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節點資本組,作者|一燈
2022 年,對于甯德時代而言,無疑是轉折一年。
新能源汽車下遊市場經曆起承轉合。從疫情封控供應鏈受阻,到解封後消費需求爆發,再到市場銷量整體增速放緩,車企之間出現二八分化,下遊市場的局勢開始變得撲朔迷離。
上遊锂業繼續烈火烹油。作爲新能源動力電池最爲重要的原材料,锂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蠶食着以甯德時代爲代表的中遊锂電池廠商們的利潤。與此同時,億緯锂能、中航锂電、欣旺達等二三線動力電池廠商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逐漸對甯德時代的市場地位形成一定威脅。
可以說,2022 年的甯德時代,其實面臨着毛利率與市場占有率雙雙收窄的挑戰。這些反映在資本市場上,甯德時代的股價在 2022 年整體下跌了約 33%。
但新能源汽車市場日新月異。此前一直在高位的锂價,終于在 2022 年年末出現下跌。下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争格局惡化,各廠商紛紛開啓價格戰。甯德時代乘勢推出聲勢浩大的 " 锂礦返利 " 計劃,通過鎖定下遊車企,以期鞏固自身在行業中的地位。
對甯德時代而言,來自锂價的成本壓力逐漸減小,但與此同時,最爲快速的增長期也正在流逝," 甯王 " 必須拿出更多絕招證明自己爲何爲锂電池之王。
毛利率回升,甯王終于松了一口氣
日前,甯德時代公布其 2022 年業績。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收達到 3286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52.07%;歸母淨利潤爲 307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92.89%。無論是營收還是歸母淨利潤,甯德時代依舊保持了 2021 年高漲的态勢。
甯德時代在營業收入上的高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能源動力電池裝機量的大增。韓國研究機構 SNE Research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爲 517.9Gwh,同比上升 71.8%。其中,甯德時代憑借 191.6GWh 的裝機量蟬聯全球第一,較上年 99.5% 的裝機量增長 92.5%,市場份額也從 33% 提升至 37%。
數據來源:北極星能源網
甯德時代在營業收入上的高增速,并沒有讓市場過分興奮。基于新能源汽車去年的火熱程度,市場對于甯德時代的營收表現早有預期。反倒是此前最被诟病的盈利能力得以修複,讓甯德時代松了一口氣。
公司全年毛利率爲 20.25%,較上年同期降低 5.03 個百分點。過去幾年,甯德時代的毛利率一直處于下滑趨勢中。從 2017 年至 2021 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爲 36.29%、32.79%、29.06%、27.76%、26.68%。對比可見,甯德時代在 2022 年的毛利率降幅已然是過去五年中最大的。
去年上遊锂價依舊高企,給中遊锂電池廠商帶來不小的壓力,縱使議價能力強的甯德時代也難以獨善其身。與此同時,随着下遊新能源汽車銷量不斷走高,中遊锂電池廠商們紛紛開始跑馬圈地擴張産能,由此帶來了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等成本的快速增長,進一步壓縮公司的淨利率。
出乎意料的是,甯德時代的盈利水平整體低開高走。具體來看,去年 Q4 成爲甯德時代盈利能力出現好轉的關鍵。該季度,甯德時代實現營收 1182.5 億元,同比增長 107%,環比則增長 21%;實現歸母淨利潤爲 131.4 億元,同比增長 61%,環比則增長 39%。
甯德時代Q4 盈利水平改善,則主要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該季度,公司實現毛利率 22.57%,雖然較上年同期減少 2.1 個百分點,環比則增加 3.29 個百分點。回顧甯德時代過去三年的毛利率,2019 年至 2020 年兩年間毛利率相對平穩,而 2022 年 Q1 公司的毛利率一度跌至 14.5%。可以說,随後三個季度,甯德時代都在努力保住毛利率。
2022 年,甯德時代的應收賬款與票據爲 614.9 億元,同比增長 69.37%;應付賬款與票據爲 2208 億元,同比增長 94.37%。甯德時代的應收賬款與票據依舊小于應付賬款與票據,且前者增幅不及後者。合同負債方面,甯德時代實現 224.4 億元,同比增長 94.45%。
綜合來看,甯德時代對産業鏈上下遊的議價能力依舊很強,手上也并不缺訂單。曾有媒體報道,甯德時代對于吉利等一起成立合資公司的企業會要求預付款,對于未建立合資公司的企業如蔚來等,則會事先要求準備一個預付款池,在池子裏按需扣款。
正因爲在行業内的強勢地位,甯德時代還能夠采用價格聯動機制,即将中遊锂電池的價格與上遊锂價挂鈎,把上遊锂價上漲的壓力傳導給下遊新能源車企,以應對锂電池廠商們都遇到的毛利率收縮難題。
锂礦返利,新一輪價格戰開啓?
如果說 2022 年的甯德時代着重保毛利率,2023 年的甯德時代則開始将重心轉移至市場占有率上。
今年 2 月,據相關媒體透露,甯德時代正面向下遊整車廠商們推出一項 " 锂礦返利 " 計劃。這一計劃的核心内容是,在未來三年,甯德時代爲下遊車企提供的一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锂價格以 20 萬元 / 噸結算。簽署該項計劃的車企,則需要将自身約 80% 的采購量交給甯德時代。該項計劃主要面向包括理想、蔚來、極氪等戰略客戶。
簡而言之,甯德時代正在對下遊車企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哪怕這樣的策略極大概率将犧牲掉公司此前頗爲看重的毛利率。
要知道," 甯王 " 此前在一衆整車廠商面前,爲了堅守自身的利潤空間,更多的是扮演一毛不拔的 " 鐵公雞 " 角色。不少車企都曾表露過對甯德時代的不滿,比如去年在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公然抱怨 " 給甯德時代打工 " 的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
不可否認的是,占整車成本可達到 40% 的锂電池,确實擠占了不少整車廠商們的利潤。2022 年," 蔚小理 " 三家新勢力的毛利率分别爲 10.4%、11.5%、19.4%,在扣除掉營銷費用等三費開支後," 蔚小理 " 基本上是賣一輛虧一輛。
眼見甯德時代如此強勢,下遊一衆新能源車企們紛紛開始自謀出路,要麽積極尋求二供(第二供應商),要麽自己親自下場造電池,以減輕對甯德時代的依賴。
去年 2 月,一則锂電池廠商的增資消息,引發行業内不小關注。欣旺達官宣完成 24.3 億元增資,增資股東中," 蔚小理 " 三家造車新勢力齊齊上線。此外,國軒高科、億緯锂能、蜂巢能源、中航锂電等第二梯隊等锂電池廠商在去年紛紛成爲整車車企的二供。苦甯王久矣的蔚來幹脆在去年 10 月成立蔚來電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電池。
除上述獲得二供機會的锂電池廠商外,比亞迪電池也憑借着自産自銷的一體化優勢,開始對甯德時代的市場份額造成沖擊。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數據顯示,2022 年,甯德時代在國内的市場占有率爲 48.2%,較去年同期下滑 3.9 個百分點。截至今年 2 月,甯德時代的市場占有率繼續下滑至 43.76%。
事實上,甯德時代在 2022 年正經曆毛利率與市占率縮小的雙重夾擊,今年的策略轉變則主要受兩大契機影響。
一方面,上遊锂價開始松動,讓甯德時代有了對下遊降價的底氣。
經過兩年的全球産能擴張,上遊锂礦锂鹽資源逐漸跟上下遊需求,曾經高不可攀的锂價在去年終于下滑。去年 12 月,國内電池級碳酸锂現貨與氫氧化锂現貨價格一度高達約 60 萬元 / 噸,截至 3 月 22 日,前者已經降至 28.8 萬元 / 噸;後者則降至 37.65 萬元 / 噸,其中電池級碳酸锂價格已經接近腰斬。
數據來源:生意社
甯德時代在 " 锂礦返利 " 計劃中将部分動力電池碳酸锂價格以 20 萬元 / 噸結算,便是預估上遊锂價有大幅下降空間。
另一方面,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增速開始放緩,甯德時代需要放棄此前的強勢地位爲下遊讓利以此保住銷量。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 1 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爲 33.2 萬輛,同比下降 6.3%,環比下降 48.3%。新能源補貼退坡影響頗大。2 月數據有所好轉,新能源乘用車國内零售銷量達到 43.9 萬輛,同比增長 61.0%,環比增長 32.8%。
但值得注意的是,乘聯會同時發布今年 2 月國内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 31.6%。一般而言,20% 的滲透率往往意味着一個新興行業增速變化的分界線。年初特斯拉大幅降價引發車企之間進行價格内卷,更多是在存量上互相搶奪市場份額,并未對整體銷量有大刺激作用。
如今,甯德時代甩出 " 锂礦返利 " 殺手锏,試圖用低價穩固下遊銷量,也勢必會對其他二線锂電池廠商造成沖擊。事實上,在甯德時代宣布這一計劃後,蜂巢能源便緊跟其後宣布降價 10%。随着上遊锂價大幅跌落,下遊銷量增速又不複往常,中遊锂電池廠商爲争奪市場份額陷入一輪價格戰已經是闆上釘釘。
周期困頓,甯德時代手裏還有幾張牌 ?
過去兩年,新能源産業的火爆,往往會讓人忽略,這其實也是一個強周期行業。強勁的市場需求疊加中上遊産能不足,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供需錯配,進而吸引無數資本湧入,造就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産能大擴張。
一旦上遊産能跟上,下遊需求又放緩,供過于求的情況下,整個産業鏈的市場競争格局也勢必将惡化。2022 年,新能源 ETF 累計跌幅已經超過 26%,二級市場對于新能源的看法也趨向于悲觀。
沒有行業的 beta,個股的 alpha 能夠支撐 " 甯王 " 走多遠還是未知數。但不可否認的是,甯德時代成爲當今的锂電池之王,有其過人之處。比如在當年押注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的磷酸鐵锂電池,又順勢綁定了特斯拉這個大客戶借助其銷量起飛。
在锂電池廠商競争格局惡化顯現出端倪時,甯德時代也着手進行了一些準備,對上下遊進行投資,通過一體化來緩解這種由周期帶來的困局。
此前,爲了保障上遊原材料的穩定供應,甯德時代對上遊正負極、電解液、隔膜等均參與布局,同時還參與更加源頭的锂礦、钴礦、鎳礦等投資。甚至在上遊設備的投資股東中也能看到甯德時代的身影,目前甯德時代便擁有先導智能 7.29% 的股份。
在下遊新能源車企方面,甯德時代則投資了哪吒汽車、阿維塔、極氪、北汽藍谷等。對于新能源汽車配件領域也有涉足,先後投資了上海拿森、國創中心、卡睿創新等。
不過,一體化路線也并非隻有甯德時代在走。作爲甯德時代頭号客戶的特斯拉,目前正在往上遊拓展自研 4680 圓柱電池。其他二線锂電廠商如欣旺達等也是一名投資大戶。說白了,這條産業鏈上誰都不想被彼此拿捏。
某種程度上,锂電行業與光伏行業很像,降本增效始終是第一要義。當技術突破不是實現降本增效的手段後,最後就會淪爲拼價格、拼産能的内卷把戲。這個過程中,輸家可能會被掃地出局,而赢家也必須忍受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煎熬。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