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躍慕,作者 | 龐宏波
好萊塢在中國,已經是一個新的時代了。
作爲在國内電影市場知名度最高的好萊塢 IP 之一,《速度與激情》系列總票房已經超過《複仇者聯盟》系列,成爲中國影史進口系列電影總票房冠軍。
也正因爲 " 速激 " 本身就是賣座的代名詞,所以很難很難想象一部好萊塢進口大片如今在國内電影市場想要賣到 10 億都變地異常困難。
其實對于電影本身來說,141 分鍾的超長片長不意外,劇情的乏味無腦也不意外,但最意外的還是觀衆對于這樣超級爆米花電影的迅速抛棄。而且今年在疫情因素影響大大降低之後,好萊塢在國内市場地艱難表現,不得不感歎已經是兩個時代了。
是誰不看 " 速激 " 了?
看《速激》的觀衆實在太 " 老 " 了。
2009 年,《速度與激情 4》在内地引進,票房爲 2747.8 萬。到了 2017 年,《速度與激情 8》票房已經飙升到了 26.7 億,翻了将近 100 倍。
短短幾年時間,《速度與激情》就成爲了國内電影市場下沉最好的超級 IP 之一。但随着 2018 年開始,内地電影市場逐漸進入到理性發展階段,《速度與激情》系列的票房也随即出現了縮水。
2019 年,作爲這一 IP 的外傳《速度與激情:特别行動》推出。但這部衍生作品的票房成績顯然無法同正傳相提并論。這部電影的全球票房 7.61 億,遠不及《速 7》和《速 8》,也低于 2013 年的《速 6》。但 2019 年,内地電影市場恰值巅峰。大 IP 加上強森和斯坦森的号召力,這部外傳在内地拿到了 14.34 億票房,這也讓内地電影市場成爲了該片全球第一大票倉。
但誰都沒想到,《速 9》在邏輯上徹底 " 放飛 ",因爲口碑不佳導緻這部影片全球票房甚至不及《速度與激情:特别行動》,在内地電影市場同樣略低于《速度與激情:特别行動》。但至少《速 9》在内地也拿到了 13.92 億票房,排在年度票房的第五位。
而到了今年,在徹底擺脫疫情影響後《速 10》内地預測票房僅爲 8 億出頭,不僅無法進入 10 億俱樂部,而且在半年度票房排名中最好的排名可能也是第七位。
根據貓眼專業版的用戶畫像分析,通過想看畫像分析,《速 10》24 歲以下年齡占比是有相關數據以來該系列電影最低,而 30 歲以上年齡占比則是該系列有數據以來最高。這說明從購票意願來看,《速 10》對于年輕用戶的吸引力在同系列中表現不佳。而 30 歲以上所謂高齡用戶對于《速 10》更加期待。
但是從購票畫像來看,《速 10》24 歲以下年齡占比卻是系列最高,相反 35 歲以上年齡占比系列最低。這說明《速 10》盡管更吸引高齡用戶關注,但購票轉化率并不高,反而 24 歲以下年輕觀衆在年齡占比上表現出色。
所以,整體而言《速 10》在上映前更吸引高齡用戶的關注,但這些 30+ 的用戶卻并非電影市場主力受衆,實際購票意願并不強。
另外從目前大盤票房前三名來看,24 歲以下想看用戶,年齡占比《速 10》最低。而在購票畫像裏,《速 10》24 歲以下年齡占比最低,30 歲以上年齡占比最高。橫向對比同樣說明,在目前的電影市場,《速 10》對于高齡用戶吸引力更足,在市場主力觀衆和年輕觀衆群體當中缺乏吸引力。
所以,《速 10》的觀衆 " 老了 ",對于主力受衆缺乏足夠吸引力,再加上口碑平庸,自然在市場當中反響平平。
" 爆米花 " 爲什麽不香了?
觀衆對于爆米花開始 " 失焦 "。
實際上《速 10》的口碑并不算崩塌,隻是相對平庸。超長的片長加上乏味的劇情,的确讓電影很難擁有高口碑,但引擎轟鳴下的 " 家人俠 " 基本上符合觀衆對于這部影片的心理預期。隻是對于當前市場觀衆來說,《速 10》既沒有所謂遠超其他影片的視聽盛宴也沒有能超出觀衆預期的超高口碑,而這種 " 既沒有 " 和 " 也沒有 " 決定了這部影片失寵。
疫情三年過後,實際上最大的 " 後遺症 " 在于觀衆觀影選擇更加謹慎。尤其是三年娛樂消費習慣的改變,對于一部缺乏驅動力但是冗長的 " 爆米花 ",觀衆很難再靠 " 腳 " 買票。這也是目前好萊塢進口片在内地遇到的第一大難題。
好萊塢爆米花大片一直都是内地電影市場發展中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影史票房破 10 億的進口片總計有 36 部,2017-2019 這三年時間貢獻了 22 部,占到了總數的六成。這也符合内地電影市場高速擴張的大背景,在整個内地市場充分下沉獲取增量用戶的粗放階段,好萊塢大片自然是最容易 " 獲客 " 的内容。
但三年巅峰已過,一是疫情徹底改變了院線觀影原本的消費習慣,二是内地電影市場在用戶層面停滞增長,存量用戶出現了大面積流失。在留存下來的用戶群體裏,内容有明顯短闆的進口爆米花自然不再是院線觀影的首選。
所以,經曆了正代不如外傳的尴尬之後,《速 10》今年難破 10 億徹底将好萊塢傳統爆米花的 " 遮羞布 " 撕下。
現如今,好萊塢除了生命力超長的幾大系列 IP 之外,超英早就成爲了主攻方向。但是今年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口碑極其優秀的《銀河護衛隊 3》在内地市場也表現并不如意。這部豆瓣評分至今仍有 8.5 分的 " 超英大片 " 目前票房落點不足 6 億。從全球票房來看,目前《銀河護衛隊 3》全球票房達到了 5.72 億,其中北美市場 2.42 億,占到了 42.3%,而内地市場僅貢獻 7147 萬,占比僅有 12.4%。
在今年春節檔過後,多部好萊塢大片定檔入市。其中《黑豹 2》和《蟻人 3》分别隻貢獻 1.06 億和 2.72 億的票房。在貓眼研究院《2023 年後春節檔影市新變化》中提到時隔三年漫威電影歸來,粉絲粘性出現下降。而且 20 歲以下年輕觀衆轉換率降低,培育進程重啓。
在原先高速增長的内地電影市場,好萊塢 " 爆米花 " 既是保底也是首選。但當前的電影市場,内地觀衆對于進口片異常苛刻。" 無腦爆米花 " 被内地觀衆逐漸抛棄,而口碑炸裂的超英大片也有可能變成小衆狂歡。
内地觀衆同好萊塢徹底 " 斷層 ",隻有零星大片才能在内地賣座恐怕已經成爲現實。
大片靠中國?
好萊塢大片需要重新面對一個全球最大票倉但貢獻不足的新困境。
《速度與激情 7》作爲這個系列的一個巅峰,其投資回報率是非常可觀的。通過 1.9 億美元的制作成本,最終在全球拿到 15.11 億美元的票房。但近幾部成本不斷推升,但全球票房不斷縮水。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說,已經不再樂觀。
但《速 10》并非這個系列的 " 最後一舞 ",完結篇上下部将會變成 " 三部曲 ",而衍生系列《速度與激情:特别行動》也将開發續集。但就目前電影的口碑和全球的票房表現,即便繼續開發下去,這個系列的商業回報也将會大打折扣。
實際上對于這樣的超級爆米花,中國市場已經成爲全球票房的重要來源。在内地電影市場早期,甚至很多 " 特供爆米花 " 就是依靠中國市場起死回生。但現如今,好萊塢在中國市場的式微,實際上大大壓縮了好萊塢大片的生存空間,甚至加大了好萊塢爆米花的虧本風險。
據悉,《速 10》的制作成本達到了誇張的 3.4 億美元,但目前中國市場落點在 1.2 億美元。在北美市場,首日報收 2800 萬美元,相比 2021 年《速度與激情 9》北美首日票房 2986 萬美元,下跌近 200 萬美元左右。《速 10》的這個表現是 2006 年《速度與激情 3》以來最差的本土首映日表現。與此同時,首周末 6750 萬美元也低于《速 9》的 7004 萬美元。
《速 9》制作成本 2 億美元,全球票房 7.21 億美元。而成本大幅上升的《速 10》,如今票房表現卻不及《速 9》,可想這部影片最終的票房落點和投資回報率會慘烈到什麽程度。
2017 年的《速 8》和 2019 年的《速度與激情:特别行動》和 2021 年的《速 9》,内地票房都是全球第一大票倉,但今年《速 10》大概率會終結這一趨勢。
從 2020 年至今,總共隻有 4 部進口片票房破 10 億。其中有 2 部出自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的 2021 年,也就是 2020 年、2022 年以及 2023 年至今,兩年半的時間裏總共隻有兩部進口片票房破 10 億。這兩部破 10 億的大片,《侏羅紀世界 3》是去年上半年經曆疫情 " 重啓 " 的第一部大片,《阿凡達 2》則是去年下半年疫情 " 重啓 " 後的第一部大片。簡而言之,這兩部影片能夠破 10 億,實際上還占據了一定的 " 天時之利 "。
10 億俱樂部依然是衡量一部影片是否是大片的重要指标。4 部破 10 億進口片爲什麽引人擔憂,要橫向對比。因爲面對疫情影響是所有影片都面臨的難題,從 2020 年至今,内地電影市場共有 28 部影片破 10 億。而進口片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僅爲 14.2%。
可以說,目前的好萊塢爆米花已經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中西合璧助力中國市場回血是共同願景,但想要達成這種願景,對雙方來說都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