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拔牙的經曆可是近日 36 歲的李女士,卻爲此吃了不少苦頭。
" 醫生,我嘴裏臭得像化糞池炸了!"
前不久,李女士拔掉了折磨她半年的右下智齒,本以爲能松一口氣,沒想到等着她的卻是一場 " 口腔風暴 "……
拔牙後當晚,李女士就難忍嘴裏的血腥味漱了口。睡前刷牙時,牙刷還不小心碰到創口,滲出血絲。
次日晨起後,她發現嘴裏有股若有若無的酸臭味,便安慰自己可能是食物殘渣,随後用舌頭去頂了一下傷口處的空洞。就是這個動作,後來被醫生稱爲 " 災難的開始 "。
第三日,正在吃晚飯的李女士突覺咽下的粥裏混着一股糞便般的腐臭。更可怕的是,右耳開始針紮般疼痛,連太陽穴也突突直跳。
" 這是典型的幹槽症!"
李女士就診後,醫生用探針輕觸暴露的牙槽骨,李女士疼得瞬間飙淚。接診醫生表示這是典型的幹槽症,爲避免發生骨髓炎,醫生立即爲其進行了清創。
什麽是幹槽症?
牙齒拔掉後,留下的牙槽窩在被血液充滿後,會形成一個血凝塊。
牙槽窩的恢複便從血凝塊開始,拔牙後 24 小時左右,局部的 " 纖維母細胞 " 會從牙槽骨壁向血凝塊延伸生長,并逐漸使血凝塊機化而變得堅固結實。
如果血凝塊脫落,牙槽骨就會暴露在充滿細菌的口腔中,一旦骨壁發生感染,就成了幹槽症。

圖源:南京市口腔醫院
前文中,李女士拔牙後立即漱口、刷牙,甚至用舌頭頂牙槽窩的行爲,加劇了血凝塊的脫落。
幹槽症典型症狀
患者通常會在拔牙後3-5 天出現劇烈疼痛,可放射于同側耳朵、太陽穴,吃止痛藥效果不好。
此外,患者口内多會伴有腐臭味,這是因爲口腔中的厭氧菌會在血凝塊掉落後 " 乘虛而入 ",分解壞死組織時釋放硫化物,從而産生類似臭雞蛋或糞便的刺鼻氣味。
那麽,如何判斷自己是正常的術後反應還是幹槽症呢?
出現時間
幹槽症不是拔牙後就立刻出現,通常在拔牙後 3-5 天發生。
疼痛區域
若隻局限在拔牙窩,大概率隻是術後反應。幹槽症多數會出現放射性劇烈疼痛。
止痛藥效
若服用止痛藥無效,建議就醫查看。
如何抓住黃金搶救期?
幹槽症的發展有明确的時間窗口:
24 小時内:若發現血凝塊脫落,及時就醫可重新止血保護傷口。
3 天左右:出現頑固性臭味和放射性疼痛,需立即進行清創。
超過 5 天:感染可能深入颌骨,增加骨髓炎風險,治療難度陡增。
所以拔牙後千萬别把口腔異味當小事,拔牙後 3 天内出現異常腐臭就算不疼也要警惕,避免發生幹槽症。
護理是關鍵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爲有齲齒或智齒都會選擇拔牙的治療方式,但不少人以爲拔掉壞牙就萬事大吉了,其實拔牙後的護理很重要。
1、拔牙後 40-60 分鍾應咬住棉球止血。時間太短止血不徹底,太久則會壓迫傷口影響血凝塊形成。過程中避免說話或頻繁吐口水,更不要用舌頭去頂棉球,這些動作都可能導緻血凝塊脫落。
2、拔牙後 3 小時内,麻醉劑失效前,應避免進食,以免刺激傷口出血。
3、拔牙後 24 小時内,可用冰袋冷敷臉頰,這會有效減少出血、腫脹和疼痛。單次約 10-20 分鍾,中途應适當間隔,避免凍傷。
4、拔牙後出現腫脹、疼痛、出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藥物。
5、拔牙後應保持口腔衛生,24 小時後可開始刷牙、漱口,防止感染。如有縫線,可在一周後拆除。
6、拔牙後飲食宜清淡,不要進食太硬、太熱的食物。
拔牙後多久能吃東西?
麻醉藥效過後可進軟食,不能因怕痛、怕感染、沒胃口就不進食,否則易發生低血糖,且不利于拔牙後的恢複;
拔牙當天應避免用手術創口區的牙齒直接咀嚼食物;
拔牙一周後飲食通常可恢複正常。
來源:新聞坊、國家應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