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是廣州一家三甲醫院的急診科醫生。
在 2024 年元旦的第一個夜班上,他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最近一個月急診科的手術量,比自己上班這麽多年來一整年的都要多。
2023 年是正常且完整的一年,人們的生活回歸到了三年前的尋常有序,但黑暗過後迎來的黎明曙光,并沒有期待中的那般熾熱和明亮。
那些始終無法将自己從困境中拯救出來的人,或許遠比我們常人見識過的要多;而普通人隻是維持一個基本體面的生活,個中艱辛也可能遠比北上廣中産們想象中的要難。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過去的一年,我覺得最貼切的描述可能是 " 動蕩 "。從世界局勢,到個體生活,再到從前那些約定俗成的價值觀,都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這一年,人們徹底抛棄了房價一直漲的基本信仰,不再拘泥于一定要結婚生子、買車買房這些被批量生産出來定義美好生活的條條框框;
這一年,青年就業率跌入了谷底,考公、考研人數卻節節攀升,過去三十年裏的年輕人,從未像今天這般的焦慮與迷茫;
這一年,中年人的境遇也并沒有随着那糟心的三年徹底結束而有所好轉,反倒是那三年爲很多職場中年争取了緩沖的時間,但當一切恢複如常,行業卻沒能找到新的機會與方向,在 " 降本增效 " 的目标驅動下,因爲 " 有點貴 ",他們自然成了企業優先抛棄掉的不二之選……
也許會有人說,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是因爲沒有經驗還好高骛遠,中年人找不到工作更無需多慮,反正他們已經吃盡了時代的紅利賺夠了錢。
但倘若我們能夠将問題再深究一步:爲什麽社會不能給願意努力奮鬥的年輕人一個繼續向上的機會?以及真正吃到紅利,能夠不工作就此讓一家老小後半輩子衣食無憂的中年人又有幾個?
所以你看,當時代的暴風雪呼嘯而來,并沒有誰真的能夠獨善其身免受其害。每個人都不得不在這個世界的沉浮動蕩中,奔赴在尋找自己人生出口的路上。
如果你問,2024 年又會是怎樣?我想可能是" 平庸無常 "。人們大概率不會迎來潑天的富貴,生活依然苦澀,我們仍将體會着 " 失去 "。
但盡管會有大大小小的困難,大家還是要支棱起來,别輕易就選擇放棄努力和思考。正是因爲生活不會風調雨順,普通人才更需要穩穩紮根。
一、從宏大叙事回歸生活日常
首先,要放棄對時代宏大叙事的幻想,去回歸到現實生活裏的細碎日常。
坦白來說,普通人的社會責任感、人類命運的共同體、以及文藝青年的理想主義,諸如此類的思辨讓人很難對 " 宏大叙事 " 視而不見。
于是,很多人将大把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對 " 宏觀叙事 " 的關注與讨論之上,熱衷于思考未來究竟會發生怎樣的巨變,反倒對自己當下的日常生活不屑一顧,抱着一種過一天算一天的态度。
的确,日複一日的尋常生活過于平淡,司空見慣的命運确定性無法給大衆帶來波瀾壯闊的快感。
即便是曆史學者,也一樣鍾情于書寫帝王将相、英雄權謀。而在這樣一種普适的宏觀叙事偏好裏,普通人難免會感到自我的渺小卑微與碌碌無爲,于是人們總是幻想着能做點大事,又或者是盼着能有大事發生。
然而普通人的一生中,無論是經曆大風大浪又或者是逆風翻盤,都是絕對的小概率事件。我們多數人不過就是按部就班地上學、畢業,然後找工作、成家,再竭盡所能地擔起對上一輩和下一代的家庭養育責任。
春秋時期的《管子 · 牧民》裏有言:"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 就是在說對于個體而言,吃飽穿暖這樣的日常生活,其重要性及意義遠勝其他。
隻是人在年輕的時候多半不能理解,隻有等到年齡和閱曆澆滅了少年氣盛的熱忱,中年思辨才能将人拉回到現實生活裏來。
就像作家薩莉 · 魯尼在《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裏》這本書裏說的那樣:
" 年輕時,我們覺得對整個地球和上面的所有生命都有職責。如今我們能做的隻有盡量不讓我們愛的人失望。"
關于《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裏》這個問題,薩利 · 魯尼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所謂美麗的世界并不存在于世界,而是在這個世界上你要尋找的具體的人的身上。
因此我們最終還是要從 " 宏觀叙事 " 回歸到 " 微觀叙事 " 的日常裏來,和愛人、摯友一同去尋找人生的出口。
二、從空談理想回歸分解理想
熱衷宏大叙事的另一面,是面對個人理想時的誇誇其談。
人在年輕的時候,即便知道再多能夠讓自己終身受益的方式,即便在當時下了再大的決心、做了再周密的計劃,最終也鮮少有人能夠真的将其落地。
聊人生、談理想,紙上談兵、坐而論道總是毫不費力,隻是現實中邁出一步都實屬不易。所以那些看起來再美好的理想,若不能落實到具體的每一步上,那它包裹着的不過都是空想的事實。
讓理想不再浮空的一個重要路徑,就是把理想分解,着手于解決眼前的每一件小事,慢慢形成一種慣性,這才是最終能夠成大事的必要條件。
《習慣的力量》這本書裏有這樣一句話:
小成功其實是細微優勢的穩定運用,一旦一個小成功完成了,就會推動下一個小成功的出現。
就拿我自己來說,因爲我勉強算是一個擅長把普通生活過得閃閃發光的人,所以我的理想之一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寫一本爲新中産美好生活提案的暢銷書(當然不是自費出版的那種),來分享我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那我要想實現這個理想,至少得滿足三點,一是得我自己腦袋裏真的 " 有貨 ",二是我得讓别人知道我腦袋裏 " 有貨 ",三是我要有一定的表達能力,能把腦袋裏的 " 貨 " 通過一二十萬字講清楚,讓人覺得有價值才行。
但事實上,我根本達不到上述中的任何一個條件,想要立馬實現理想就是天方夜譚。所以就隻能去做目标拆解,争取邁出第一步,于是就有了這個公衆号。
起初既寫不長、也寫不好,但爲了保證每周輸出一篇有質量的文章,就不得不強迫自己開始大量地閱讀,整個過程中,寫作這件事并沒有因爲我的堅持而變得簡單,但最後就是習慣成了自然。
當我開始被行業媒體慢慢認可,開始有固定的一群讀者,開始有出版社來找我,跟我分享過往作者出書的案例,指導我創作方向,我就知道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近了。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一開始就空想,或者直接就去聯系出版社,告訴對方我是一個沒預算、沒作品、沒名氣的 " 三無産品 ",但我就是想出書,毋庸置疑沒人搭理我不說,他們甚至還會覺得這人腦子多少有點毛病。
這讓我想起了作家查爾斯 · 都希格,他在《習慣的力量》這本書裏把人明确地分成了兩類,一類是空想家,一類是行動者。
查爾斯 · 都希格認爲,人生不過就是無數習慣的總和,行動者總是把該做的事、正确的事,慢慢變成了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以爲自己每天做的大部分選擇都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人類每天的活動中,至少有 40% 的行爲都是習慣的産物,而不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
雖然把大的理想分解成一件件小事,每一件小事的影響相對來說并不會太大,但是随着時間的沉澱,這些 " 小目标 " 綜合起來的力量,對最終的結果卻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因此,比起空談理想,分解理想并甘心爲之付出,才是對自己理想真正的尊重。
三、從網絡社交回歸現實分享
社交媒體原本是網絡世界的一種工具,現在卻更像是人們生活的枷鎖,讓人逐漸喪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别人的驅使下和期待中生活。
我們甚至每隔幾分鍾,就會下意識地把手機拿出來刷一遍,生怕會錯過些什麽,但又并不會真的錯過什麽。除了會讓人陷入一堆與自己毫無關系的事件情緒裏之外,也就徒剩信息過剩所帶來的無盡焦慮。
坦白來說,我們中國人既有着相對比較重的攀比心,也更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
比如發一條朋友圈,會期待别人能夠給予認同;看到别人發的朋友圈,又會反思自己的人生與對方的差距。
而在大數據的精密推算下,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會陷入到一個被精心織就的信息繭房裏,看自己想看的世界、聽自己想聽的聲音,沉溺其中且無法自拔,并無比堅信這就是世界最真實的樣子。
曼尼爾 · 波茲曼在《娛樂至死》這本書裏說:
人們會漸漸愛上壓迫,崇拜那些使他們喪失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爲什麽笑以及爲什麽不再思考。
所以即便是在這樣一個物質極度豐富和高度文明的時代,人們反倒更難感受到快樂,00 後抑郁症群體的占比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但事實上,人是不可能從虛拟的網絡世界裏找到人生意義的,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永遠隻會存在于現實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
當我們放下手機,就會發現一天的時間很長,長到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也無需把自己的生活拿來跟别人比較,踏踏實實過自己的日子就很好。
我們應該意識到,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将來,平凡而普通的人們,永遠是一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任何一個國家存在的意義,都首先是以普通人的存在爲存在的先決條件。
即便是在北上廣,月入三萬也真的并非信手拈來,多數人的收入不過是恰好維持住一家人的溫飽罷了。
所以别隻活在虛拟的網絡中,多出去走走,見山見水,見人見事;多愛身邊真實且具體的人,尤其是親人、朋友。
去爲自己的理想生活忙起來,人在有事做的時候,是沒工夫去胡思亂想的。
四、務實中不失理想主義
如果你曾讀過茨威格的那本《昨日的世界》,這個出生于貴族家庭,經曆過歐洲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又經曆過兩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巨大蕭條與衰敗的人,對自己一生的曆史回憶錄。
那麽你也許就會相信,隻有經曆過興盛和衰敗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一過的人生:
" 縱使我們今天懷着惘然若失、一籌莫展的心情,像半個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淵中摸索,但我依然從這深淵裏不斷仰望曾經照耀過我童年的昔日星辰,并且用從父輩們繼承下來的信念安慰自己:我們所遇到的這種倒退,有朝一日終将成爲僅僅是永遠前進的節奏中的一種間歇。"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每個人都不應該逃避對自己人生的責任,不能奢求時代和社會替我們解決困境。
我也一直認爲,普通人最好的人生觀或許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人生難題的 " 務實 " 中,又不失那份 " 理想主義 " 的純真。
務實和理想主義,并非一枚硬币的兩個對立面,月亮和六便士也并不是隻能二選一。
事實上,我們中的很多人,可能都是在用 " 六便士 " 供養着自己心中的 " 月亮 ",這輪皎潔的明月,向來都不會因爲我們低頭彎腰拾起地上的六便士,再擡頭時就變得黯然失色。
隻是,我們需要找到向生活正确低頭的方式。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