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汽車組
作者 | 王笑漁
編輯 | 張博文
頭圖 | 視覺中國
"30,000"
這不是華爲手機限量發售的數額,也不是華爲新款智能腕表的售價,而是問界新 M7 上市後 18 天的累計大定數量。
10 月 1 日,造車新勢力都按時地拿出了交付量成績單,唯獨問界另辟蹊徑,發布了一份 " 大定海報 "。官方稱,問界新 M7 車型自 9 月 12 日正式上市以來,日均大定超過 1500 台,整個 9 月的大定總量達到了 30000 台。
華爲與問界,原本以爲拿着這三萬的大定數,就可以喊出那句 " 遙遙領先 "。結果,隔壁的理想汽車遞給華爲一張 " 紙條 ",上面寫道:" 理想汽車九月單月的定單量已經超過四萬。"
理想與問界的暗地較勁,在剛剛過去的 9 月,觸達了高峰。
9 月 25 日,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在華爲舉行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宣布,全景智慧旗艦 SUV 問界 M9 将于今年 12 月發布。同時,他還在現場表示:問界 M9 将是 "1000 萬以内最好的 SUV"。
這,比号稱 "500 萬以内最好 SUV" 的理想 L9,還要好一倍。面對華爲與問界的頻繁挑釁,一向直言不諱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微博上卻保持了沉默。而 " 微博之王 " 停更的原因,其實是理想汽車的高管層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封閉戰略會。
會上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無疑就是——搞銷量!搞銷量!搞銷量。
狂卷智能化,不如促銷大降價
與特斯拉官降帶壞行業風氣不同,問界這次 " 增配降價 " 爲自己儲備訂單的同時,也爲其他的造車新勢力都帶來了流量。
從 9 月的造車新勢力榜單看,除了理想汽車突破 3.6 萬台之外,絕大多數新勢力都 " 卡 " 在 1 萬 -1.5 萬台月交付量的水平。像零跑、蔚來、小鵬更是以 1.5 萬台的數據并駕齊驅,三者之間不過是幾百台的差距。極氪和哪吒,則守住了 1 萬 + 的 " 底線 "。
在新勢力們競争焦灼的階段,華爲帶着大流量走來了。
9 月 12 日,華爲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改款 M7 上市,增推了 5 座版車型。其中,問界新 M7 部分版型增加了一顆激光雷達,并搭載了 " 遙遙領先 " 的華爲 ADS2.0 系統。預計在今年 12 月,城區智駕領航輔助(城區 NCA)将實現全國都能開、越開越好開的智駕體驗。
但吸引消費者的,并不全是 " 遙遙領先 " 的華爲自動駕駛,而是問界的 " 性價比 "。在智能駕駛能力和舒适性配置提升的同時,問界新 M7 的入手門檻反而更低了,其指導售價爲 24.98-32.98 萬元,較改款前的 M7 起售價下調了 4 萬元。
" 新 M7 堅決降價隻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還是華爲 mate 系列帶來的社會轟動,給門店帶來巨大客流量。"在車 fans 創始人孫少軍看來,問界新 M7 不是在原來池子裏的水來回倒騰,而是華爲 mate 系列巨大社會影響力,直接給池子裏引入了新水。" 之後這些客戶再從問界流向不同品牌,結果就是理想 L7 進店量明顯增長,截止今天小鵬 G9 訂單也破萬了。"
9 月,和問界一樣選擇 " 增配降價 " 的車企不在少數。
9 月 19 日,曾慘遭滑鐵盧的小鵬 G9 迎來改款。抱着 " 一雪前恥 " 的決心,小鵬汽車将旗艦級車型 G9 的起售價,從原來的 30.99 萬元砍到了 26.39 萬元,直降 4.6 萬元。而暴增的訂單量直接反映了改款後的性價比,2024 款小鵬 G9 上市後 72 小時,大定訂單就突破了 8,000 台。
小鵬 G9 發布會的餘熱還未散去,零跑又接着給 " 降價潮 " 加熱。
9 月 20 日,零跑汽車 C01 增程版以及 C11 超級增程版正式上市,最高 CLTC 純電續航裏程均達 300 公裏。即便是用了大電池的增程式方案,零跑 C01 也強制打 " 性價比 " 的牌。C01 增程版價格區間爲 14.58 至 16.98 萬元,頂配車型售價較純電版便宜 3.9 萬;C11 超級增程版推出搭載 1.5 升增程動力車型,頂配價格較此前上市的 1.2T 增程車型下調一萬。
早在 8 月發布改款的岚圖 FREE,更大程度地吃到了這波流量。8 月 19 日發布的新岚圖 FREE,官方指導價爲 26.69 萬元,相比老款直降 6 萬多。設計和配置更新的同時,還增加了百度阿波羅智能領航輔助系統的選裝項,補足了智能駕駛的短闆。
此前幾個月,岚圖的月交付量都是在 3000 輛上下徘徊。新岚圖 FREE 上市之後,當月就漲到了 4000+,次月就來到了 5000+。
所謂的 " 增配降價 ",其實就是比亞迪的 " 冠軍版 " 套路——通過改款的形式,來調整配置組合、降低起售價門檻,以達到提升産品競争力、促成銷量增長的效果。這既給老車主留了一絲體面,又給新車主帶來的誠意滿滿的選擇。
特斯拉中國重新定義 " 進化 "
相比之下,特斯拉對中國消費者的誠意,明顯不足。比如,在 10 月 1 日進行小小小改款的特斯拉 Model Y,僅對氛圍燈和内飾進行微調、加速縮短了 1 秒,但售價依然維持 26.39 萬元不變。
如果按照比亞迪的打法,高低得出一個 "Model Y 冠軍版 ",售價微降 5000,以表誠意。
成年人眼裏沒有長假,隻有 Q4
新一輪降價,充斥着整個第三季度。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新勢力完不成年度 KPI 了。
目前,交付量目标達成率最高的是理想汽車,達到了 80%。按照當前的交付量漲勢來看,理想有機會挑戰 35 萬台的年交付量成績。其次,交付量完成度排在第二的是極氪,但當前 56% 的完成度,很難在最後一個季度裏完成追趕。
絕大多數的新勢力,截止第三季度,僅完成了交付量目标的約 40%。目前,差得最多的是阿維塔,年度交付量目标爲 10 萬台,但當前完成度僅爲 16% 左右。
交付目标達成率,反應出來的結果往往是,車企對産品、品牌和市場等層面的預判與實際執行能力之間的差距。凡事 " 預則立,不預則廢 "。有些車企一騎絕塵,遠超年初銷量目标,風光無兩;有些車企好高骛遠,最終不升反降,慘被打臉;有些車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目标達成率還不到 50% 的車企,現在基本可以放棄拿年終獎的幻想了,提早規劃明年的戰略,老老實實準備年底新車的發布,争取價格一步到位,别給等等黨留機會。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第四季度将會是新車紮堆上市的 " 季節 "。
比如,智己 LS6、小鵬 X9、阿維塔 12、極氪 CS1E(内部代号)等等車型,都會在年底跟消費者見面。但最爲重磅的好戲,還是華爲與理想之間的宿命交鋒。
至少,華爲手裏就握着有 " 兩個王炸 " ——問界 M9 和智界 S7。
問界 M9,從名字上就不難看出,它對标的正是 40 萬級市場的 " 銷冠 " 理想 L9。根據工信部披露的信息,問界 M9 整車車長 5230mm,車寬 1999mm,車高 1800mm,軸距達到了 3110mm,定位全尺寸 SUV ——在尺寸,問界 M9 與理想 L9 更是短兵相接。
華爲最新的智能汽車全棧技術解決方案,将全數登上問界 M9。在今年 4 月,華爲曾展示過這套解決方案,包括了 HUAWEI x HUD AR-HUD,華爲智能車燈解決方案 HUAWEI xPixel 以及 HUAWEI xScene 光場屏以及華爲最新的 HarmonyOS 4 等等。
正是因爲華爲 " 全家桶 " 的加持,餘承東才有底氣說:" 問界 M9 不僅是 1000 萬以内最好的 SUV,同時也是馬路上能看到最強大的 SUV。"
而華爲智選車業務首款轎車——智界 S7,将由奇瑞與華爲聯合打造,定位高能大空間智慧轎跑,新車将于 2023 年 11 月正式發布。而餘承東在華爲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則表示,智界 S7 将在各個規格上超越特斯拉 Model S。
理想汽車在今年底的重磅新品,則是一台 " 公路高鐵 " —— MEGA。
作爲理想汽車的首款純電 " 超級旗艦 ",MEGA 的定位是純電 MPV,其外觀造型類似于高鐵,風阻系數大概率會達到同級的破紀錄水平。搭載與甯德時代合作的 5C 麒麟電池,可實現充電 12 分鍾,續航增加 500 公裏。
理想 MEGA
根據規劃,理想 MEGA 将于今年 12 月發布,2024 年 2 月正式開啓交付,目标是要拿下 "50 萬元以上乘用車銷冠 "。
正所謂,先有華爲後有天。在餘承東喊出 "1000 萬以内最強 " 口号之後,曾經 "500 萬以内最強 " 理想汽車,現在也隻敢默默地許下 "50 萬以上銷冠 " 的承諾。
寫在最後
從大行情來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 " 電門焊死 " 了。
據乘聯會的數據顯示,9 月 1-24 日,整體零售 125.6 萬輛,同比去年增長 13%,較上月同期增長 6%;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50.8 萬輛,同比去年增長 33%,較上月同期增長 11%;新能源滲透率達到 40.44% ——這意味着,每賣出 10 輛車,就會有 4 輛是新能源汽車。
可以預見的是,一旦滲透率突破 50%,純燃油車市場,将快速轉入下行區間。接下來,你可能很難買到一輛,完全不帶電池,所謂純粹的燃油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