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22 日訊(記者 陸婷婷)離島免稅業近日利好頻傳。今後,離島旅客可通過 " 擔保即提 "" 即購即提 " 方式提取購買的免稅商品。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在接受财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規則相比過去有進一步放寬優化,有助于将更多的消費留在境内。多位業内人士表示,該政策有望提振海南免稅消費并拉動銷售規模提升。
根據海關總署網站相關公告,自 4 月 1 日起,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增 " 擔保即提 " 和 " 即購即提 " 兩種提貨方式。
公告提到,離島旅客憑有效身份證件或旅行證件和離島信息在海南離島免稅商店(不含網上銷售窗口)購買免稅品時,可對單價超過 5 萬元(含)的免稅品選擇 " 擔保即提 " 提貨方式,可對單價不超過 2 萬元(不含)且在清單内的免稅品(包括化妝品、香水、太陽眼鏡、服裝配飾、絲巾等 15 個商品品種)選擇 " 即購即提 " 提貨方式。
使用 " 擔保即提 "" 即購即提 " 方式購買的離島免稅品屬于消費者個人使用的最終商品,應一次性攜帶離島,不得再次銷售。
允許 " 即購即提 " 方式提貨的離島免稅商品清單 圖源自海關總署官網
據記者了解,海南離島免稅提貨方式主要包括離島自提(在機場、火車站、碼頭指定區域提貨)、郵寄送達、島内居民返島提取等,三種提貨方式均需在離島後才能提貨。
而在新規則下,離島旅客對相關免稅品選擇 " 擔保即提 " 提貨方式,除支付購物貨款外,在向海關提交相當于進境物品進口稅的擔保後可現場提貨。
此方式下,所購免稅品不得在島内使用。旅客離島時需經海關驗核實物、購物憑證、本人證件信息等,存在 " 交驗免稅品已經啓用或已經消費 " 等情形,海關不予辦理離島旅客驗核簽章手續。
選擇 " 即購即提 " 方式提貨,離島旅客支付貨款後可現場提貨,離島環節海關不驗核實物。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向記者表示,以往的提貨方式雖有利于提高監管效率,但在消費即時性、便利性方面有所欠缺,如消費者行程臨時變動,則離島自提時間或地點也要随之調整。本次政策優化,提升了離島免稅的購物體驗,能夠進一步激發消費者的免稅購物熱情,促進海外消費回流,爲離島免稅整體市場的銷量提升乃至海南經濟的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目前,海南離島免稅經營主體包括中國中免(601888.SH)、王府井(600859.SH)、海南旅投、中服免稅等。今年春節假期,全省 12 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含免稅、完稅)共計 25.72 億元,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329%,實現 " 開門紅 "。
疫情過後,市場環境已發生變化," 海外免稅購 " 回歸背景下,投資者對離島免稅的業績能否 " 持續紅 " 頗爲關切。
在周鳴岐看來,随着出境遊逐步恢複,離島免稅面臨來自境外消費市場的競争,消費潛力能否釋放,一看政策層面相關免稅購物政策能否進一步放寬,二看商品價格有無吸引力。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記者,過去三年,經市場培育,消費者前往海南進行免稅購物的消費新模式逐步趨于成熟,在此背景下,盡管出境遊目的地國家持續開放,離島免稅市場承受一定消費分流壓力,但出境仍受制于個人經濟基礎、時間等因素,多數人的消費需求仍将在國内釋放,展望二季度,離島免稅仍有望呈現穩步提升的良好态勢。
談及未來海南離島免稅促消費的發力方向,付一夫表示,可着力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圍繞免稅購物鏈條上的各環節、從消費者的思維視角進一步優化購物體驗,建立健全包括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服務标準體系。未來,免稅商品品類應更多元化,同時加快完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和旅遊消費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更加合理化的規劃空間布局,持續優化倉儲物流、信息系統等方面設施建設,進而推動海南旅遊觀光、商務旅行與免稅購物更好地結合。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