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自從 2022 年年底創始人劉強東重提 " 低價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 以來,京東方面就始終沒有停止對于低價二字的布局,并已先後推出百億補貼、9.9 元包郵、超級 18 等玩法。即便當下淘寶、抖音電商等競争對手已相繼下調低價戰略的優先級,轉投新的站戰場,京東也依舊還在堅持。
在這樣的背景下,京東的低價打法又一次迎來了進化。繼 2024 年年底進行小範圍試運營後,京東已正式推出競價購物玩法 " 京東指數 ",目前在京東 App 中搜索 " 京東指數 " 或 " 指數 " 等關鍵詞即可找到相關入口。

據了解,這一玩法采用消費者與商家雙方共同競價的模式,從而形成商品價格的動态交易。具體而言,在這一模式中,平台将根據商家的出價從低至高進行排序,并實時展示最低出價的商品供消費者選擇。
消費者則不僅可以直接以最低報價購買商品,還能根據商品的價格波動提出自己的希望價格來進行競标。平台則負責撮合交易,如有商家的報價匹配,交易即告成立。如果 24 小時内沒有報價匹配,則這一出價單将會自動過期取消。
熟悉電商行業的朋友想必知道,對于電商平台而言,競價這種玩法其實并不鮮見。例如此前在 2023 年前後,身爲百億補貼發起者的拼多多就推出了 " 區域競價 " 機制,其核心在于通過區域内商家的競價來決定商品的銷售價格和曝光度。随後,淘寶百億補貼也上線了區域競價功能,競價獲勝的前三名将獲得平台的優先派單。

如果說此前拼多多、淘寶的競價玩法均是以商家端競價爲主,目的是通過更加激烈的價格競争來降低商品的整體價格水位,推動平台在在價格上形成優勢,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那麽京東指數的創新,就在于引入了消費者自由出價這一機制。
這種雙向競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颠覆了電商平台傳統的單向定價邏輯,試圖通過增強消費者在商品價格上的主動權,進一步推動價格的下探,并提升用戶參與感。
而且京東指數通過技術手段将低價包裝爲市場博弈的結果、而非簡單補貼,或能夠緩解商家對于品牌受損的擔憂,以及京東身爲平台的成本負擔。要知道,早期電商的價格戰依賴平台輸血,但京東指數代表的新模式則更強調供應鏈響應速度、數據匹配能力,以及商家的價格彈性。

由此京東深耕多年的供應鏈能力,無疑将會進一步發揮價值。例如在自營商品 SKU 超過 1000 萬基礎上,京東通過智能供應鏈可将存貨周轉天數控制在 30 天以内,并實現采購自動化率達 85%,這些無疑都是支撐其實現動态定價的底層能力。
總而言之,以消費者與商家雙向動态定價爲核心,京東顯然是有意在電商行業的價格戰中開辟出一條差異化路徑。不過這個設想雖然很美好,但仍有諸多現實的挑戰。
例如,較少的 SKU 便是京東指數當下需要打破的一大阻礙。據了解,目前京東指數覆蓋的商品類别及 SKU 相對有限,部分類目甚至僅有一款商品可供選擇。但其想要擴大覆蓋品類,就必須解決第三方商家的激勵問題,例如采取降低費率、開放流量等方式,但這就有可能會需要付出更多的硬性成本。

而且根據相關規則,京東指數實際上是從部分商家提供的商品中挑選出具有價格競争力的部分,而非直接展示所有商品的銷售主體。但對于商家而言,之所以願意接受低價,除了 " 清貨 " 之外,更多的或許還是希望借此提高店鋪的曝光量和權重。可京東指數現在抹去銷售主體的方式,顯然會讓這個打算直接落空。
另一方面,既然是競價購物,消費者就也得拼手速和運氣才能拿到 " 最低價 "。如果價格波動成爲常态,反而可能會加大消費者的決策負擔。更爲重要的是,就目前而言,京東指數的價格優勢尚未完全體現。以小家電類目的 " 戴森 HD16 吹風機 " 爲例,京東指數頁面顯示的最低價格爲 2819 元,但在天貓的同款商品僅需 2562 元。

總而言之,對于京東而言,這或許是一次 " 向死而生 " 的冒險。一旦成功将有望打開下沉市場與高頻消費的增量空間,若失敗,則可能會加劇品牌調性模糊與利潤流失的風險。
對于整個電商行業來說,京東這一嘗試的價值就在于有望驗證這樣一個命題,即在價格競争進入深水區後,真正的護城河究竟是資本的厚度、技術的深度,還是生态的廣度?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将在京東與競争對手的下一步落子中逐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