機會在哪裏,私募們則各執一詞,沒有形成多數人的意見。
三成私募看好前期調整較深的醫藥、消費、新能源等白馬風格闆塊;三成私募看好半導體、華爲産業鏈、計算機、信創等節前活躍的科技成長闆塊;兩成私募看好以 " 中特估 " 爲代表的低估值大藍籌;一成半私募看好年内震蕩偏強的煤炭、石油、黃金等強周期闆塊。
過半私募持股過節
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應該持币 OR 持股過節?
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55.41% 的私募認爲,市場已逼近底部,在可能的政策面利好下市場随時可能開啓反彈,因此選擇重倉或滿倉持股過節;
36.49% 的私募認爲,長假期間消息面及外圍市場不确定性較高,因此選擇保持中性倉位過節;
另有 8.11% 的私募認爲,市場弱勢尋底期仍未結束,因此選擇輕倉或持币過節。
私募節前的不同行爲,是基于對于國慶長假之後的 A 股短中期走勢的判斷。
私募排排網調查結果顯示,62.16% 的私募表示看好節後行情,認爲市場低位回穩,逐步反彈的概率較大;
31.08% 的私募表示中性,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認爲雖然市場下行風險有限,但返身向上仍面臨一定困難;
另有 6.76% 的私募表示謹慎,認爲市場情緒依舊低迷,節後市場可能繼續調整。
總體來看,對後市樂觀看法占了主流。
" 我們沒辦法說這個長假必然不會有新的擾動,但我們認爲在當下機遇已經顯而易見,适當承受一定的風險是值得的。" 正圓投資的相關投資人士表示,積極布局和把握機遇才是當下的正确抉擇。
其背後邏輯是,活躍市場疊加地産托底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打出,已牢牢夯實政策底部,經濟數據的回暖也爲市場企穩向好鋪平道路,在 9 月 21 日十年期美債利率在逼近 4.5% 的極值區域後,中美利差見頂回落的拐點也近在咫尺。往後看,基本面修複疊加利差回落雙輪驅動下,資金回流 A 股市場是大概率事件。
持同樣觀點的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指出,節後多方政策出台可能性較大,根據曆史數據表現持股過節勝率較高。
星石投資認爲,當前股市所處的宏觀環境在逐漸變好,把握中長期驅動來進行投資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而钜融資産權益基金經理袁美洋則持中性看法," 我們認爲這個情況下不宜重倉。"
其認爲,中秋、國慶雙節疊加,A 股連續 10 日休市,在目前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消息面尤其外圍市場不确定性高。此外,當前經濟新的驅動力方向不明晰,市場沒有明确的闆塊性機會,政策刺激效果持續性仍待驗證,向上空間仍然不足。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表示," 國慶長假期間我們會保持進可攻退可守的倉位,一方面可以緊跟市場的節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回避長假期間的不确定影響,我們還是希望把部分資金留給右側機會的到來。"
私募分歧後市機會
至于國慶長假後看好哪些方面的投資機會,私募的分歧則較大。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32.43% 的私募表示看好前期調整較深的醫藥、消費、新能源等白馬風格闆塊;
31.08% 私募表示看好半導體、華爲産業鏈、計算機、信創等節前活躍的科技成長闆塊;
21.62% 的私募表示看好以中特估爲代表的低估值大藍籌;
另有 14.86% 的私募表示看好年内震蕩偏強的煤炭、石油、黃金等強周期闆塊。
對于後市,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認爲,四季度大概率是行業輪動和風格切換的結構性行情表現,除了科技闆塊,低估值,業績穩定的白馬股以及經濟複蘇過程中的順周期行業估值修複依舊會存在表現機會。
星石投資則關注長期需求相對确定且具備一定成長空間的部分内需領域,如消費和醫藥闆塊,因爲這些闆塊的競争格局得到了大幅優化,在經濟相對低迷的情況下盈利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曆史最好水平,在弱勢下具備一定阿爾法,經濟好轉時也兼具彈性。同時,星石投資也關注創新領域。
順時投資權益投資總監易小斌認爲,在資金供給有限的情況下,市場更多地表現爲結構性機會。成長闆塊值得重點關注,特别是與華爲産業鏈相關的行業和公司,業績會逐步釋放,景氣度也得以維持。
此外,易小斌表示,曾經的熱門賽道,醫藥、消費和新能源等調整的時間超過兩年,下跌幅度巨大,對應的估值也偏低,随着經濟的複蘇,機會在逐漸來臨,彈性将會體現出來。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