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汽車降價浪潮下,不少消費者出現了圍觀的态度,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給出保價政策的車企,更多的是維持自身的利益,希望短期内可以消除客戶顧慮。
撰文丨 JR
責編丨 MANGO
設計丨 PinZow
要說近段時間汽車行業裏面最熱的話題,估計就是 " 降價促銷 "。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打響新能源降價第一槍後,湖北與東風系汽車品牌的 " 政企補貼 " 又掀起了新一輪的降價潮,并把降價的戰火從新能源領域引導了燃油車領域。這波降價潮波及的範圍之廣泛、降價幅度之大,是此前比較罕見的。
湖北這波降價潮的持續蔓延,也引發了汽車市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有的車企選擇跟風降價,有的車企則處于觀望之中,還有的車企選擇 " 我不跟,我還保價 ",推出限時保價政策來應對這波來勢洶洶的汽車降價潮。然而,這些保價政策究竟是爲了迎合消費者需求,還是另有隐情呢?今天轱辘哥就跟大家聊一下。
降價與保價各出奇招,誰是最大赢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 40 個汽車品牌通過官降、補貼等多種不同形式加入到價格戰中。從最初的東風系列車型大降價,"12 萬買雪鐵龍 C6" 的史詩級降價迅速掀起了一股銷售熱潮,再到上汽大衆、北京現代、長安汽車等車企,公布各自企業版的限時優惠促銷方案。更有車企打出了買一送一的口号,比如買 bZ4X 送威馳,買 ID.6 送朗逸等等,優惠幅度之大簡直前所未聞。
一邊是東風汽車、北京現代的降價大促,但另一邊,也有車企學起京東、淘寶之類的購物平台推出保價政策。理想汽車率先給出了 "90 天價保 " 政策,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購買一台理想的産品時可以享受到 90 天以内,若官方調整指導價格,則可申請退還差價的服務。随後,零跑、領克、哪吒、騰勢、起亞都推出了 90 天保價。極狐汽車則推出了 120 天保價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向來不降價的蔚來,在發稿截止日,并沒有給出保價承諾。
同時,作爲豪車的代表,奧迪、保時捷等外資品牌也不會輕易加入 " 價格戰 "。奧迪全球 CEO 杜思曼日前來中國訪問時談到中國市場激烈的價格戰時表示,奧迪不會跟着每一輪 " 價格戰 " 的節奏走,但是會細緻觀察競争對手的舉動,因爲它将關系着奧迪的戰略決策。
降價潮沖擊國内汽車市場秩序
價格戰對汽車産業到底是推動?還是傷害呢?對汽車企業而言,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刀。一方面,通過價格優勢能搶占更多市場份額,緩解庫存壓力和資金困境。另一方面,汽車降價必然會對品牌力産生不小的打擊,未來大概率将無法回歸往日的價格。
而對于最近希望購車的消費者來說,降價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對于已經購車的用戶來說,終端銷售價格的大幅下調,會讓自己做了 " 冤大頭 "。在網絡投訴信息也可看到,車企背刺也引發了車主們的集中維權,正在成爲投訴的重災區。最近長安深藍最高 4.2 萬元的降價,衆多被割了韭菜的車主已被激怒,各式維權已經展開。
所以面對降價狂潮,部分車企紛紛推出限時保價政策,無疑是一步好棋。畢竟,大部分消費者都怕自己剛剛購買到的産品就發生降價,動不動超過萬元的價格浮動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屬實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有了保價政策就可以解決消費群體的疑慮,像是給消費市場喂了一顆定心丸,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同行可以跟進。
爲了生存,車企滿滿求生欲
無論是降價還是保價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屬于汽車行業的無奈與隐憂。據乘聯會銷量數據顯示,今年 1-2 月,我國乘用車零售銷量僅爲 267.8 萬輛,同比下降 19.8%。在這樣的背景下,車企不得不開啓一場 " 自救 ",怎麽才能幹掉對手保住自己,甚至活下來,都相當的不容易。
但是,如果價格大戰繼續,車市情況會越來越嚴峻。因爲降價在局部市場掀起購車熱的同時,也會讓消費者産生了持币觀望的心态——買漲不買跌。消費者會認爲,汽車仍有較大降價空間,如果現在購買肯定是 " 高位站崗 ",總覺得自己 " 買虧了 "。降價也意味着車企可能 " 賣一輛虧一輛 ",這會降低了整車制造企業的利潤,同時也給上下遊産業鏈帶來巨大的壓力。所以,降價會使過去行業建立起來的穩定商業預期被打破,産生各種預想不到的後果。
爲了應對競争對手的降價,不同的汽車品牌也可以根據自身定位和品牌特點,采用多種直接降價以外的策略,比如技術升級、營銷服務等,避免深陷價格戰的泥沼中。前不久,長城汽車智能新能源幹貨大會上,以插電混動标配四驅間接回應了此輪降價潮,這表明長城汽車在面對汽車市場價格波動、銷量疲軟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将以技術晉級的形式來尋求破局。
無論如何,降價是應對激烈市場競争的次優選擇。在轱辘哥看來,一時降價帶來的消費提升也隻是短期效應,隻有拿出具備吸引力的産品,才是長遠之計。事已至此,接下來汽車行業最應該想辦法消除消費者的 " 持币觀望 " 心理,早日回歸正常的市場秩序。而消費者也應該理性對待這一現象,無論是降價還是保價,大家都不必過于擔心,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做出合理的選擇。
在當前汽車降價浪潮下,不少消費者出現了圍觀的态度,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給出保價政策的車企,更多的是維持自身的利益,希望短期内可以讓客戶增添信心、消除顧慮,進一步促進品牌的銷量。無論接下來是降價還是保價,肯定還會有更多車企加入,至于會掀起多大的浪花,讓我們繼續期待。如果你今年有買車計劃的話,轱辘哥建議現階段還是要繼續觀望,待價格穩定之後再出手也不晚。
大衆汽車集團 2022 年營業利潤穩健增長,大手筆投資下一個五年
玩文字遊戲、延遲交付,這些問題車企就該被 315 晚會曝光
上海車展重磅 SUV 前瞻,騰勢 N7、銀河 L7、極氪 003 誰更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