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 出海潮 " 愈演愈烈的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賣到哪裏最新奇?
或許是中東。畢竟,把充電的中國新能源車賣到石油的 " 王國 ",才最有戲劇性沖突。
成也 " 石油 ",敗也 " 石油 "?
一直以來,中東都是一片外交的熱土。各國紛紛奔赴中東,以求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究其原因,無疑是看上了中東豐富的石油資源。
從總量上看。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已找到的 37 個 " 超巨型 " 油田(6.8 億噸以上),就有 26 個位于中東。其中沙特的 6 個 " 超巨型 " 油田所占儲量合計達 149.7 億噸,占世界 " 超巨型 " 油田總儲量的 21.4%。
從占比來看。據第十四屆世界石油大會估計,未來石油儲量的增長也将主要來自中東。就全球待發現的石油資源來看,中東占有 24.9%,仍是最具遠景的地區。1945 — 1999 年,中東累計增加可采儲量 1183 億噸,約占世界新增儲量的 48%,份額最大,數倍于其他地區。
從價格來看。世界上生産成本不到 4 美元 / 桶的原油 95% 以上來自中東,中東石油的生産成本将進一步強化其在世界石油供應中所占的主導地位。據統計,2021 年中東地區石油采出成本爲 3.7 美元 / 桶油當量,遠低于全球其他地區(8.5 美元 / 桶);天然氣采出成本爲 3.3 美元 / 桶油當量,而全球其他地區爲 6.8 美元 / 桶油當量。
上述種種優勢,使中東成爲名副其實的 " 石油王國 ",供給全球範圍内各個國家以 " 工業血液 "。
有行業預測表明,至少在 21 世紀中葉以前,世界石油市場的需求和非 OPEC 國家日益擴大的供需缺口,隻能依靠以中東産油國爲主的 OPEC 逐步增加石油産量來彌補,世界需求總量的近 50% 将由中東地區提供。比如,日本進口的石油 90% 以上來自中東,其中沙特提供了其進口石油的 40%。
圖源:豐田
中東以石油爲傲,但也懂得 " 居安思危 ",畢竟石油資源總有窮盡。
眼下,世界各國出于降碳需求,正在努力使用清潔能源,試圖擺脫石油的束縛。包括以石油聞名的中東,其亦深谙 " 順者昌,逆者亡 " 的道理。
以沙特阿拉伯爲例,根據沙特阿拉伯統計總局數據,2022 年全年沙特石油收入預計爲 8,420 億沙特裏亞爾(約 2245 億美元),較上一年度增長約 50%,石油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爲 68.2%。一旦各國加速轉向新能源,沙特阿拉伯将面臨當年南非發展困境。
爲了實現 " 減碳 " 目标,中東國家都出台了一系列減排計劃。其中,阿聯酋是中東産油國中第一個提出淨零排放戰略的國家,且決心很大,進展也稍快。
阿聯酋綠色轉型計劃目标是 2050 年實現零碳排放。據悉,阿聯酋已将 20% 的政府機構用車轉換爲電動汽車;約 60% 的阿聯酋居民正在考慮改用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國際咨詢公司 Arthur D Little 發布的 "2022 年全球電動汽車準備度指數 " 顯示,阿聯酋的電動汽車行業準備程度排在全球第 8 位,預計阿聯酋電動汽車市場将在 2022 — 2028 年間以每年 30% 的速度增長。
本月早些時候,阿聯酋酋長國迪拜宣布,到 2025 年,迪拜的綠色充電站将從 370 個增加到 1000 多個。這也意味着,在不到 3 年的時間裏,迪拜的電動汽車公共充電站網絡将擴大 170%。
此外,沙特阿拉伯計劃到 2030 年前綠色能源占其能源結構的 50%;以色列希望到 2023 年禁止消息新燃料汽車,到 2050 年實現淨零排放。
也正因如此,中國新能源汽車,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市場。
給錢!給錢!給錢!
相關數據顯示,2022 年沙特新車銷量超過 63 萬台,同比增長 12.1%。其中,中國品牌汽車銷量超過 10 萬台,同比增長 22.2%。此外,中國品牌汽車在沙特、巴林、阿曼等多個中東地區國家的市場份額占比均超過 10%。
今年 5 月份,在黎巴嫩舉行的第二屆中東電動車展上,約有 1/3 的參展汽車品牌來自中國。黎巴嫩汽車銷售顧問埃利 · 馬赫盧夫所在的拉斯汽車公司,在黎巴嫩市場銷售中國長安汽車公司的車輛,他表示:" 過去兩年,黎巴嫩對中國汽車的需求量增長了 50% 以上,中國汽車可能很快就會跻身(黎巴嫩市場)前三名。" 據其表述,黎巴嫩市場尤其青睐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因爲 " 它們代表未來 "。
事實确是如此,如今看來,進入中東市場的中國電動車企早已不勝枚舉。
簡單舉例來看:長城汽車的哈弗、坦克品牌乃至歐拉純電車型均已進入中東市場;2022 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的幾何 C 型電動汽車,在以色列純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高達 22%,被當地汽車雜志評爲 " 年度最佳購買車型 ";去年 11 月,零跑汽車在以色列開設多家海外門店,以色列成爲零跑 " 出海 " 戰略中進入的首個海外市場;今年 5 月,幾何 C 陸續在阿聯酋上市。此外,上汽、奇瑞、華晨、比亞迪等中國車企也先後以設立全散件組裝廠的方式在中東地區布局。
圖源:上汽
更甚者,中東巨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讓停擺許久的衆泰汽車 " 枯木逢春 "。
去年年底,衆泰發布了要重振旗鼓出海中東的消息,這讓業内震驚不小。今年 6 月底,有報道稱,500 輛衆泰 T300 海外版在衆泰汽車永康基地裝車啓航,發往中東市場。
衆所周知,車企出海到國外市場,看重的除了該國家旺盛的市場需求外,還有其力度超強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這是一個車企進入新市場的關鍵一步。
但除此之外,中東與其他國家還有所不同,該地區有着巨額主權财富資金,如沙特的公共投資基金、阿聯酋的阿布紮比投資局等等。于此,中東正以投資的形式,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
最近的消息是,6 月 20 日,蔚來宣布獲得阿布紮比投資機構 CYVN Holdings 11 億美元投資。彼時,根據李斌透露,雙方此次合作從讨論到簽署協議僅僅三周時間。
該消息對急需資金注血的國内新能源車企而言,無異于雨露甘霖。但值得注意的是,此舉絕非中東首次 " 給中國新能源車企花錢 "。
中國新能源車企,是 " 中東的特斯拉 "?
無獨有偶,有媒體報道稱,沙特投資部此前與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簽署了價值 56 億美元的協議;前途汽車也宣布與約旦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外,早在 2020 年,在小鵬汽車上市前的 C++ 輪融資名單中,卡塔爾投資局(QIA)和阿布紮比的 Mubadala 認購了 1 億美元的優先股。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緻力于成爲中國新能源車企股東的同時,中東國家也打着自己的 " 如意算盤 "。
比如,中東資本投資蔚來,不隻爲短期利益,其更看重的是與蔚來的合作。據蔚來的公告,雙方還将在蔚來國際業務上進行戰略合作。此外,中東資本對前途汽車、華人運通的投資,也都是以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進行的。
去年年底,天際汽車與沙特 Sumou Holding 亦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阿拉伯投資 5 億美元,設立新能源汽車生産制造和研發基地。這背後的投資人就有沙特主權基金和阿美石油公司。
圖源:蔚來
顯然,來自中東多國的資本投資,在助力造車新勢力進一步發展之時,亦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中東地區的能源轉型進程。且中東希望通過與中國新能源車企合作來做技術延申,發展自己的新能源汽車産業。
此舉十分具備早前國内引入特斯拉進入中國,以帶動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意味。
對此,7 月 5 日,美國 " 科技關鍵 " 網站發布文章,其認爲:中國電動汽車進入中東有可能創造互惠互利局面。原因是,爲打造不可或缺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需要尋找外國專業技術,它們隻有兩個選擇。" 世界上的電動汽車企業隻有兩種類型:特斯拉和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 該文章指出:" 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聲譽,使其成爲幫助建造充電站等設施的理想候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教授陳建偉也如此認爲,其曾對媒體表示,中東資本投資中國造車新勢力還與 " 中國與中東主要國家的能源合作友好環境 "" 技術合作需要 " 因素等密切相關。
那麽,中東想要發展新能源産業的願望是美好的,但真能如願嗎?
還有電力結構這一關
要知道,純電動車碳排放主要來源于生産階段。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 2025 年,電動汽車材料生産階段排放将占到汽車全生命周期總排放量的 45%;到 2040 年,材料生産環節的碳排放量占比将達到 85% 左右。
由此可見,加快産業鏈、供應鏈的低碳轉型已經成爲新能源汽車時代碳中和的關鍵。
圖源:特斯拉
根據 GlobalData 中東能源轉型報告,中東國家的電力結構以火電爲主,2021 年占能源消費總量的 90% 以上,主要燃料來源爲天然氣。預計到 2030 年,燃油發電能力将下降近 30%。這種差異歸因于對低碳燃料的需求不斷增長,有利于天然氣而不是石油和煤炭。
中東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根據《bp 世界能源統計年鑒 2022》數據,中東地區天然氣探明儲量高達 75.8 萬億立方米,高于俄羅斯—中亞地區的 56.6 萬億立方米和亞太地區的 16.6 萬億立方米,是全球天然氣探明儲量最高的地區;天然氣儲采比高達 110.4,同樣爲全球最高。
此外,由于中東地區大部分陸地被沙漠覆蓋,且暴露在強烈的太陽輻射下,這有利于該地區開發太陽能。目前,迪拜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太陽能公園,估計容量爲 5,000 兆瓦。根據相關預測,在所有相關措施到位後,到 2030 年,中東用太陽能發電将占總發電量的 15%。
有錢,有資源,有市場,對于中東而言,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似乎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而這股東風來自哪裏?目前來看,中東國家對中國新能源車企寄予厚望。它們需要中國車企在新能源市場引發恰如此前 " 特斯拉進中國 " 的 " 鲇魚效應,與此同時,它們也期待,中國車企能帶去最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以帶動該地區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