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參與,這場所謂的全球性 show,會淪爲一場地方性鄉村活動。" 歐洲汽車媒體忍不住諷刺歐洲本土車企在巴黎車展上的表現。
統計數據,7 月份,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榜(單一品牌,非集團公司 ) TOP10 中,除了比亞迪銷量在快速增長,其餘品牌銷量都在下滑,而且是同比、環比雙雙下滑。
對于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車的表現,海外媒體不吝啬贊美之詞,那麽,它們有從全球汽車巨頭手中奪取一些市場份額嗎?
0
1
中國汽車巨頭大漲、國際巨頭小跌
從數據上來看,情況似乎是這樣的。根據公開的數據,2023 年全球銷量第四、營業額第三、利潤率驚人的 Stellantis 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的銷量下降了 18%;其中,第三季度銷量下降 20%,淨利潤下降 27%,呈現出逐步下降的趨勢;Stellantis 在歐美市場又開始了裁員降本的模式。
全球第二大汽車集團大衆也好不到哪裏去,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銷量下降 2.8%,看上去跌幅并不大,但營業利潤同比減少 20.5%;其中第三季度銷量跌了 7.1%,營業利潤同比下降 41.7%。
爲降低成本并提高競争力,大衆汽車計劃關閉 3 家位于德國的工廠并裁員數萬人,這是大衆曆史上首次關閉德國工廠。當然,工人們也在罷工抗争。
一直被視爲穩健代表的豐田汽車集團也頂不住了,今年前三季度銷量微降了 2%,但第三季度降幅進一步擴大至 4%,9 月份更是同比下滑 8%。
由于市場環境的不确定性,豐田汽車決定下調 2024 年的全球銷量預期,從原本的 1095 萬輛下調至 1085 萬輛。
經營業績所受影響更大,今年第三季度豐田的營業額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55%,至 5737.7 億日元。
與 " 全球三大 " 衰退相比," 中國三大 " 汽車比亞迪、奇瑞、吉利卻大幅增長,今年前三季度的銷量增幅都在 30% 以上,增量超過了豐田、大衆們所失去的銷量;與此同時,利潤也水漲船高。
尤其在 10 月份," 中國三大 " 總銷量超過 100 萬輛,都快占據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了。
中國汽車品牌進步速度如此之快,英國《金融時報》曾在《中國電動車能否引領全球汽車消費升級?》一文中憂心忡忡寫道:" 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未來五年内中國大概率會出現 3 到 4 家具備沖擊全球前 10 能力的中國品牌汽車企業。"
就在 2023 年,中國僅有一家比亞迪位居全球十強,還排在第九名;到了今年前 9 月,按單一品牌來計算,比亞迪已經躍居全球前五,其中在 8 月份更是超過了大衆、僅次于豐田品牌。
0
2
主要是中國市場此消彼長
中外汽車巨頭的此消彼長,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市場的影響。
根據中汽協數據,今年 1-9 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 1191.9 萬輛,同比增長 20.5%;市場占有率達到 63.8%,較去年同期上升了 9.2 個百分點,增長的份額大半被比亞迪、奇瑞和吉利拿走。
中國品牌所增長,幾乎就是外資品牌所失。
今年前三季度,德國汽車巨頭在中國市場降幅普遍高于全球市場。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大衆集團在華銷量爲 216 萬輛,比去年同期少賣了 23 萬台,同比下降 10.2%,降幅遠遠超過全球。
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更是連續 8 個月同比下降。
0
3
海外市場能多搶一些市場回來嗎?
全球一年的新車銷量約爲 9000 萬輛,中國市場再大,也不到 1/3,要成爲一個全球性的汽車企業,必須走出去。
也就是說,比亞迪、奇瑞和吉利爲代表的中國品牌車企,在沒有主場作戰的情況下,要從豐田、大衆、Stellantis" 虎口奪食 "。
從數字上來看,中國汽車走出去成績斐然。繼 2023 年以 491 萬輛的成績超過日本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大國後,今年 1-9 月,整車出口 431.2 萬輛,同比增長 27.3%。
以比亞迪爲例,今年前 9 個月的出口約爲 30 萬輛,僅占總銷量的一成多;在海外耕耘 20 年的奇瑞開始到了收獲期,一半的銷量來自海外市場。
海外市場不僅拓展了中國汽車的空間,更帶來了利潤。但中國汽車更多集中在規模小、利潤低的發展中的國家和地區。最大的海外單一市場俄羅斯 10 月 1 日起實施上漲汽車報稅的法令,意味着把中國汽車賣到俄羅斯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0
4
要成爲全球巨頭,必須在歐美市場立足
要成爲一個全球車企,必須要中美歐三大市場中的兩個擁有一席之地。
中國、美國和歐洲是全球最大的三個汽車市場。2023 年,中國國内汽車銷量 2518.4 萬輛(不含進口汽車),美國輕型汽車銷量 1560 萬輛,歐洲汽車銷量 1285 萬輛。中國、美國和歐洲的汽車銷量,占全球銷量的 60% 以上。
規模更大、利潤豐厚的歐洲、美國市場也是大衆、豐田的堡壘,正在對中國電動車築起了關稅壁壘。
當地時間 10 月 29 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消息稱結束了反補貼調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BEV)征收爲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
被抽樣的中國出口生産商将被征收以下反補貼稅:
比亞迪:17.0%
吉利:18.8%
上汽集團:35.3%
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 20.7% 的關稅。在提出個别審查請求後,特斯拉将被征收 7.8% 的關稅。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 35.3% 的關稅。
在此之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稱,自 9 月 27 日起,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将上調至 100%,這相當于将中國電動車出口美國之路給掐死了。
根據有關部門的預測,單純靠出口,中國汽車海外年銷量在 600 萬輛就見頂了,也就是在今年就飽和了。
所以," 中國三大 " 要從其它國際巨頭再搶奪市場,難度驟然增加,這不僅僅産品和技術可以解決,更涉及到地緣政治等因素。
當然,辦法也不是沒有的,但需要時間耕耘。
要在海外市場真正紮根下來,要永遠以客戶爲中心,将最好的産品與服務帶給客戶。中國車企不妨參考日韓車企在歐美的擴張之路,實現本地化生産,努力提供極具吸引力和成本優勢的産品。
要從中國汽車巨頭成長爲全球汽車巨頭,這是一個長期工程。
( 本文僅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DearAuto 立場。 )
———— END ————
法
律
顧
問
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李國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