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18 日訊(編輯 劉蕊)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預期數據顯示,未來 5 年,中國将成爲全球增長的最大推動力,其增長貢獻率将是美國的兩倍。
在 IMF 上周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後,據外媒根據這份報告數據計算,IMF 預計全球未來五年 75% 的經濟增長将集中來自 20 個國家,超過 50% 的全球經濟增量将來自四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和印度尼西亞。
其中,中國在全球未來五年 GDP 增量中的份額将達到 22.6%,遠超其他國家;印度在全球經濟增長中的份額排名第二,将達到 12.9%;美國排名第三,将達到 11.3%;印度尼西亞的貢獻率爲約 3.6%,排名第四。此外緊随其後的還有德國、土耳其和日本,但各自的增長貢獻率将更低。
IMF 還預計,四個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将在未來五年經濟強勁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将超過七國集團(G7)。到 2028 年,這四個金磚國家預計将爲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近 40% 的份額。
不過,同屬于金磚國家的南非預計未來五年經濟增長乏力,對全球經濟總量貢獻份額預計爲約 0.5%。
總體而言,IMF 預計未來五年在高利率環境下,全球經濟增長将增長 3% 左右,這是 30 多年來最疲弱的前景。
今年 3 月,矽谷銀行和 Signature 銀行相繼倒閉,Silvergate 關門,瑞士信貸也被快速并購。IMF 的報告強調,最近的銀行動蕩和高通脹加劇了全球衰退風險。
IMF 表示:" 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明顯偏向下行。随着全球經濟經曆了 2020-22 年的沖擊和最近的金融業動蕩,許多不确定性給中短期前景蒙上了陰影。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突出,而對頑固高通脹的擔憂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