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大水來 ,作者大水來
很奇怪,外面跑都沒啥感覺,回家休息就開始頭暈,難道是高原反應嗎?
時隔 N 年,俄羅斯重返珠海,不知道蘇 35S 飛行表演隊過來,還是蘇 57 作秀,就表現效果而言,蘇 57 的轉圈圈花拳繡腿确實吊打一切,實戰則毫無意義。
# 海鹘鷹高清露面:一雞四吃成功一半?
前段時間,網絡出現了很多沈飛 FC-35 戰鬥機的讨論,看了一下,基本都是一架飛機,3503 編号,最早編号是 35003,現在又改了,現在看看都有哪些細節。
首先,可以看到的最顯眼特征就是機頭空速管,長度大約 2 米,這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試飛空速管,在試飛結束後,将會取消,由機頭兩側和下方的的固定式大氣傳感器取代,這也是最近 20 年隐身戰鬥機的标配,由美國 F22 戰鬥機開創。
類似 F35 戰鬥機的大脊背,這種設計的好處是脊背氣流轉折角變小,能減小阻力,過去潮流在二代機上出現非常普遍,三代機這麽設計的,幾乎就法國幻影 2000 一家,無它,發動機太渣,隻能盡量下沉座艙蓋,減小截面積,縮減阻力,盡量扣出更高一點點的性能。
新時代的座艙後緣設計,走了複古路線,并非是完全考慮阻力問題,而是考慮到現在非常先進的光電技術,目前新一代隐身戰鬥機,全部依靠遍布機體的光電傳感器作爲近距離監控的設備,效果還是比較好,就尾部角度,能 5-10km 看清楚目标,比任何人眼都遠。
按照軍事對先進熱門技術的敏感性,可以大膽想象,光電系統(EODAS)應該裝上 AI,可以自動識别逼近本地的飛機型号,不管是軍用還是民用,難度并不很大,F35 和殲 20 上可能是第一個用上這種技術的型号。
下面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環節,艦載機的特征:前起落架,大家可以看到,飛機采用了雙輪設計,還能看到牽引杆,這一點充分表明,這是一個彈射型号,某些人覺得是兩個,認真看一下,一個是前起落架地面壓縮放出的狀态,一個是空中起落架自由狀态伸長,自動往上收起,但是杆子不在了。
可以看到,飛機的前起落架壓縮到了極點,這是彈射型飛機的特征
同樣的位置,飛機起飛後,這個位置應該有的杆子沒有發現,這個特征被某些網友認爲是艦載戰鬥機的陸基改型獨有特性,取消無用的牽引杆,道理說得過去。
飛機的前起降艙門改成了對開模式,減小側面迎風面積,在大側風下,提高起降性能。
這裏可以看到,飛機的後緣襟翼分成兩塊,在艦載機是強制的設計,目的是提高起飛降落升力,陸基戰鬥機則不一定需要,三代機裏面的蘇 27 和 F16 都采用了襟副翼合一的設計,美國 F35 戰鬥機計劃中的 F35A 和 F35C 則分别是襟副翼合一和襟副翼分開,空軍戰鬥機和海軍戰鬥機區别還是很大的。
這裏也可以看出,飛機的後體做了一定的修型,之前的 31 後體設計太臃腫,帶來了巨大的尾部阻力,使得該機的高速性能很難看,外加發動機推力嚴重不足,極大的惡化的飛機的關鍵指标。
這是珠海的 31,可以看到後體非常臃腫,造成了很大的尾部阻力,尾部阻力在高速飛行時候,大約占了一半多比例,類似的設計也出現在殲 20 戰鬥機的 2001-2002 上,操刀的也是同一單位 601 所,同樣造成了飛機加速困難,後續的 2003-2011 經過尾部修型後,阻力減小了不少。
造成這種臃腫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俄式 RD-93 發動機超大的附件,要容納下就比較困難,俄羅斯人解決這種麻煩的思路就是附件上移,後體下方空間做的更加緊湊,阻力更小,蘇 27 也有這種麻煩期,經過努力犧牲了發動機的維修性,地勤動不動就要爬梯子,這是一種很落後影響效率的設計。
蘇 27 後體流線做的很棒,帶來了更小的阻力,更晚期的中國殲 10 和枭龍戰鬥機,以及殲 20 采用俄制發動機,由于極度強調維修性,所以尾部阻力都偏大,在這裏超級想念美國發動機,附件尺寸小,功率大,可靠性高,壽命長。
這裏可以看到殲 20 的特色,尾部流線快速收縮,比較貼身,最早的 2001-2002 就比較失敗,由于飛機有個肥碩的彈倉,附件往前移動,卡在彈倉後緣一點點位置,總體還過得去,看到 F22 的發動機和機體設計,真是口水流不停。
某個資深的人士曾經說過,最近 30 年 611 算是中國戰鬥機的老大,但是他們飛機還是有明顯的缺陷,那就是尾部流線折騰的水平稍差,阻力還是偏大,這一點還得繼續努力,法國達索和美國公司都做得比較好,同時兼顧了阻力和維修性。
F22 的後體流線設計得真是棒,我們的殲 20 就顯得比較愚蠢,但是設計師也沒有就坐以待斃,依靠先進的鴨式升力體,以及拉長的機身來降低阻力,加加減減,總體而言,在整機阻力上,還是比對手有一定的優勢。
陣風戰鬥機的流線做得也非常好,尤其後體,超級流暢,雖然發動機不太給力,但是總體表現非常好,一方面是設計師減阻做的好,另外一方面則是把壓力的大頭給了發動機廠家,還有航電廠家,瘋狂的壓縮尺寸和重量,效果很棒,和三代機空戰模拟,幾乎沒有落過下風。
飛機設計師技術能力的一個看點就是壓縮飛機尺寸降低阻力,殲 20 戰鬥機比競争對手雪鸮短了 2 米,阻力也小不少,最大速度拿到了國産戰鬥機第一,大約是 2.5-2.6 馬赫。
這裏是很明顯的特征,後緣襟翼出現了明顯的鋸齒,這是兩片分離設計的證據,尾部發動機也看到了鋸齒,這種設計的好處,不能說沒有,但是也不能說有多少好處,假如不用雷達屏蔽格栅擋住加力燃燒室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結構,這個設計幾乎毫無意義。
目前從發動機設計之初考慮的第一個型号可能就是渦扇 15,别的發動機都不可能進行這種修改。
新飛機的尾噴口和固定後機身結構有個很明顯的夾角,過渡做得不是很好,主要原因還是發動機問題更多一些,這設計基本也延續了 31 最早的狀态。
綜合考慮一下,後體設計的臃腫,阻力較大,雙發設計帶來了更大的後體截面積和阻力,以及大約多 1 噸的發動機重量,該機優勢是比 F35 更細長的機身,以及更小的機翼面積,更大的後掠角來平衡,最終結果能不能和美國的 F35AC 打平手,還是很值得期待的。
總體而言,能追平就很不錯了,要想殲 20 戰鬥機那種使用渣發動機還能飛出很高的性能,可能性不大。
2014 年黑煙滾滾,不知道 2024 年會不會好點。
# 超級蘇霍伊
要說最善于嫉妒的國家,或許不是韓國也不算本子,印度算是最離譜的一個,最近幾年,中國殲 16 大量的曝光,使得印度人看着手裏精裝版蘇 30MKI,頓時覺得不想了,前幾年蘇霍伊設計局過來推銷了一個超級蘇霍伊方案,總體套路就是使用蘇 35S 的更大推力發動機,航電設備和機載武器進行快速移植。
但是這一次印度人明顯聰明多了,俄羅斯爛到渣的航電和武器早就喪失了信譽,他們的回答是,中國人能改蘇 30,我們印度人也能,那就是蘇 -30MKI 的改進方案。
總體來說,那就是采用更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替代老舊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印度媒體的宣傳是采用以色列技術的 GAN 材料的 TR 部件,該部件技術還将推廣到光輝 MK1A 和光輝 2 戰鬥機上。
機載武器方面,印度人準備移植 ASTRA MK1 中距空空導彈,同時可能采用目前緊張研發的雙脈沖改型的 MK2,還有同在研發中的沖壓發動機版本 MK3,這三款空空導彈的裝備将極大的提高印度空軍的作戰能力,尤其新雷達的探測能力将由目前對 F16 一個量級的 100km 提高了 200km+,和中國的水平近似。
蘇 30MKI 試射 ASTRA MK1 空空導彈,該導彈類似中國的霹靂 12,但是射程較近,在 9km 高空,射程大約 60km,這也是印度人第一次自主研發超視距空空導彈獲得成功,同樣也采用 大量外國技術,比如俄羅斯以色列和法國技術援助。
對地攻擊武器方面,目前印度空軍最強大的就是俄制布拉莫斯超音速空地導彈 / 反艦導彈,該彈最大速度 3 馬赫,類似中國鷹擊 12 空艦導彈,但是速度和射程都有不小的劣勢,包括長度和重量以及射程,後者長度小 1 米,重量小 1 噸,飛的幾乎遠一倍。
還有印度人自己研發的激光制導炸彈,衛星制導炸彈,測試了多年,但是不清楚成熟度如何,同時也會引入以色列的彈藥,比如 SPICE 遠程精确制導炸彈,采用數據鏈和光電頭,算是印度人目前能拿到最高技術的精确制導炸彈。
我們看印度這個改進項目,就很邪乎,中國引進的 100 多架蘇 30MKK/MKK2,目前基本都處于退役 / 報廢的邊緣,主要原因是 20 多年長期的高強度使用,該機的機體和設備都嚴重老化,修複翻修沒有太大意義,最近些年都用更新制造的殲 16 來替代。
# 國産小魚鷹
這可能是這個月中國航空圈最炸裂的一個事情,民企研發的傾轉旋翼飛機交付,這個進度可比國家隊早許多,真是離大譜,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飛機的噸位和尺寸和國家隊的正版山寨魚鷹差了好大的檔次。
性能參數:最大起飛重量 6100 千克,有效載荷 2000 千克,巡航速度 550 千米 / 小時,實用升限 7620 米,最大航程 1500 千米,最有趣的是,該機還可以載人!!
R6000 可能采用渦軸發動機驅動,每台發動機額定功率 1500~2000 馬力,飛機設計沒有采用魚鷹那種整個發動機偏轉的架構,而是更新的僅僅偏轉旋翼的設計,重量更輕,複雜性更低,可靠性更好。
設計工作始于 2021 年,預計 2027 年完成認證,下個月珠海航展将毫無疑問展出,無人駕駛型号。
這或許是最近些年,民企大規模進入航空界的一個标志性事件,這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無人機浪潮的一個組成部分。
這是中國目前最大運載能力的 W5000 無人機,該機型具備 10.8 噸的最大起飛重量、5 噸最大業載能力,航程達到 2600 公裏,是全球最大的無人貨運飛機。
前段時間,去看朋友,結果朋友滿臉喪氣,他規劃的 10 噸最大起飛重量無人機,拿了一大堆資料過去做彙報,結果領導耳朵背,聽成了最大商載 10 噸,高興死了,往上彙報,作爲未來工作的重點,結果折騰一圈,他去做了澄清,結果被一通怒吼,認爲沒有逼格,隻好灰溜溜的按照 10 噸載荷折騰,真是天降橫禍啊。
# 無人戰車亮相東部戰區
這是東部戰區曬的新裝備,一個無人駕駛的小坦克,坦克采用 4 對輪設計,炮塔安裝了 12.7mm 機槍,還有兩側的反坦克火箭 / 導彈?可以看到炮塔上的光電系統,以及最上面的 2 個大型數據鏈天線,2 個做備份。
俄羅斯人在戰争中,也使用了這種東西,但是效果不好,被烏克蘭人 500 美元 FPV 無人機輕松炸毀,就目前來看,陸軍對無人機的需求比無人車的需求大得多,快速偵察和攻擊,以及低廉的價格,是完全不可阻攔的趨勢。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空軍和海軍身上,紛紛建立無人機作戰單元,以及指揮部,最近些年,無人機技術突飛猛進,大量裝備已成定局,這是不可逆的趨勢,不管某些人還抱着老舊的坦克飛機大炮不放,都不可能阻擋這種瘋狂的潮流。
假如中國替換俄羅斯作戰,那就完全不同了,前線 100km 範圍内,幾乎看不到敵軍,爲啥,我們的數據鏈技術強大太多,外加便宜得要死的傳感器,分分鍾就可以射出幾千上萬無人機,快速搜索快速打擊,啥海馬斯,就是渣。
同樣是小摩托無人機,大毛 / 波斯的版本就是弱智的固定攻擊武器,我們可以輕松加入遙控數據鏈,還有光電探頭以及 AI,智能識别目标自動攻擊,也可以按照預設路線進行巡邏 / 偵察 / 随機攻擊,強大太多了。
最近 30 年,機械專業沒落的很厲害,電子信息成了主流,誰都想不到最近些年出來了轉機,無人機 / 機器人成了網紅潮流,這也是新時代的機械行業熱點,折騰這個比較有前途。
中國在無人機技術上相對俄羅斯有全面的優勢,尤其制造優勢更是明顯,錢到位的話,一個月 10 萬不成問題,傳感器,飛控,數據鏈上也有碾壓的優勢,新時代的新戰鬥力,就看這個了,配合老一代武器系統,會獲得更好的作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