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财經出品 文 | 孟帥 編 | 深海
"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逐步跟 MIUI 說再見了!謝謝所有支持 MIUI(的)朋友們,MIUI 将永遠留在我們記憶裏 "。
爲小米服役 13 年的 MIUI 即将退出小米的曆史舞台,取代 MIUI 的則是備受外界關注的小米新系統。10 月 17 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向外界正式官宣了這一新系統的名稱——小米澎湃 OS。據悉,小米 14 将成爲首款搭載小米澎湃 OS 的設備。
不過,小米即将與公衆見面的新系統,并未完全擺脫安卓的影子。據悉,小米澎湃 OS 基于深度進化的 Android 以及自研的 Vela 系統融合,徹底重寫底層架構,爲未來百億設備、百億連接做好了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按照小米人車家全生态系統的構想,未來包括小米手機、衆多智能設備以及小米汽車等在内的産品,大概率都将搭載小米澎湃 OS 系統。
事實上,在小米揭開小米澎湃 OS 系統的神秘面紗之前,華爲就已打造出自己的鴻蒙系統。而據 vivo 日前發布的消息來看,其也将推出自研操作系統。伴随着越來越多的玩家下場打造專屬于自己的系統,國内的手機市場又将掀起新一輪更爲激烈的技術競争。
MIUI 再見,小米澎湃 OS 即将 " 上位 "
10 月 16 日,有關 " 小米 14" 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悉,小米即将于近期發布最新的數字系列旗艦手機,與手機一同曝光的還有小米的自研操作系統以及小米汽車等,而一切以小米官方發布的信息爲準。
" 大家别着急,這次産品很很很強!" 面對網友催着抓緊時間開發布會的訴求,雷軍于當天在微博留下了前面這句頗具誘惑力的回複。盡管雷軍勸網友别急,但這條微博下方仍有不少網友留下了 " 急急急 "、" 急死了雷總 "、" 我們很很很期待 " 等評論。
僅僅一天時間過後,雷軍便忍不住通過微博向外界宣布了其中一項十分重磅的消息," 今天,對小米來說,是一個曆史性時刻。小米全新的操作系統,小米澎湃 OS(Xiaomi Hyper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 "。
據雷軍透露,帶來 " 跨越式升級 " 的小米 14 系列,将是小米第一款搭載新系統小米澎湃 OS 的手機,目前已交付工廠正式開始生産," 從這一刻起,小米澎湃 OS 将逐步接替 MIUI"。這條微博下方,雷軍還配了一張自己手持顯示 Xiaomi HyperOS 字樣設備的照片,這台設備大概率正是即将問世的小米 14 系列産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雷軍此番正式揭曉小米新系統的名字之前,外界對于小米新系統的名稱便已有了各式各樣的猜測,諸如 MIOS、MiOS,甚至還有被不少網友各種解讀的 CNMIOS……
對于外界的各種猜測,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曾在 10 月 16 日直言," 憋了好久,一直想要說點啥,但是礙于保密協議不得不一忍再忍。今天頂着被罰款的風險,我也不得不說幾句了 "。
據王化透露,前述提到的這些名字都不是小米新系統的名稱,因爲 iOS 作爲系統名的歸屬,這個命名是被法律保護的,因此相應的隻要是這個後綴收尾的命名都得不到法律的支持,甚至會面臨被訴訟侵權的法律風險。
此外,王化還一并否認了包括缪斯、盤古等在内的中文名猜測。而對于網傳的 Mina,王化則直言其是 " 好久遠的名字了 "。王化稱,Mina 是小米在海外銷售的電視棒的系統命名,在那之前是有人考慮過将其作爲手機系統的命名,但是最終被否掉了。
王化表示,其接觸到 Mina 這個命名的時候差不多是兩三年前的一次内部審批流程上,其甚至還進行過讨論是不是應該和 Vela 合并到一起。對于 Mina 被網友挖出來當做手機操作系統,甚至還以該項目解散爲由揣測小米放棄手機操作系統的證據的情況,王化則表示,關于系統是一盤大棋,在内部也是多項目并行的,隻有少數人知道整體的架構和規劃," 很快你們就知道了 "。
随着雷軍 10 月 17 日發布的微博,小米的新系統名稱終于塵埃落定,最終小米選用了 " 小米澎湃 OS" 作爲新系統的名稱。事實上," 澎湃 " 這兩個字并非是首次被應用在小米的産品之上。早在 2017 年 2 月,小米就曾發布過一款以 " 澎湃 " 命名的自研芯片——澎湃 S1。
天眼查顯示,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還申請注冊了多個 "REDMI HYPER"、" 小米澎湃 " 商标,國際分類包括運輸工具、科學儀器、網站服務等,當前商标狀态爲等待實質審查。而在此前,小米公司曾申請注冊 " 澎湃 "、" 小米澎湃 " 商标,其中多個 " 小米澎湃 " 商标已注冊成功。
10 月 17 日,王化還進一步補充道," 昨天我說了關于系統這是一個大工程,自 2017 年開始,全新系統研發工作就已經正式開啓,目标是打造一套融合的系統框架統一支持全生态設備與應用 "。另據小米公開的消息,其實早在 2014 年,從 IoT 業務開始初具規模,小米就已經開始了探索式開發和驗證。
盡管外界對于小米新系統充滿了期待,但小米官方目前披露的有關小米澎湃 OS 的公開信息仍十分有限。或受新系統小米澎湃 OS 正式版已完成封包消息的影響,截至當天(10 月 17 日)收盤,小米集團的股價報收 13.04 港元 / 股,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 3.99%。
小米澎湃 OS 基于安卓、自研 Vela 系統融合
之所以雷軍将小米澎湃 OS 正式版完成封包視爲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那是因爲在此之前 MIUI 曾爲小米服役十餘年。
回顧 MIUI 的誕生,可以将時間追溯至 2010 年的 8 月 16 日。彼時,MIUI 作爲小米的第一款産品正式問世。不過,首先應用 MIUI 的設備其實是 HTC Nexus ONE,且僅有 100 位内測用戶。同年 10 月 29 日,MIUI 便叠代了自己的第二個版本。之後,MIUI 以每年一更的節奏不斷進行着更新和叠代。去年 12 月 11 日,MIUI 已經進化到了 MIUI 14。
在這 13 年時間裏,MIUI 從一個僅有幾名工程師的 " 小作坊 " 發展爲了如今擁有四五千人的軟件團隊。與此同時,MIUI 從第一版隻有 4 個常用功能,到成爲跨端互聯互通的底層深度框架。在此期間,MIUI 的輻射範圍也從最早的 100 個夢想贊助商,演變爲了如今覆蓋全球的 11.75 億的累計用戶。
根據小米不久前發布的财報顯示,小米的全球 MIUI 月活躍用戶規模再創曆史新高。今年 6 月,全球 MIUI 月活躍用戶數達到 6.06 億,同比實現 10.8% 的增長。其中,中國大陸 MIUI 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 1.49 億,同比增長 6.5%。
用小米的話說," 現在,到了跨越的時刻 "。之所以在此時推出小米澎湃 OS,那是因爲如今小米的生态已不僅僅局限于智能手機,同時小米還有跨 200 多個品類的巨大智能生态,而随着小米汽車正式亮相的時間日漸臨近,小米人車家全生态系統的搭建也即将完成閉環。
據小米介紹,小米澎湃 OS 是以人爲中心打造的人車家全生态操作系統,是一個超級龐大的工程體系。按照小米此前給出的時間表,小米汽車預計将于明年上半年量産,雷軍甚至還爲小米汽車定下了進入世界前五的目标。根據此次小米公布的信息來看,未來上市的小米汽車搭載小米澎湃 OS 基本上已是闆上釘釘的事情。
至于外界頗爲關注的小米新系統是否爲套殼的疑問,雷軍則在微博中給出了直截了當的回答," 小米澎湃 OS 基于深度進化的 Android 以及自研的 Vela 系統融合,徹底重寫底層架構,爲未來百億設備、百億連接做好了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 "。
不過,外界不少觀點認爲,小米新系統短期内不可能完全脫離安卓 AOSP,但長期來看或将慢慢剝離。因爲如果不依賴 AOSP,小米設備上的絕大多數應用都需要按照自己的開發要求重做一遍,這在目前來看并不現實。
至于雷軍口中提到的 Vela,這個詞源自拉丁語中 " 船帆 " 一詞,Vela 是小米基于開源實時操作系統 NuttX 打造的物聯網嵌入式軟件平台,Vela 在各種物聯網硬件平台上提供統一的軟件服務,支持豐富的組件和易用的框架,打通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場景。
相比 Linux,Xiaomi Vela 對系統資源的要求遠小于 Linux,但是可以提供和 Linux 系統相近的功能和性能,可以被看作很多低端 Linux 系統的替代方案,切換到 Xiaomi Vela 以後,可以降低硬件成本,提升産品整體的性價比。
陪伴了用戶十多年的 MIUI 此番正式告别,讓不少 MIUI 的忠實用戶略顯傷感。但有外媒猜測,小米的澎湃 OS 系統僅在國内市場使用,而在海外市場有可能會繼續更新 MIUI 系統。不過,這一消息并未得到小米官方的證實。
國産手機廠商争相打造屬于自家的系統
事實上,在小米此番推出小米澎湃 OS 之前,同爲國産手機廠商的華爲便已率先一步推出自家的操作系統鴻蒙系統。在外界看來,華爲的鴻蒙系統,正是小米澎湃 OS 想要對标的選手之一。
雷達财經梳理發現,在長期的攻堅克難下,華爲打造的鴻蒙系統已取得一定的成績。在 8 月舉行的 2023 年華爲開發者大會上,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透露,鴻蒙生态的設備數量已超過 7 億台,已有 220 萬 HarmonyOS 開發者投入到鴻蒙世界的開發中來。
在 9 月 25 舉行日的華爲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餘承東又透露,目前鴻蒙 HarmonyOS 4 系統升級設備數已達 6000 萬,平均每天增加 120 萬用戶。
另據全球權威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公布的全球手機系統最新數據顯示,華爲鴻蒙 HarmonyOS 系統的份額一直在增長。截至 2023 年第一季度,鴻蒙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維持在 2% 左右,其在中國的份額更是達到了 8%。換言之,雖然鴻蒙的市場份額與安卓(全球 78% 的份額)、iOS(全球 20% 的份額)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其已成爲僅次于安卓、iOS 的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華爲和小米先後打造屬于自己的系統外,還有其他國産手機廠商也有意走上相同的道路。據 vivo 官方 10 月 16 日發布的微博顯示,11 月 1 日,2023 vivo 開發者大會将如期而至,本次大會 vivo 将發布 vivo 自研 AI 大模型、自研操作系統,還有 OriginOS 4 重磅亮相。
不過,據數碼博主 " 數碼閑聊站 " 爆料稱,阿藍(指 vivo)自研操作系統目前用于 iOT 智能終端設備,iQOO12 系列、vivo X100 系列等新機預裝 Android 14 底層的 OriginOS4。" 自研系統未來會不會上手機端說不好,各家都有所預案,但短期内不會剝離 Android/AOSP 生态圈 "。
随着小米、vivo 的系統将在不久之後正式亮相,國内的手機市場将迎來一個全新的競争格局。不久之前,華爲的 Mate 60 系列在未召開正式發布會的情況下直接開售。之後,蘋果也按既定計劃發布了自己的新機 iPhone15 系列。不過,兩大手機廠商交出的答卷卻不盡相同。
據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的相關報告表明,蘋果新款的 iPhone 15 在中國的銷量遠不如前一款,與 iPhone 14 推出後的 17 天相比,iPhone 15 的銷量下滑 4.5%。對于蘋果而言,這意味着其近期少銷售了數百萬台設備。
與蘋果新機在中國市場銷售遇冷不同的是,華爲憑借 Mate 60 系列等新品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據 BCI 最新數據顯示,華爲手機銷量近期迎來快速增長,近四周(W37-W40)的同比增速分别達到 91%、46%、83% 和 95%。華爲手機的銷量份額也由 Mate60 系列發布前的 10% 左右增長至 W40(10 月 2 日 -10 月 8 日)的 19.4%,位居國内市場第一。
另據此前華爲相關消息人士透露,華爲目标在 2024 年出貨 6000 萬 -7000 萬部智能手機。而金融服務公司傑富瑞的分析師表示,在 Mate 60 Pro 的意外亮相的影響下,華爲在中國的整體銷量已經超越了蘋果,因此 iPhone 15 的銷量比前一代下降了兩位數。分析師認爲,華爲已經超越蘋果成爲大中華區最暢銷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并預測這一趨勢将延續到 2024 年。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曆了一段時間的低谷後,熬過難關的華爲用自己的經曆向外界證實了自主研發的重要性。在如今風雲變化的國際市場中,隻有掌握核心科技,才擁有不被他人 " 卡脖子 " 的底氣。盡管自研系統、自研芯片等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技術積累,但隻有在前述領域有所突破,國産手機廠商才能在國際競争中具備更多的話語權和真正一較高下的實力。
此外,萬物互聯的系統搭建完畢後,将有助于廠商更好地布局手機、智能家居、車聯網、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長遠來看,此舉有利于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還有可能進一步帶動廠商各個産品的銷量。
小米澎湃 OS 的戰力到底如何?小米澎湃 OS 的自研程度,以及其與小米諸多設備之間的關聯又是怎樣的?大概率将在日後小米舉辦的發布會上得到揭秘,雷達财經将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