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 " 桃李面包中吃出 2 厘米帶鏽刀片 " 的詞條沖上微博熱搜,對此,新快報記者緻電事件的涉事方桃李面包,對方表示以公告爲準,2 月 20 日桃李面包午間公告澄清,生産環節不可能存在金屬刀片,已報警并申請立案調查。
資本市場方面,新快報記者注意到,桃李面包的主導産品面包是企業最主要營收來源,占比超九成,2022 年全年,股價下跌超 40%,業績快報顯示營收淨利潤雙下滑。截至 2022 年 9 月底,桃李面包股東戶數爲 4.86 萬戶。2 月 20 日收盤報 16.08 元,下跌 0.25%,總市值 214.36 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大盤強勢上漲超 2%,上漲超 3800 家。
■新快報記者 塗波
桃李面包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除了 " 刀片事件 " 外,新快報記者注意到,查閱黑貓投訴平台及搜索 " 桃李面包安全問題 " 等關鍵詞,公開信息顯示桃李面包還存在 " 吃出再生塑料紮帶 "、" 桃李牌 " 吉士餡銅鑼燒保質期内發黴、" 同款桃李面包保質期不一 " 等問題。2022 年 8 月,桃李面包因混入飛蟲被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罰 5 萬元。黑貓投訴顯示,截至 2022 年 2 月 20 日,桃李面包投訴量達 251 宗,包括變質、過期及有活蟲等問題。
2 月 20 日,桃李面包在澄清中聲明,公司第一時間對工廠内部各生産環節進行安全排查,公司生産過程中不存在使用該類刀片的工藝環節。并且公司所有的産品都需經過金屬檢測機檢測方可出廠。因此,排除在生産過程中存在金屬刀片的可能性。
毛利率持續下滑 面包爲最主要營收來源
天眼查 App 顯示,桃李面包于 2015 年 12 月 A 股上市,其法定代表人爲吳學亮,注冊資本約 9.5 億人民币,實際控制人包括吳學群、吳學亮、吳志剛、盛雅莉、吳學東。目前實控人家族合計控制公司超 55% 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從 2019 年以來家族成員就在輪番減持、質押股份等行爲,至今約有 10 輪減持,減持累計套現超 40 億元。對于家族成員集體減持的原因,公司基本都用 " 出于個人需求 " 作爲解釋。2 月 11 日,桃李面包再次公告,公司大股東吳志剛本次質押 4750 萬股,占其直接持股 77.74%;該公司合計被質押股份 2.584 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19.38%。從十大流通股東來看,除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和員工持股計劃外,其餘八大股東均爲自然人,機構持倉度較低。
财報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桃李面包主要産品包括面包、月餅和粽子,面包的營收占比爲 96.47%,也就是說面包是企業最主要營收來源。截至 2022 年 6 月,桃李面包在全國 22 個區域建立了生産基地,在全國市場建立了 31 萬多個零售終端。目前,參股或控股公司達 37 家。2022 年 12 月,桃李面包以 4580 萬元的價格競得廣東佛山一個 6 萬平方米的地塊,将投資 20 億元建設華南烘焙食品中心項目,打造華南區域總部,預計面包總産能年産量将達到 6.8 萬噸。
據 2022 年業績快報,桃李面包 2022 年預計實現營收 66.86 億元,同比增長 5.54%;實現歸母淨利潤 6.48 億,同比下降 15.11%。2019 年 -2021 年,公司實現毛利率連續三年持續下降。對于業績表現不佳,桃李面包解釋稱,是受各種成本上漲、疫情以及短保面包市場競争加劇等多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