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花兒街财經,作者|侯煜 郭楚妤,編輯|蘇慧
Kim 畢業于首爾大學商學院,輔修中文。畢業後他順利入職韓國某大型面闆公司,服務于海外市場部。盡管 Kim 的 Base 在韓國,但在 2019 年 10 月之前,Kim 每個月至少要到中國出差一次,俨然成為了一個 " 中國通 "。
當時,Kim 的 KPI 就是打通和中國整機企業的關系,加速新顯示方式在中國市場普及。
2018 年前後中國經濟年增速大約在 7% 左右,各大彩電整機企業積極擴張,對于 OLED 等新顯示趨勢的接受度普遍很高。整機企業與上遊面闆企業的市場部熱絡溝通,Kim 也成為各彩電企業發布會的座上賓。當時有韓國面闆企業高層人士的站台,就是高端電視品質的保證。
賓主皆歡的工作自然開展得順風順水。" 若不是當時價格高高在上且産量跟不上,OLED 早就有席卷顯示産業之勢。"12 月 2 日,Kim 在首爾市汝矣島 Sky Farm 餐廳接受《華爾街科技眼》的采訪,說上面的話時,他的語氣非常笃定。
2019 年末,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成為中韓産業間溝通的休止符。Kim 與客戶之間溝通隻能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
" 新冠到底厲害不厲害?2019 年 -2020 年間韓國也不清楚。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 年韓國經濟的發展也出現暫時的停滞。"Kim 介紹。
公開數據顯示,韓國國内生産總值(GDP)增長率為 -1%,這是自 1999 年以來韓國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當時,橫向來看中韓抗疫處于同一個階段,所以當時韓企希望喚醒領邦、實現開放的願望還不夠迫切。
從 2021 年末開始,在經濟形勢倒逼之下,韓國調整了防疫政策。看起來消極的 " 躺平 ",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失業率快速下降,已顯著低于疫前,勞動參與率明顯提升,已高于疫前。
發現如今的新冠就像感冒之後,韓國各大産業公司開始開放心态、全力抓公司效益。但做海外業務的發現,中國市場已經打不進去。2020 年 2 月之後的一年,中韓之間航班被取消 8 成。财團型公司隻好包機前往,成本先放在一邊,漫長的隔離期讓各位習慣自由的業務高管不堪重負。
起初,韓國企業嘗試調整各個區域的業務比重。比如,全球最大的 OLED 面闆生産商 LG Display ( 以下簡稱 "LGD" ) 就加大了在美國市場推廣 OLED 的力度。但經過全方位的權衡,LGD 還是覺得作為彩電最大的生産和消費市場,中國是不能放棄。
2022 年 12 月 7 日,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的 " 新十條 " 發布,外國人入境後,海關申報環節都免了。Kim 公司負責包機業務的同事如釋重負,組織大家吃了一頓烤肉,大家幹杯的時候喊的是 "Fighting,China"。現在大家迫切期待入境中國政策的調整,期待 OLED 在中國市場卷土重來。
搶窗口期:中國顯示業百花齊放
正如 Kim 的說法,OLED 的發展在過去的三年間,就像按下了暫停鍵。這從中國彩電整機企業主推的産品就可見一斑。
2020 年之前,大尺寸 OLED 市場 LGD 一枝獨秀,其他公司都不具備大尺寸 OLED 的量産能力,三星當時主要量産手機用 OLED,京東方的大尺寸 OLED 研發仍然處于實驗室階段。所以上遊企業中,主推的就是 LGD。
而在中國市場,最積極呼應 LGD 的就是創維。當 OLED 技術剛剛嶄露頭角時,創維即判斷這項技術具有潛力。創維是中國首家、全球第二家具備 OBM(即代工廠經營自有品牌)能力的電視廠商。據行業機構奧維雲網數據,創維在高端 OLED 電視市場的份額,于 2020 年一度超過 70%; 在過去的兩年間,創維在 OLED 電視市場的整體占有率也始終保持在 50% 左右。
2021 年 2 月,創維正式發布了自家首款 MiniLED 電視,并在 2021 年初展開 MiniLED 研發生産的布局。同年 9 月,創維發布了 SmartMiniLED 電視 Q72。
主流彩電品牌産品多元化原本無可厚非,創維的内部人士也極力強調 " 前幾年推廣 OLED 的力度 " 還是很大的。但行業人士透露,這也從側面說明,除了 OLED,創維也加大了對其他新顯示方式的推廣力度。在 OLED 領域,創維投入巨大,現在無法從 OLED 産品中快速獲利,也隻能另辟蹊徑。
不僅是創維,在各大廠商的推動下,在中國市場,Mini LED 和 Micro LED 大有後來居上的勢頭。
康佳正在通過 MLED(Micro LED 和 Mini LED 簡稱)逐步建立自己的護城河。2022 年 9 月 30 日,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産業園正式投産,多條 MLED 産線建成并投入使用。康佳在 MLED 領域實現原創技術創新、國産化替代及強鍊補鍊三大突破。日前,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取得 Micro LED 技術新突破,成功開發出 " 混合式巨量轉移技術 ",突破了 Micro LED 顯示屏巨量轉移的瓶頸難題。康佳在 MLED 量産化上領先一步。
海信借 OLED 缺席的時間窗口彎道超車。海信是激光電視的旗手,但提到 OLED,不得不提海信。行業和媒體一直将海信對于 OLED 的态度當做産業發展風向标。前任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 OLED 領域投資上比較謹慎,理由是 OLED 産業尚未成熟。海信當時表态大力投資 OLED,一方面表明 OLED 産業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此外也說明在業績壓力之下,海信希望找到新的突破口。
2020 年 1 月,對于當時網傳的 " 海信将退出 OLED 市場,轉而采用 ULED 征戰高端市場 " 的傳聞,海信視像(600060.SH)公關部負責人回應稱 " 子虛烏有 "。海信還特别強調公司不僅沒有退出此業務,相反還聯合子公司東芝不斷加大 OLED 上遊技術的投入,積極布局産業鍊前端。
但在過去兩年間,海信的态度不再暧昧。ULED 和液晶電視是海信視像業務的兩闆斧。為了實現權威背書,今年 8 月,海信還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為海信 ULED X 站台,歐陽鐘燦稱其 " 超越了 OLED 的畫質效果,将液晶電視畫質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
這些現象和 2016-2019 年間的景象截然不同,當時中國各大彩電品牌的 OLED 發布會接連不斷,善于推廣的 LGD 還總愛建立聯盟推廣,各産業技術官僚和學界人士積極站台。
當時,媒體最熱衷讨論 "OLED 有沒有未來 " 的話題,這也給了業界一種錯覺—— OLED 即刻就要落入尋常百姓家。
目前 "OLED" 不再是顯示産業的熱詞。通過公關議程設置主導的新聞傳播已經暫時停滞。在過去的三年,韓國企業和中國媒體的溝通頻次已經降至近十年來最低頻次。
中國市場:OLED 推廣阻力重重
在中國市場,三個層面的反作用力,是 OLED 電視難以普及的關鍵。
在采訪中,中國彩電整機企業并未明确承認降低了 OLED 的投入力度,但實際上,他們确實沒有普及 OLED 的内在動力。
在中國市場,大尺寸 OLED 的推廣一直都是由 LGD 牽頭,中國整機企業則扮演跟随者的角色。在 LGD 高舉高打的時代,此類企業目标是不掉隊,隻要能有面闆,就可以向市場推出整機,提升産品的整體溢價水平;但在 LGD 缺席後,中國企業确實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比如 MLED 實現高端化。
第二大阻力來源于行業,大尺寸 OLED 顯示業務不是中國企業的強項,OLED 電視在銷售中也不會享受到特殊的推廣政策。比如,推廣節能産品均會在銷售環節享受補貼。不過在 2021 年 8 月前,以 " 節能 " 著稱的 OLED 電視卻沒有能效标識,自然也就不會享受能效補貼。
2021 年 8 月之後,GB 24850-2020《平闆電視與機頂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正式實施, OLED 才有了能效标識。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稱,這算是一定程度的 " 行業保護 ",不過屁股決定腦袋,這倒是能理解。
第三大阻力 , 則來自于中國的面闆企業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從目前來看以上企業還不具備大尺寸 OLED 的量産能力,所以為強化自身優勢,大力推廣 Mini LED 和 Micro LED。長期關注顯示行業的資深觀察人士馬聰認為,實際上,中國的彩電市場還是由供給側也就是上遊決定的。加之 Mini LED 配置又很靈活,做高分區暗部表現接近于 OLED, 分區低一些則能實現比液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大尺寸 OLED:未來來不來?
OLED 還會不會下一代的顯示方式呢?其實,單從物理特性來看,OLED 面闆顯示結構更為簡單,耗材更少更環保,規模化量産後更有可能具備低成本普及的優勢。OLED 顯示具有柔性可卷曲的特點,更方便運輸和安裝,突破尺寸的限制,未來甚至可以用 OLED 壁紙把整面牆變成一個超大顯示屏。OLED 技術具有許多優勢,理論上,OLED 顯示器可以附着在任何透明或不規則的物體表面,為顯示無處不在的未來世界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疫情之下的三年,OLED 的發展并沒有停滞,三星的 OLED 産業迅速成長。去年 11 月,《華爾街科技眼》獨家報道,三星 Display 在韓國忠南牙山市舉行 QD-OLED(以下簡稱 "QD")面闆出貨儀式,宣布正式進入大型 OLED 面闆市場。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镕表示,到 2025 年為止,三星對 QD 的投資将達到 13.1 萬億韓元 ( 約合 703 億元人民币 ) 。
韓國兩大顯示巨頭 OLED 的技術路線不同,但普及 OLED 的決心很堅定。
三星顯示器舉行出貨儀式,批量生産 QD OLED 顯示器, 标志着 QD-OLED 電視時代拉開了帷幕。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OLED 雖然從顯示技術的角度看具有先進性,被認為代表了電視技術發展方向,但是之前 OLED 面闆全球僅一家供應商,直接決定了整機價格居高不下。世界第一大電視機企業将進入 QD-OLED 市場,随着 OLED 生态系統的擴大,期待着面闆價格下跌和 OLED 電視大衆化的良性循環。
馬聰則認為,看 OLED 的未來要分兩個維度,一個是中國,一個是全球其他區域。中國市場由于 OLED 市場表現不及預期,主要企業信心不足,導緻市場前景不明朗 ; 但在全球範圍内的普及還是值得期待的。
對于三星未來要和 LGD 分庭抗禮的局面,Kim 覺得目前三星的量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便不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也能接受,畢竟中國市場開放了,就有無限的可能。
Kim 告訴《華爾街科技眼》,這幾天公司又包了機,Kim 将和其他 200 多位同事一同奔赴中國,探讨下合作的機會。" 闊别小三年的中國啊,我想念 LG 南京工廠附近的鴨血粉絲湯,想念創維公司附近夜間的海鮮粥大排檔," Kim 掩蓋不住對中國生活的向往," 當然,最重要的事兒就是,隻要開放,我們能讓 OLED 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