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17 星期四
據北京商報,8 月 16 日,騰訊發布了 2023 年二季度财報,營收 1492 億元,同比增長 11%,非國際财報準則下的淨利潤 375 億元,同比增長 33%。财報顯示,2023 年二季度騰訊增值服務營收 742 億元,同比增長 4%,其中遊戲業務營收 445 億元,國際市場貢獻 127 億元;網絡廣告營收 250 億元,同比增長 34%,其中微信視頻号創造廣告營收 30 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營收 486 億元增長 15%,同比;其他營收 14 億元,同比減少 9.7%。根據财報,騰訊二季度研發開支 160 億元,自 2018 年至今累計投入超過 2300 億元,截至 6 月,騰訊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過 6.6 萬件,專利授權數超過 3.3 萬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雲技術、大出行、即時通訊等前沿領域。
經濟日報第七版文章指出,剛剛過去的 7 月,滬深證券交易所 IPO 申報爲零,引發各種猜想。市場上關于暫停 IPO 的聲音此起彼伏。近年來,每逢市場震蕩,總有人将目光瞄準 IPO,視 IPO 常态化爲罪魁禍首。對此,筆者認爲,反複糾纏于以暫停 IPO 來救市,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對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造成幹擾,實不可取。随意按下 IPO" 暫停鍵 " 對市場的傷害卻是顯而易見的。一些優質企業的上市步伐被迫中止,融資難、過度依賴間接融資等難題無法得到緩解,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将受到影響,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因此弱化。同時,随着市場入口的 " 紮緊 ",上市公司資源稀缺性加劇,炒作殼資源的風氣或将随之擡頭等。在保持入口暢通的同時,進一步疏通出口,也能緩解市場擴容壓力。與成熟市場相比,A 股年均退市率依然偏低,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應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據證券日報,8 月 16 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 年 7 月份,70 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城市個數減少,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下降、同比有漲有降。
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記者表示,從 7 月份房價數據來看,市場釋放出的政策信号較爲密集,實際效力有待 8 月份顯現。
據财聯社,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成功打造全脈沖神經網絡類腦認知智能引擎 " 智脈 ",并将其全面開源開放。該平台将爲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類腦智能研究提供基礎支撐,助力探索自然智能的計算本質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于細胞出版社旗下《Patterns》期刊。
據國家能源集團消息,國内首個鐵路運輸管控一體化大數據應用服務平台在朔黃鐵路投入試運行,填補了我國鐵路運輸數據綜合應用方面的空白,爲推進鐵路産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化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據《自然》雜志 16 日報道,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控制有機半導體中光和量子 " 自旋 " 相互作用的方法,即使在室溫下也能發揮作用,爲潛在的量子應用開辟了新前景。
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與會者表示,盡管出現勞動力需求更加平衡的迹象,但勞動力市場仍然 " 非常緊張 ";與會者仍認爲經濟增長低于趨勢、勞動力市場趨軟是恢複經濟平衡的必要條件;銀行體系 " 健全且有韌性 ",信貸條件收緊可能會對經濟造成壓力;在貨币政策滞後的不确定性中,與會者表示加息效果符合預期。
近日,部分銀行對非櫃面渠道支付交易限額進行了調整。青島銀行、大連銀行等多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降低部分個人賬戶非櫃面渠道的支付總限額。其中,青島銀行将部分個人賬戶單日限額調整爲 5000 元以下。 據記者了解,從去年開始,爲保證客戶賬戶的資金安全,多家銀行陸續對部分客戶的非櫃面交易進行限額調整。對于具體限額多少以及是否被限額?銀行對不同地區、不同客戶的調整有所區别,具體需看個人賬戶實際使用情況及所在地區相關政策。
據報道,如今,退市正越來越常态化,像凱樂科技(600260)這樣 " 消失 " 的股票代碼不在少數,也不乏像吳智強一樣的投資者在跌停闆上 " 出貨無門 "。Choice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 8 月 16 日,A 股退市的上市公司數量有 43 家,至少有 46 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風險,涉及股東戶數超 380 萬戶。 業内人士表示,退市是實現市場優勝劣汰的必要條件,隻有 " 進 "" 出 " 渠道打通,股市才能良性循環發展。但是,退市常态化一定要以投資者保護爲核心,涉及上市公司違規操作觸發的退市必須做好投資者賠償,不能讓違規的上市公司一退了之,更不能讓股民的投資信心随着 " 消失 " 的股票代碼一并 " 消失 "。
8 月 16 日,東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第四大股東蘇州城市建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蘇州城建)拟将其所持的 8.3% 股份轉讓至第一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蘇州國發)。
若此次股權轉讓獲批,蘇州城建将不再持有東吳人壽股權,蘇州國發的持股比例将進一步提升至 31.717%。蘇州城建是蘇州市國資委全資控股企業,蘇州國發則是蘇州市财政局全資子公司。
在人事方面,據澎湃新聞了解,不久前辭職的蘇州銀行行長趙琨已出任東吳人壽黨委書記,并被提名爲董事長人選。沈曉明不再擔任東吳人壽黨委書記,轉任高級專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