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 "TMC 動力 " 關注我
自 2006 年大學畢業走進汽車工廠之後,幾乎每一天都在見證中國汽車産業的革新,其中一個最爲顯著的變化就是汽車生産線不斷提升的自動化率。
從外資集成商到本土化集成商,從人工焊接和噴塗,到全自動焊接和噴塗,從氣動擰緊工具到電動擰緊工具,汽車在變,汽車工廠也在變。
不管是汽車自動化生産技術的發展,還是車企對無人化生産的追求,汽車工廠的自動化進程正在進入最後一公裏的關鍵時刻,比如全工序的完全無人化操作和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上。
在成本和可行性的平衡之中,人機協同成爲自動化的最佳方案,其中協作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s,Cobots)以其靈活性、安全性以及與人類協同工作的能力,在搬運、裝配和檢測等多個工藝展現出獨特優勢,成爲工廠無限接近無人化的關鍵。
協作機器人擁有多重優勢,包括無控制櫃設計讓其更易集成到緊湊的生産線中,而簡化操作界面,讓非專業人員也能迅速上手編程,減少了工廠在技術人員上的依賴,其在中國主要的汽車工廠正逐漸批量應用。
1. 協作機器人的主要品牌及其特點
優傲 UR:作爲全球領先的協作機器人品牌之一, UR 優傲協作機器人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等行業的裝配、檢測等環節。其獨特的力控功能和拖拽示教式編程方式降低了使用門檻,使得非專業人員也能快速上手操作,也是全球汽車工廠協作機器人的主要選擇,擁有最豐富的應用場景。
節卡 JAKA:專注于新一代協作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以其高靈活性、易編程和安全性能受到市場青睐。其産品線豐富,包括 JAKA Zu 3、JAKA Zu 7、JAKA Zu 12 等型号,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食品等多個行業,已經在豐田、日産等汽車工廠開始應用。
發那科 Fanuc:作爲全球知名工業機器人品牌,在日産、本田和特斯拉等工廠具有較高的使用率,其 CR 系列協作機器人以其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在汽車工廠中同樣有着廣泛應用,其在自動化工程和視覺系統方面有絕對領先的技術優勢。
2. 協作機器人在汽車工廠的應用場景
搬運與物流:協作機器人能夠完成汽車工廠的生産線之間零部件或成品的運送,尤其是汽車零部件制造工廠。通過其強大的感知與反饋系統,自動避讓障礙,協作機器人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避免了人工搬運帶來的安全隐患,也是柔性化生産線的最新組成部分。
裝配與擰緊:協作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零件的定位、螺釘擰緊、結構件的組裝等工作。相較于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的靈活性也使其能夠協助人類工人在安全、精準的條件下完成精細的裝配任務,且能夠根據生産的變化進行快速調整。
檢測與質量控制:與高精度專用設備配合,比如視覺傳感器和 AI 檢測系統,協作機器人能夠對車輛的各個部分進行非接觸式快速檢測,确保每輛汽車都能符合嚴格的質量标準,比如零部件的表面缺陷檢測。
3. 協作機器人在汽車工廠的未來發展趨勢
人機協作進一步深化:人類工人與機器人在生産線上的互動将更加緊密,而協作機器人将通過更加智能化的感知技術,實現更高層次的任務分配和協同工作。
柔性制造與個性化定制的需求:汽車制造業正朝着柔性制造和個性化定制的方向發展,協作機器人由于其靈活性和适應性,能夠更好地滿足靈活的生産線的部署需求。
安全技術進一步提升:随着傳感技術、人工智能和控制算法的發展,協作機器人将具備更加高級的碰撞檢測與避免技術,确保在高效工作的同時不對人類工人造成任何威脅。
4. 汽車工廠自動化的最後難題
複雜操作中的靈活性與适應性不足:盡管機器人在重複性工作中的效率極高,但面對一些複雜、精細、非标準化的操作時,靈活性和适應性仍是一個瓶頸。例如,在汽車裝配過程中,一些小零件的裝配、纜線的排布、車内裝飾的安裝等需要極高的靈活性,這些任務對現有的機器人來說仍然具有挑戰性。
人機協作與完全自動化的平衡:在生産線的某些複雜環節中,大規模、全流程的自動化仍難以實現,即使在高度自動化的工廠,仍然存在許多需要人工幹預的環節,例如處理突發故障、非标準零件的裝配等。如何在這些混合環境中,确保人機協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始終是 " 最後一公裏 " 的一大難題。
成本與投資回報率問題:全面實現最後一公裏的自動化通常意味着巨大的資本投入,特别是對現有生産線的升級改造。對于中小型汽車制造企業來說,投資高端自動化設備和智能管理系統,可能無法在短期内看到明顯的投資回報。
5. 工廠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經典案例
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全球汽車制造商在智能制造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投入顯著增加,許多工廠完成了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全面升級,提升生産效率、降低生産成本,并爲未來的電動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以及自動駕駛車輛的生産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衆德累斯頓透明工廠的電動化改造成功後,從生産豪華車型 Phaeton 轉向生産電動汽車 ID.3,是大衆 " 電動化戰略 " 中的重要一步。
包括整個生産流程采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從零部件配送到最終車輛組裝的全流程監控與數據分析;重新配置生産線,包括引入協作機器人(如 UR 和 ABB)完成電池模塊的裝配工作。
梅賽德斯 - 奔馳辛德爾芬根工廠(Factory 56),于 2021 年全面改造後,成爲全新一代豪華電動車型(如 EQS)的主要生産基地,被譽爲 " 未來工廠 "。
包括采用物聯網、5G 技術以及 AI 驅動的生産管理系統,使得工廠能夠實時優化生産流程,并根據需求進行柔性調整;工廠廣泛使用 KUKA、ABB 等工業機器人,實現了車身制造 90% 以上的生産流程自動化。
寶馬丁格芬工廠電動化升級:作爲寶馬最大的生産基地之一,2022 年完成了電動車型(如 iX)的生産線升級,以适應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型的生産。
包括大規模部署自動化裝配系統,特别是在電池模塊組裝和高壓電系統的生産中,采用了大量的機器人自動化設備;采用智能化物流解決方案,如 AGV 和無人駕駛叉車,優化了工廠的零部件配送,提升了整體生産效率;通過數據驅動的制造系統,工廠實現了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車輛出廠的全過程智能監控和質量追蹤。
盡管目前在汽車制造業中,自動化水平已經非常高,但要實現全流程、全場景的無人化操作仍然面臨挑戰。
汽車工廠 " 最後一公裏 " 的自動化難題涉及技術、成本、靈活性和人機協作等多個維度,随着 AI、柔性制造和傳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或許能夠逐步解決這些瓶頸。
協作機器人在汽車制造中的廣泛應用,體現了現代制造業對智能化、靈活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其将在更多的生産環節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動整個汽車制造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 全文結束 ——
看完記得關注 @TMC 動力
及時收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