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 Good 導讀 蘋果:我們的産品不收「環保稅」 在美國加州,一座工廠在輕悄悄地「吸碳」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餐桌上的素食越來越多 這個會「溶解」的瓶子,從概念走向生活 Meati Foods:把難的事情,交給自然
近日,蘋果高管 Lisa Jackson 在活動上表示,蘋果這些年來雖然投入了很多資源和努力推進公司的可持續工作,但這些成本并不會轉嫁在消費者身上:
我們不會因爲這些工作而添加「溢價」。
她也強調,蘋果想向其他公司展示出一種可以複制的環境解決方案,這也是蘋果 CEO 庫克一開始就和她明确的:
我想以那種别的公司看了都會說,這能做不是因爲這是蘋果,而是因爲他們能理解如何在生産鏈條上令到清潔能源和回收材料都可行,并以此做到減碳。
今年,蘋果推出了實現「碳中和」的 Apple Watch,iPhone 15 Pro 也采用了黃金、钴和銅等更多回收材料。
最糟糕的回收都會比開采好,但這不意味着回收就是最好的選擇。
專門研究電子廢料的紐芬蘭紀念大學教授 Josh Lepawsky 評論道。
在他看來,可維修性比回收更重要,蘋果想實現氣候目标,最有力的工具其實是減緩消費者對新設備的購買。講到底——「最環保的設備是那個你已經擁有的設備。」
在美國加州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一座閃閃發光的新三層建築正在悄悄地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
這座來自初創公司 Heirloom 的建築,是美國首個商業化的「直接空氣捕獲(direct air capture)」設施。
每年,它将會從空氣中捕獲 1000 噸二氧化碳,未來更是計劃将這個數字提升至 100 萬噸。
這些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将被注入混凝土工廠的新混凝土中。這同樣也會讓混凝土的自身碳足迹減少。這個處理過程已經被 Heirloom 自動化,同時也很容易複制。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成本和量産能力。
現在,很多直接空氣捕獲技術的成本都很高,大概每噸二氧化碳捕獲要花 600-1000 美元。Heirloom 沒有公開自己的成本,但設下目标,在 2030 年前把成本降至 100 美元 / 噸。
現在,Heirloom 已經開始向企業售賣碳移除服務,顧客列表裏包括微軟和 Stripe 這類大公司。
在全球範圍内,在推進的碳捕獲項目并不少,但都各自有其技術挑戰。
冰島的一個項目,計劃在 2030 年前捕獲數百萬噸二氧化碳;美國得州的另一個項目預計一年可捕獲 50 萬噸二氧化碳;懷俄明州也有一個項目,希望可在 2030 年前做到一年捕獲 500 萬噸二氧化碳,但這個項目如今已經延期了。
在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2 日,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将于阿聯酋迪拜舉行。
這次,大會的餐桌上将會有 2/3 的食材都是素食。
COP28 的餐飲還将重點關注包容性、浪費、包裝、排放标簽和碳預算。
此外,大會還将設立專門的食品展館和「糧食、農業和水日」來讨論進一步讨論食品問題。
非營利組織 ProVeg International 的聯合國事務主任 Raphaël Podselver 稱這是「我們第一次就食品和農業進行真正的讨論」。
去年,埃及舉行的年度峰會首次設立了專門讨論糧食系統變化的展館;而在 2021 年在格拉斯哥召開的 COP26 則爲肉類爲主的食品标出了其氣候影響,但其他食品被沒有獲得相同待遇。
2021 年,廣告公司 BBDO 打造了一款概念設計「The Dissolving Bottle(會溶解的瓶子)」。
這其實并不是「瓶子」,而是一個瓶子形狀的固體洗發香皂。
用戶再也不必擔心灌裝洗頭水用的塑料瓶子會被丢到哪,因爲手上的「瓶子」随着水就會溶解流走。
當然,這個洗頭香皂也可以被塑造成普通的香皂的模樣,但也正式這個瓶子的形态,提醒了消費者,大家習以爲常認爲是必須的小瓶子,其實可以被替代。
這個當年獲得了不少創意獎項的設計,今年正式成爲真實的産品。
BBDO 和德國可持續日化品牌 LUORO GmbH 合作,正式在歐洲開售「The Dissolving Bottle」,成爲後者産品線「plain b」的 一部分。
近年來,固體洗發香皂市場在持續增長,但仍然是一個相對小衆的産品。
數據指出,該産品市場份額于 2021 年約爲 998 萬美元,2022 年爲 1080 萬美元,預計将于 2030 年達到 1941 萬美元。
我的哲學和處理問題的方式總是,如果你有什麽問題,去自然找尋答案。
幾十億年的自然進化,總會有個解決方案已經在那。我們隻需要聆聽和學習。
「替代肉」創業公司 CEO Tyler Huggins 說道。
當他嘗試尋找對環境沒有影響的替代性營養來源,自然也望向了自然,并發現菌類的菌絲體就是很好的選擇。
在他看來,菌絲體本來材質就和肉挺接近,同時蛋白質含量也很高。
但要讓客戶接受這種新食品,Huggins 認爲産品「創新」要節制,不應該一次性「逼」人們接受太多新東西。
于是,他将菌絲體制作成消費者更熟悉的「扒型」,外形上和口味都做得更像傳統肉類。
除了有做「大菜」的肉材外,Meati 還充分利用菌絲體的口感優勢,做出了一系列「肉幹」零食和擁有脆口感的「雞塊」産品,迎合消費者對更「輕」食品的需求。
對于 Huggins 來說,菌絲體最大優勢在于其培養效率。官方稱,Meati 現在每年已經在自有種植場生産數百萬磅産品。
對抗自然和做自然不想你做的事情是非常難的。所以最好就是在自然中找到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