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2 月 8 日電 8 日,央行發布《2023 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
中國宏觀經濟金融展望部分,報告指出,2023 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全年國内生産總值 ( GDP ) 同比增長 5.2%,順利完成年初制定目标,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 3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同比增長 6.1%,城鄉收入差異繼續收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展望 2024 年,我國經濟有望進一步回升向好。
一是投資繼續加力。2023 年四季度增發的 1 萬億元國債結轉使用,以及新增的 5000 億元抵押補充貸款 ( PSL ) 額度,将有效拉動防汛抗災項目以及保障性住房、" 平急兩用 " 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投資,激發帶動更多民間投資。
二是消費穩步改善。随着疫情影響消退,企業營收、居民收入逐步恢複,消費意願持續回升。當前我國汽車、家電保有量巨大,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足;我國還有約 3 億新市民,完善配套制度安排、優化消費金融服務也有助于拓展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市場深度,加快培育新型消費。
三是外貿韌性較強。中美新一輪經貿對話啓動,有助于推動雙邊經貿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我國與 " 一帶一路 " 共建國家經貿往來日益緊密,不斷拓寬外貿發展空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确要求 " 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 ",也将有力調動各方積極性。
報告強調,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從國際看,發達經濟體本輪加息周期或已結束,但高利率的滞後影響還将持續顯現。2024 年還是全球選舉大年,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不确定性可能增大。從國内看,經濟大循環也存在堵點,消費者信心指數和民間投資增速仍處低位,需求不足與産能過剩的矛盾較爲突出;制造業 PMI 連續 4 個月位于收縮區間,社會預期依然偏弱。對此,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增強信心和底氣,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在發展中解決問題。
報告認爲,物價有望溫和回升。2023 年四季度以來,CPI 同比持續在負值區間運行,除了受豬肉等食品價格高基數影響,耐用品和服務價格漲幅也偏弱,核心 CPI 同比由此前的 0.8% 降至 0.6%。通脹根本上取決于實體經濟供需的平衡情況,目前物價水平較低背後反映的是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總供求恢複不同步。未來随着基數效應逐步減弱,商品和服務需求的持續恢複,預計物價總體呈溫和回升态勢。PPI 降幅預計也将持續收斂。中長期看,我國處于經濟恢複和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供需條件有望持續改善,貨币條件合理适度,居民預期穩定,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 中新經緯 APP )
作者: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