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 ~
本來以爲發福的尹正,
浮腫的周一圍,
" 嬰兒肥 " 的郎朗,
已經夠姨味十足了,萬萬沒想到,半路殺出個張新成,還赢得徹底。
01
印象中的張新成,五官精緻帥氣,眼神清澈有少年感,整個人透露着一股青春氣息,是标準的校園男主人選。
可在電視劇《光 · 淵》中,他完全像變了一個人。
眼神憂郁,造型殺馬特,行爲舉止過于油膩,整個人都透露着詭異感與姨味。
如果說這是他爲了塑造角色而做的犧牲,未免過大。
顯然,不是爲了犧牲而犧牲,而是爲了撕漫而撕漫,隻是失敗了。
想象中的裴溯,是帶着銀色眼鏡的 " 斯文敗類 ",是有陰柔之美的漂亮男人,是自帶撕漫臉的漫畫男主。
可現實是,夢回葬愛家族時的殺馬特造型,泰山壓頂式的黑粗眉毛,略顯疲态的凹陷眼睛,薄而小還畫着口紅的嘴巴,妥妥的長發妖孽 " 美 " 人。
沒有小說的精緻感與漫畫感,反而是撲面而來的姨味,而且是撞臉易立競的那種姨裏姨氣。
更邪門的是,這造型還有點撞臉卯日星君。
從撕漫男主臉,到姨味十足的姨媽臉,不禁讓人懷疑,張新成是否得罪了造型師。
明明,他不長這樣,卻着實變成了這樣。
就 …… 很邪門 ……
02
可明明五官精緻,到底爲什麽會散發出一股子姨味呢?
經過一番仔細的考究,大概是毀在了這四個細節上。
第一點:長發披肩。
發型決定一個人的氣質,沒有文藝範的男人真不能長發披肩。
年輕時的吳京在一頭茂密長發加持下,頗有股奶油小生的味道,自從年紀大了換了平頭短發後,硬漢感撲面而來。
可有了年紀的尹正就沒有這個覺悟,他被嘲姨味,一半源于他浮腫的面容,一半源于他那一頭披肩秀發。
兩者加在一起讓他那本就不怎麽精緻的五官,以及那本就與文藝不搭邊的氣質,在貼頭皮的長發下顯得尤爲突兀。
像中年發福一直減肥失敗的胖大嬸,又像理發失敗生活不順的家庭主婦。
總之,報看。
同樣被長發披肩害了的還有張根碩。
年輕時的張根碩五官精緻有輪廓,自帶文青氣質的他留着長發确實稱得上是花美男。
可随着年紀的增長,随着身材的發福,長發也從當初的加分項變成了扣分項,姨味十足。
巧了,張新成在劇中就是貼頭皮長發。
隻是沒有油膩感,但也沒有花美男的撕漫感,而是讓本就長得秀氣的他,更多了一份溫柔。
再配上他那雙迷離的眼睛與那張似張不張的嘴巴,頗有股易立競困了的既視感,姨味也就來了。
第二點:脂粉味重。
除了長發外,張新成在劇中的脂粉味也很重,尤其是那兩條又黑又長的眉毛,像隔壁大嬸剛紋完眉還沒褪色的樣子,影響了整個顔值與氣質。
還有那抹了口紅的嘴巴,與風吹不動的油頭,給人一種妝感濃重之感。
女性妝感濃會顯得豔俗,而男性妝感濃會顯得脂粉味重,陰柔感強。
所以,張新成被嘲的背後,一半該由化妝師來背鍋。
第三點:言行舉止。
除了妝容問題,張新成在劇中的言行舉止也是促成姨味的主要原因。
爲了貼合人物形象,他說話慢條斯理,動作幅度小且輕手輕腳,時刻将 " 柔 " 字挂在表面。
就連走路都沒有過大的幅度,而是輕輕扭着胯,走着不急不慢的貓步。
雖穿着西裝,卻從骨子裏透出 " 媚 "。
姨味歸姨味,也不得不佩服張新成的塑造能力。
第四點:身材比例。
妝造是造型師的鍋,行爲舉止的輕柔是角色需要,這些都怪不到張新成身上,唯有身材比例是他爲這個角色提供的最好條件。
張新成身瘦、頭大、肩窄、背薄、腿長,身形條件單看還好,卻與 " 魁梧 " 二字不搭邊,而是嬌弱的,自然也就缺少了硬漢感,更多了一份陰柔感。
從外形,到言行,張新成的 " 柔 " 已不用刻意去表演,逐漸 " 姨化 " 的他比扮女裝的陳曉、馬天宇還要有 " 陰柔之美 "。
03
演技過關卻栽在了形象上,張新成被吐槽姨化已并不奇怪,奇怪的其實是娛樂圈越來越多的男明星開始 " 姨化 "。
張新成的 " 姨化 " 是爲了角色做犧牲,但井柏然不是。
有優質的條件不去利用,卻沉迷在自己的審美世界裏,留長發,戴發箍,年紀輕輕還沒等到發福就被指有姨味,井柏然的形象管理還需努力。
還有鍾漢良,年輕時帥氣逼人,扮演的何以琛依舊是劇粉與書粉心中最完美的白月光。
可上了年紀後,面部發福導緻帥氣不在,更多的是一種慈祥感,令人唏噓。
陳坤亦是如此,《金粉世家》是他的高光時刻,而如今留着長發的他從内到外散發着佛系慵懶感,狀态不好時姨味也就來了。
同樣沒逃過 " 姨味 " 的,還有吳剛、李宗翰、胡兵等藝人。
越發慈祥,越發佛系,越發脂粉氣,越發姨味,男藝人保養松弛或保養過度都會不慎 " 毀容 "。
然而,除了男明星逐漸 " 姨化 " 外,娛樂圈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女明星逐漸 " 爺化 "。
明明有美貌,卻偏偏要當酷 girl,可一不小心就變得油膩起來。
比如,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而突然變得 " 油膩 " 的萬茜,擦嘴角的動作至今記憶猶新。
還有張馨予,女神不當當搞笑女,搞笑女當完又開始耍帥,這種帥還不是自帶的帥氣,而是硬凹出來的。
無論是在電視劇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硬凹出來的帥氣,隻叫人尴尬與不忍直視。
包括近些年一直被嘲 " 油膩 " 的劉濤,曾一度迷上大油頭 + 西裝。
還有一些壁咚動作,一系列 " 爺化 " 行爲至今仍難以消化。
男明星開始陰柔,女明星開始扮酷,娛樂圈的發展越來越迷。
而更迷的是,演員們的演技。
04
《光 · 淵》中,除了張新成被指 " 姨化 " 外,付辛博也沒有逃過觀衆的 " 顯微鏡 ",質疑聲不輸張新成。
首先是,形象。
書粉想象中的駱爲昭,陽光帥氣男人味十足,可付辛博诠釋下的駱爲昭,胡子拉碴不修邊幅,擡頭紋明顯滄桑感十足。
付辛博的男人味是靠胡子、皺紋來體現,而不是肌肉、魅力,因此被吐槽。
其次是,演技。
形象上的不過關已讓付辛博飽受争議,表演上的尴尬更是緻命一擊。
剛出場時,戴着墨鏡騎着自行車抓搶劫賊這段戲,看似很酷卻異常尴尬與油膩。
台詞生硬與臉貼不上,眼神空洞表演浮于表面,讓這個角色大打折扣。
包括接下來到案發現場,一路上戴着墨鏡舍不得摘下,與老戲骨對戲也接不住,将帥氣正義的駱爲昭演得吊兒郎當,違和感滿滿。
按照《鎮魂》、《陳情令》當年的熱度,《光 · 淵》的受衆也不小,加上書粉衆多,有大爆特爆的可能,隻是沒想到一個被指 " 姨化 ",一個被指 " 油膩 ",在演員陣容上就輸了。
有網友發現,《光 · 淵》播出後熱度還不如播出 5 年的《鎮魂》熱度,可見,演員的選擇有多麽重要。
05
一個 " 姨化 ",一個 " 油膩 " 毀了《光 · 淵》,那麽演員該如何抗姨化與去油膩?
歸根結底,還是要自律。
做好身材管理,多一些運動少一些醫美或化濃妝,自然姨味也就少了。
即便五官再精緻,也頂不住發福的面部,凹陷的眼眶,亂糟糟的頭發以及耷拉的眼袋,即便身高再高也頂不住啤酒肚的出現。
隻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61 歲的劉德華爲何沒有慈祥感,沒有姨味?因爲足夠自律與克制。
同樣需要自律的,還有學習。
作爲需要不斷嘗試新鮮角色的藝人來說,最不能停止的就是學習,唯有不停地學習才能诠釋好每一個角色。
真聽真看真感覺絕非是句口号,張頌文之所以能演好高啓強還不油膩,高葉之所以能演好大嫂還不臉譜化,靠得是不停地學習與積累。
偶像出身的付辛博,底子本就薄弱更需要不停的學習來豐富自己,這樣才能帶來更好的作品,才能迎來觀衆的喜歡與褒獎。
拒絕油膩表演,拒絕姨化形象,觀衆需要真正會演戲的藝人與正常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