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壹 DU 财經
2000 多年前,《禮記 · 中庸》一書提出 "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 "。意思是,君王要統治天下,需要做好三件大事,即儀禮、制度、考文,這樣就會減少過失。
2000 多年後,韓寒引用這一概念,寫出《三重門》,寓意青春期少年面臨的學校、家庭、社會這三道大門。
以 2009 年,阿裏雲寫下第一行代碼算起,14 歲的中國雲服務廠商開始進入青春期:既對世界充滿期待,也對未來有所擔憂。
目前全球雲服務市場中,份額前十名的公司依次爲 AWS、微軟、阿裏、谷歌、IBM、華爲、中國電信、騰訊、中國移動和百度,中國公司占了六家,阿裏雲還跻身前三。
如同新能源、5G 等賽道一樣,中國雲服務廠商也在全球迎來高光時刻,但青春期的中國雲服務廠商也面臨着需要突破的 " 三重門 "。
01 政務雲是一大變量
在各行各業上雲、轉型數字化的進程中,政務客戶是重要群體,也是決定各家雲服務廠商市場份額的一大變量。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 年中國雲服務行業應用白皮書》顯示,雲服務市場中,泛互聯網行業市場占比達 27% 左右,是最大的行業;政務排名第二,占比爲 17% 左右;金融行業以 11% 市場占比排名第三;汽車、醫療、教育等行業則排在更後面。
IDC 研究顯示,2021 年中國數字政府整體市場達 1235 億元人民币,預計 2026 年将超過 2000 億元人民币,複合增長率爲 12%。2022 年,政務雲整體市場規模爲 500.52 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 17.17%。
政務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不僅爲中國雲服務市場發展帶來巨大機遇,還自帶風向标意義。
從 2021 年開始,各地開始建設 " 國資雲 " 平台:2021 年 3 月,天津 " 國資雲 " 上線運行;4 月,四川省發布 " 國資雲 ",是國内首個國資企業專屬雲…… " 國資雲 " 平台由地方國資委牽頭投資、設立、運營,建設與運營方通常是地方國資企業,技術與産品的支撐方一般爲雲服務商。國資雲的建設,三大運營商可以參與,華爲雲、阿裏雲、騰訊雲、百度雲等民企雲服務廠商也可以參與中标,分的一杯羹。
今年 5 月,湖南省國資雲在長沙上線,它由湘投集團投資建設,技術與産品支撐方則爲華爲雲,華爲雲全國首個 " 建運一體化 " 的國資雲。2022 年 11 月,阿裏雲也曾以 473 萬元成功中标,承擔湖北省國資雲雲平台建設。
如果說各地國資雲給了民營雲服務廠商一個機會,那麽,國家雲則給電信雲、移動雲等國資背景雲服務商以超車的機會。2022 年 7 月 12 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深化專業化整合工作推進會提及,以中國電信爲主導,聯合中國電子、中國電科等多家中央企業共同打造國家雲公司。
最新數據顯示,中央企業上雲覆蓋率達到了 86%,而背後央企雲資源池就是由中國電信組織建設的。
伴随中央及地方 " 國雲 " 市場的興起,三大運營商雲服務業務開始 " 狂飙 "。根據财報,2022 年上半年,天翼雲、移動雲、聯通雲收入分别達 280.82 億、234 億、187 億,同比增幅分别達 100.8%、103.6%、143%,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以至于有人說,阿裏雲引領了雲計算 1.0 階段,由政務客戶驅動的國雲則将行業推向 2.0。大批政府部門、央國企、金融機構開始朝着具有國資背景的雲服務商,勢必引發行業格局變動。
IDC 的公有雲服務市場報告顯示,與 2021 年下半年相比,2022 年下半年 IaaS 和 IaaS+PaaS 市場競争格局中,華爲雲、中國電信天翼雲均前進一位,分類第二、第三位,而騰訊雲則由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對于國内雲服務廠商來說,誰能拿下更多政務客戶,誰就能獲得更大優勢。
02 Maas 是一場新競賽
自去年 ChatGPT 爆火,大模型就成爲一個 " 值得所有行業都重新做一遍 " 的存在。
在國内,大模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也卷到了雲服務市場。一方面,大模型對算力要求的提高會激發雲服務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正在孕育新的商業模式—— MaaS。
去年 11 月,阿裏雲 " 通義千問 " 大模型研發負責人周靖人在雲栖大會上提出 MaaS(Model as a Service)," 模型即服務 ",以模型爲核心提供服務。與雲服務市場已經很成熟的 IaaS、PaaS、SaaS 等相對應。
ChatGPT 激發了各行各業對大模型的渴望,都希望借助生成式 AI,實現更深層次的數字化轉型,帶來更高地效率、更好地體驗。于是,将大模型 " 裝進來 ",讓客戶更方便、更便宜地從雲端調用大模型,便成爲雲服務廠商的必然選擇。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就表示," 大模型是 Game Changer,它會徹底改變雲計算的遊戲規則。過去,雲計算主要賣算力、看速度、看存儲,今天,客戶購買雲服務,會看框架好不好、模型好不好,而不是僅僅看算力怎麽樣。"
" 阿裏雲的平台非常歡迎第三方模型。" 阿裏雲 CTO 周靖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強調,MaaS" 有算力、無模型,不夠。有模型,無生态,也不夠。發展大模型,算力、模型、生态,缺一不可。"
于是,我們看到阿裏雲發起的 AI 模型社區魔搭中,集聚了 180 多萬 AI 開發者和 900 多個 AI 模型。今年 7 月,阿裏雲宣布,成爲國内首家支持 Meta 公司的 Llama 2 全系列訓練和部署方案的公司,Llama 2 是 Meta 最新開源的類 ChatGPT 大語言模型。
8 月初,百度智能雲 MaaS 升級:千帆大模型平台全面接入 Llama2 全系列、ChatGLM2、RWKV、MPT 等國内外 33 個大模型,并對接入的模型進行二次性能增強,模型推理成本可降低 50% 左右。
8 月中旬,騰訊雲宣布 MaaS 升級,接入 Llama 2、Falcon、Dolly、Vicuna 等 20 多個主流模型,且支持系列模型的直接部署調用、應用流程簡單、可全程低代碼操作。
此前,火山引擎發布的 " 火山方舟 " 也集成了百川智能、出門問問、複旦大學 MOSS 等多種大模型。一頭兒連接 MiniMax、百川智能、Moss 等大模型提供方打造模型廣場,一頭兒連接企業,火山方舟在中間提供精調和落地能力,共同組成 MaaS 生态。
從算力、智能解決方案,再到大模型,客戶從雲服務中獲取的内容在逐步升級。賽迪的數據顯示,預計今年中國大模型雲服務市場規模将達到 261.5 億元,占中國雲服務的比重将達到 10.3%。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雲服務廠商來說,大模型時代,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線,競争才剛剛開始。
03 國際化是增量機會
中國市場上,雲服務競争已經紅海一片。今年 4 月份以來,阿裏雲、騰訊雲、移動雲等先後大幅降價,阿裏雲更是開啓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核心産品價格全線下調 15% 至 50%,存儲産品最高降幅達 50%,移動雲的通用入門型和通用網絡優化型雲主機均降價 60%。
對于這波降價,業内人士大多将其歸結爲 " 降價換量 ",搶奪客戶之舉,是雲服務廠商競争白熱化的一種反映。
跟新能源行業類似,中國雲服務廠商終将從國内卷到國外,尋找增量機會。
阿裏雲是中國跑出來的第一朵 " 國際雲 "。據 Gartner 數據,2021 年阿裏雲以 9.55% 的市占率位居全球前三,其中在亞太市場的份額超過 25%,在亞太區域的份額是亞馬遜和微軟總和。2022 年年底,阿裏雲在東南亞市場的營收增長超 60%。
阿裏雲全球基礎設施布局
阿裏雲的本地化策略值得學習。去年在泰國舉辦的國際雲峰會上,阿裏雲宣布未來三年投入 70 億元建設國際本地化生态,并在波爾圖、墨西哥城、吉隆坡、迪拜等地增設 6 個服務中心。去年 6 月,阿裏雲與沙特電信公司(STC)共建合資公司,運營在利雅得的兩座數據中心,面向沙特市場提供公共雲服務。阿裏雲已在全球 30 個地理區域運營着 89 個可用區,覆蓋亞洲、歐洲和北美等區域。
華爲雲、騰訊雲也是中國雲出海的代表。目前,騰訊雲在海外布局 26 個地區,運營 70 個可用區;而華爲雲也在全球 29 個區域、75 可用區布局,覆蓋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
面對數據合規等雲服務出海的常見問題,各大雲服務廠商均在加速本地化生态打造。在東南亞市場,阿裏雲與泰國本土廠商合作,共建數字化服務;與 10 多家印尼本地高校合作,提供數字化技術培訓;與中東最大電信公司沙特電信成立合資公司 ...... 目前,阿裏雲已與 30 多家海外企業達成合作,進一步夯實本地化生态。
除了技術和産品,在國内卷出來的性價比和服務也是中國雲服務廠商出海的底氣。2019 年出海的影像類視頻工具閃剪智能與海外雲廠商和國内雲廠商均有合作。其創始人表示,中國雲廠商帶來的是更高的性價比," 海外雲廠商的 GPU 資源價格是非常标準的,用多少就付多少錢,沒有太大的改變空間。但國内雲廠商可以幫助我們調配閑置資源,讓閃剪智能的成本降了下來。"
此外,他還表示,國外的工作溝通方式是提工單,提完可能要 1-2 天才能回複。" 中國雲廠商提供的都是 7x24 小時的服務,直接在群裏溝通,哪怕半夜出現問題,也有團隊來馬上解決問題。"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雲出海市場規模 256.5 億元,市場增速爲 42.8%。相比國内市場,這是一個相當高的增速。在國内高度内卷的當下,可以預期,國内國外兩條腿走路将是中國雲服務廠商下一步的必然路徑。
04 結語
猶如鯉魚躍龍門,在政務雲、MaaS 雲、國際雲這三道門面前,誰能越過去,誰就能度過青春期的躁動與不安,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來收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