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數碼 3C 組 | 編輯:TSknight | 排版:LA
小米 14 系列已經開售近一個月,作爲首款上市的骁龍 8Gen3 手機,不俗的性能表現爲這個新的旗艦處理器帶來了衆多關注。超過 200 萬的跑分、2K 無損運行《原神》,各種遊戲測試和用戶的實際體驗,都讓不少網友對後續将會發布的骁龍 8Gen3 手機期待不已。
如無意外,大多數品牌的骁龍 8Gen3 旗艦将會在未來的一個月内與大家見面,而在愈演愈烈的旗艦機大戰中,今年的旗艦手機也是各展所能,試圖用不一樣的設計與特點來吸引目标用戶的注意。
如果你有想法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換一台旗艦手機,那麽除了小米 14 之外,還有不少值得一看的産品,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旗艦手機即将上市。
OPPO
讓我們先從關注度較高的幾款産品聊起吧,首先是 OPPO 的 Find X7 系列,與以往一樣,今年的 Find X7 系列依然會有 Find X7 和 Find X7 Pro 兩款産品。從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兩款機型将會采用不同的處理器,Find X7 将搭載 MTK 的天玑 9300,而 Find X7 Pro 則會搭載骁龍 8Gen3。
所以,我們就重點來看看 Find X7 Pro,OPPO 一直将影像性能作爲旗艦産品的宣傳重點,今年的 Find X7 Pro 同樣如此,甚至堪稱曆年堆料之最。Find X7 Pro 除了将采用最新的索尼 LYT900 一英寸主攝外,還是首款搭載雙潛望長焦鏡頭的手機。
而且從曝光的信息來看,兩顆潛望長焦都采用的旗艦級傳感器,分别是 IMX890 和 IMX858(尚不确定),僅從硬件參數來看,是目前曝光的旗艦手機中最激進的。
圖源:索尼
除此之外,Find X7 Pro 的屏幕也值得期待,雖然目前還沒有信息透露,但是應該會和一加 12 使用相同的屏幕。當然,在實際參數透露之前都不好确定,雖然一加和 OPPO 也算是一家人,但是在實際的運營及設計時,所針對的用戶還是有所不同的,不過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Find X7 Pro 的屏幕肯定不會差。
一加
既然聊到了 OPPO,那麽就再來看看兄弟品牌一加吧,與 OPPO 的定位不同,一加相對而言更重視性能等方面的綜合體驗,所以在屏幕上下的功夫要更多一些。前段時間,一加甚至爲了一加 12 的屏幕專門舉辦了一個發布會,2K 分辨率加上超過 2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在目前的國産旗艦手機中也算是獨一份的存在。
而在影像系統方面,一加 12 主攝采用的是索尼 LYT808,傳感器尺寸小于 LYT900,并配備一顆潛望長焦,如無意外應該是采用三主攝的設計,在影像性能上要略低于 Find X7 系列。
圖源:微博
從産品定位來看,Find X7 與一加 12 還是做了較爲明确的劃分,Find X7 繼續以影像爲核心堆料,而一加 12 則更關注性能、屏幕等方面的綜合體驗,售價也應該會與 Find X7 錯開一定的身位。
魅族
再來看看其他品牌,魅族最近也是相當的活躍,作爲國内的老牌手機廠商,魅族自去年回歸以來也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特别是魅族 20 infinity 無界版,獨特的設計确實讓人眼前一亮,不知道今年還會不會推出類似的版本?
魅族 21 目前曝光的信息并不多,主要的宣傳點都集中在窄邊和白色邊框上,據悉魅族 21 的邊框厚度僅爲 1.74mm,低于 iPhone 15 Pro 的 1.75mm,而且還将做到四等邊的效果,配合白邊框的視效,魅族 21 有望成爲正面觀感最好的旗艦手機之一。
除外觀之外的其他配置,目前曝光的信息中都很少提及,目前隻知道屏幕來自三星,如果和上一代采用相同的型号配置,那麽三星屏的版本應該是 Pro 版,而标準版和超大杯版則采用國産定制屏幕。
圖源:魅族
紅魔
魅族之外,還有一個品牌的新品也是受到不少關注,雖然是遊戲手機,但是紅魔的新品從設計和功能來看,确實有着不少亮點。作爲國内碩果僅存的遊戲手機之一,紅魔 9 Pro 将依然采用物理散熱設計,可以顯著增強手機的長時間遊戲體驗。
從紅魔給出的數據來看,紅魔 9 Pro 的骁龍 8Gen3 跑分接近 230 萬,是目前公布的旗艦手機中最高的。此外,紅魔 9 Pro 依然采用了屏下攝像頭設計,而且今年還在影像模組上動了 " 刀子 ",以純平不凸出的設計爲賣點。
圖源:紅魔
說起來,攝像模組不凸出是魅族 20 的宣傳點之一,今年倒是沒有怎麽提及。攝像模組不凸出雖然帶來不錯的觀感,隻不過代價往往是削弱影像性能,對于紅魔來說,遊戲手機的受衆群體對影像性能需求不高,更好的手感确實可以吸引他們,同時又不會成爲被吐槽的缺點之一。
紅米
最後再來看看 Redmi,從目前的情報來看,K70 系列大概率會在 12 月初發布,配置上也将進行衆多的升級,2K 屏幕、接近等寬的四窄邊和全面升級的外觀質感。上一代 K60 就因爲外觀設計偏廉價,所以被不少用戶诟病,這次看來應該改善不少,至于影像方面,同樣沒有信息透露,但是以盧偉冰的話術來看,應該也不會太差。
不過,據悉 K70 系列依然會有三個型号,而且每個型号都将采用不同的處理器,隻有 K70 Pro 才是骁龍 8Gen3,如果你想要得到最佳的性能,那麽其實隻有一個選擇。
從各個品牌目前透露出來的旗艦機型信息中,不難看出都是有備而來的,基本上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狠下功夫,打算盡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相較于往年而言,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旗艦手機的市場競争将會更加激烈。
一方面是全球手機出貨量收縮,國産品牌的出海計劃普遍受阻,國内用戶的換機周期也在不停延長,意味着用戶群體在萎縮,想要保證市場份額不掉就必須拿出真材實料來赢得用戶的關注。
另一方面,華爲的回歸也給了國内廠商很大的壓力,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爲的産能十分受限,但是恐怖的用戶群體購買力已經得到證明,而華爲最具競争力的市場恰好也是高端市場,對于其他品牌來說,如何在高端市場與華爲競争将會成爲一個難題。
圖源:華爲
單就硬件性能來看,今年的旗艦手機對比去年會有着普遍的大幅度提升,比如影像模組方面受益于索尼最新的堆疊式傳感器,體驗提升非常明顯,而且今年各大廠商都瘋狂堆料,屏幕、外觀設計、邊框等都有着明顯改觀,相對于前兩年來說,升級和改進的地方會明顯更多。
實際上,如今的國内高端手機市場也正在逐漸分化,華爲回歸後已然是獨一檔的存在,而小米、一加則吸引着注重性價比的用戶,OPPO、vivo 則是主打線下及影像性能,魅族、紅魔則各自關注自己的小群體。
魅族正在試圖擠入到小米、一加的行列中,不過現在看來還需要不少的時間,同時也需要魅族 21 系列擁有足夠的産品力才行。相對而言,紅米或許會回歸自己的中端性價比旗艦定位,不再試圖對高端市場進行沖擊,一方面是小米 14 已經占據了這個價位段,另一方面是 Redmi 的目标群體并不是十分買賬。
此外,根據業内的交流來看,多數廠商都傾向于薄利多銷,降低旗艦機型标準版的入門價格,即使承受一段時間的不盈利乃至虧損,都要先把市場份額提高再說。在這樣的風向下,考慮到今年各旗艦機型的升級幅度,或許是近年來最适合換手機的時間。
End
諾基亞手機,徹底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