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 5.6%。其中,24 歲以下青年失業率創出 20% 的曆史新高。大家實在想不通:孫子找不到工作,爺爺還要延遲退休,究竟是為了什麼?
12 月 16 日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實施延遲退休。可謂是大局已定、一錘定音!社保專家認為:延遲退休是一項重大民生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推出一個成熟的方案起碼需要五年時間。那麼,從 2021 年寫入十四五規劃算起,應該在 2025 年至 2027 年之間的 2026 年實施。
如果 2026 年實施延遲退休,1966 年出生的男性正好達到 60 歲、1971 年出生的女性幹部正好達到 55 歲、1976 年出生的女性工人正好達到 50 歲。
本來按照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可以正常退休了,擺脫繁重、重壓、焦慮的職場生活,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了。可是,他們遇到了曆史上第一次延遲退休,不管情願不情願,都要登上 " 早班車 " 了。
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四種人獲益匪淺,這四類人欲哭無淚。
【1】國企的管理者笑了,一線普通員工哭了。
民企和私企不存在好與不好的問題,他們實行市場化的機制,隻要能賺錢不分年齡大笑。可以,國企的管理者不實行市場化原則,在位時可以拿年薪制,一般的起步價是幾十萬元,上百萬的也不少見,延遲退休一年就可以多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如果讓他們退休,他們一文不值。
可是,國企裡的一線普通員工不願意延遲退休的。一線的普通員工主要有四種,一種是正式員工,隻有四五千元的工資;一種是勞務派遣工、業務外包工,還有一種是其他社會化臨時用工,他們一般隻有三四千元的工資。反正工資水平跟養老金水平也差不多,誰願意拖着老腿繼續勞動呢?
【2】機關工作人員笑了,靈活就業人員哭了。
我們要知道在機關部門裡,可不一定都是優秀的工作人員,也存在很多像馬大姐一樣的 " 閑人 "。他們的工作既穩定又清閑,沒有績效壓力,福利待遇真不錯,想請假就請假,上班還能吃食堂,連做飯都省了。他們延遲退休,多領幾年高工資、多享受幾年高福利,等退休了還可以領取更高的養老金。
别忘了社會上還有一大批沒有單位繳社保的靈活就業人員。目前,全國已經有高達 2 億多靈活就業人員,這支隊伍随着裁員、失業形勢的加劇,還會不斷壯大。靈活就業人員的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也沒有單位替他們繳納社保,他們要麼不買社保,要麼是從牙縫裡擠出錢來全額買社保,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
【3】機關事業單位的女性笑了,私企民企的女性哭了。
機關事業單位裡的女性,包括機關工作人員、教師、醫生、報社、電視台等職業人員,還有央企、國企裡的女性員工,她們充分享受了 " 圍城 " 的保護。比如,她們生三胎可以随時請産假,單位還要慰問,工會還要給 2000 元生育獎勵,想延長産假就延長産假。生完三胎回來上班,事業發展并不受影響。
私企民企裡的女性員工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她們不敢生孩子,在面試時都不敢說自己結婚了。如果生了孩子,那就面臨着失業的危險,生完三胎後重返職場,幾乎沒有公司願意招聘她們了
PS:你覺得有道理嗎?請轉發給親朋,促進政策更加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