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經快速進入中度老齡化國家,且沒有一個國家有我們這麽多老人。
18 天之前,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發布了《2023 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公報顯示,截至 2023 年底,全國 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2.96 億人,占總人口的 21.1%;65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2.16 億人,占總人口的 15.4%。
不過,老齡化程度排在我們最前面的,是日本,作爲超級老齡化國家,日本在 2022 年,65 歲以上人口就超過了 3600 萬人,占總人口的 29.1%,位居世界第一。
人口老齡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向我們奔來,人類正在經曆 10000 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的轉型。
面對老齡化,我們的社會和經濟做好準備了嗎?需要匹配哪些條件和經驗?對企業機構來說,這又意味着一個什麽樣的發展空間?
早在 1994 年,日本老齡化率就已經到了 14%,相當于我們現在的程度,也就是說比我們早了 27 年。那麽,這 27 年,他們嘗試過什麽解題思路?
今天這篇,我們把目光投向東邊鄰國。瞅瞅日本企業,在老齡化社會來的時候,怎麽緊緊抓住 " 銀發經濟 " 機遇,發展養老産業。他們的養老服務怎麽赢得老人歡心?企業發展和盈利又是怎麽做到的?
一、" 老去的日本 " 與全社會的努力
1. 日本老齡化的現狀
根據日本内閣府發布的《高齡社會白皮書》數據顯示:
截至 2023 年,15 歲以下的青少年人口比例僅爲 12.3%,20~64 歲的勞動人口占比爲 59.3%,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則占比 28.4%。日本的平均預期壽命持續增長,男性爲 81.4 歲,女性爲 87.4 歲,均居世界前列。
這些數據表明,日本正在快速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年輕人口比例持續下降。
2. 日本老齡化,挑戰多多,機遇何在?
老齡化,讓日本很頭疼。
先說勞動力短缺。人老了,幹活的人就少了。生産力難提升,經濟增長也受影響。企業用工荒,制造業、服務業壓力大。勞動力不夠,用工成本就高。企業得花更多錢吸引人和留人。
醫療和養老負擔也重了。老人多,醫療需求猛漲,國家、家庭醫療支出增加。老年病、慢性病,讓醫療系統扛住了巨大負擔。養老設施和服務需求大,政府和家庭的養老支出上升。養老院、護理服務和家庭護理需求一多,價格就更貴,社保保障體系壓力大。
養老金系統也有壓力。老人多領錢,而繳納養老金的人在減少。養老金不夠了,政府得改革。爲應對老齡化,政府多投公共資源,财政負擔重,其他公共服務可能受影響。
不過,也有變化。健康意識強了,老人更注重健康管理和預防保健。市場上健康産品和服務需求多了。老人退休生活豐富,旅遊、學習、志願服務等,他們追求高質量生活,推動相關産業發展。
老齡化挑戰大,日本各界想辦法。應對挑戰,也帶來新機遇。
3. 日本應對老齡化,有招也有難
日本爲了對付老齡化,那真是啥招都使。有的招管用,有的不管用。不管用的,都被淘汰了。留下來的,都是教訓。我們學這些教訓,就是 " 摸着日本過河 ",能少踩大坑。
60 年代,老齡化率 5.7%。日本早早就開始琢磨了。1963 年,頒布《老人福祉法》。可沒競争,服務單一,還加重中高收入者負擔。
70 年代,老齡化率 7.1%。接着改。1973 年,搞 " 老人免費醫療 "。免費醫療受歡迎,但老人長期住院,醫療費暴增,搞成社會問題。
80 年代,老齡化率 9.1%。爲解決養老錢不夠,1989 年收 3% 消費稅,推 " 黃金計劃 "。沒免費服務,老齡化代價,全社會負擔。
90 年代,老齡化率 12.0%。錢缺口大。1997 年,消費稅提到 5%,推 " 新黃金計劃 ",後來又提到 10%。
(圖源:網絡)
2000 年代,老齡化率 17.3%。日本終于推出 " 介護保險法 ",介護就是給不能自理的老人護理,這成爲了今天日本老齡化社會養老體系中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滿 40 歲就得買介護保險,這不是醫保。65 歲後還得買。太多老人要護理,錢不夠。2022 年,12.3 萬億日元支出,保險隻擔一半,另一半國庫、省級、市級财政支出,還是稅費來的。稅費轉移支付養老成本,最有效。
4. " 銀發族 " 商機多
換個思路看老齡化,能發現商機。
日本著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先生在其著作《後五十歲的選擇》中提到 " 前銀發 " 階段。他認爲企業該把 50 ~ 59 歲當目标,思考如何将他們轉變爲顧客。
另外,60 歲以上還能夠繼續工作且生活可以自理的 " 活力銀發族 " 也大有市場。
基于這個判斷,大前研一列了好多 " 大前式銀發經濟新思路 ", 像搞興趣社團商業模式、逆按揭人壽保險、服務獨居和 " 一人戶 "、被動銀發生活城區……
筆記俠創始人柯洲在給大前研一新書《銀發經濟學:老齡時代的商業機會》寫推薦的時候,總結了日本銀發經濟有 10 大商業生态及模式,值得我們借鑒思考:
1、就業援助 / 銀發族人才派遣:在日本,65 歲以上近一半選擇再就業,中國有沒有可能?
2、老齡人交流援助 App:日本銀發族同性 & 異性朋友少,因此産生了這個品類機會。那麽,未來在中國,有沒有老年版小紅書的機會?
3、購物援助服務:由于老年人日常購物較爲沉重的生活用品時頗爲辛苦,因此催生了這項服務。那麽,在中國,有沒有美團 + 社區配送到家的服務機會?
4、生活自理服務:公寓社區、養老院,這個機會已經在了。
5、照護服務:比如陪伴外出、準備餐食、陪聊、上門美容理發等,還有照護 AI 和照護機器人。
6、臨終關懷包括看病、住院、葬禮、墓地、供奉等。
7、醫養:醫美在下降,但是醫養在上升,隻有 " 養 " 并不剛需,加上 " 醫 " 才剛需。筆記俠 12 月将去日本看的養老企業富士谷,就是綜合了醫養 + 生活自理服務 + 照護服務。
8、二手市場:老年人有很多可重複利用的舊物,有沒有老年人閑魚的機會?
9、金融産品:幫助老年人個人資産實現 " 錢生錢 ",比如保險和補助金是否足夠支撐生病等突發開銷、老年公寓開支,然後将剩餘的錢進行金融配置。中日這一代老年人從小被教育要辛勤勞動、努力節省,把多餘的錢存下來,沒有人教他們怎麽花錢,所以不懂花錢享受快樂,反而手上資金充裕。
10、興趣活動:比如釣魚、遠足、乘郵輪、養花、旅行等等。此類興趣活動能帶來大規模的經濟效益。
11、面向 " 前銀發族 "(50~59 歲)和 " 活力銀發族 " 的前置服務。提前讓這些人開始 " 第二人生 " 規劃,開始逐步把他們轉換爲前 10 點的顧客。
當然,做銀發經濟不要隻考慮賺錢,而應該貼近老人的生活,設身處地地思考怎麽做,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日本企業的做法,給我們帶來哪些啓示和借鑒意義?
2020 年,日本的老齡化進度,全球第一。但是中國正在迎頭趕上。
這意味着什麽?日本花了幾十年漫長時間經曆的老齡化社會進程,中國極有可能按下快進鍵,快到我們很難反應過來。
如果沒有巨大的調整,2050 年,中國的人口結構,将變成一個 " 倒金字塔形 "。上面老年的占比,加上下面少年的占比,可能會接近中間的成年勞動人口。社會總消耗巨大。這将拖累經濟增長。
日本是超級老齡化國家,而中國也已經邁進深度老齡化國家的門檻。
我們極度缺乏老齡人群服務經驗,但這也意味着我們在銀發經濟時代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
日本的銀發經濟,也必然是中國未來的确定性趨勢。
看看日本的過去,再看看中國的未來。很多商業模式和商業生态,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具體說來,有以下三點思考。
1. 日本養老院:" 視人爲人 " 的啓示
在日本養老院,可不能把老人 " 約束 " 起來。什麽是約束?國内叫 " 安全帶 ",日本叫 " 約束帶 ",把老人綁椅子上或床上。
爲什麽?怕老人白天從椅子上摔,夜裏從床上滾,怕有危險。聽着挺善意,但這可不是 " 視老人爲人 "。老人是老了,可沒傻。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把人綁床上,限制自由,你願意嗎?在日本,約束老人得向政府報告。
養老院有句話:約束,是爲了解除約束。不能提交解除約束的計劃,是不能實施約束。
中國有些養老院,有沒有孩子,這個老人的待遇就不一樣。有孩子的,照顧得好,怕孩子找麻煩。沒孩子的,可慘了,因爲沒什麽後果。
但在日本,每個老人都有監護人。沒子女,政府給安排。監護人會定期來看老人,大事得和老人商量。這才是 " 視人爲人 "。這才是人類社會進化方向。
2. 商業向善,讓夕陽更美
未來中國,可能有 3 億老年人,有人說超三分之一人口都是老人。站老人角度想想,他們要什麽?70 後、80 後老了,要什麽?
老人精神上想要不孤獨、不脫節、不掉隊。這就得靠 " 商業向善 "。
我們投身銀發經濟,不應該隻考慮怎樣賺錢,而應該無限接近老年人的生活,設身處地去思考怎麽做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好多人一提 " 銀發經濟 ",就想到養老地産、蓋房子蓋養老院。這沒錯,但想得不深。
老人是分段的,需求也分層。50 到 70 歲的 " 前銀發族 "" 活力銀發族 ",要的可能不是養老院,是保持健康和活力。
有一組數據:
老人一年買四次運動裝備,京滬阿姨一年出遊三次,老年大學報名是招生人數的四倍,面向老人教育機構有近十萬所。老人們會旅行、上大學、創業、再婚。
70 到 80 歲老人,身體有小毛病,要專業可穿戴設備和輕度照護。
80 到 90 歲,身體不好常生病,要專業醫療資源。
90 歲以上,可能迎來 " 百歲人生 ",有的生病去世,有的壽終正寝。他們要臨終關懷,一個慰藉。需要有人要告訴他們,如何優雅地與這個世界告别。
老齡化來了,需求機會不一樣。多大機會?
超過 20 萬億的市場。
這就意味着得有更專業的商業力量加入。我們要思考改進的還很多。
比如有沒有 " 老年版閑魚 "?有沒有老人專屬社交平台?有沒有老人興趣學習平台?商業中心能不能适老化改造,成老人聚會首選?
爲照顧老人,所有事都值得重做,重做的速度,要更快,因爲衰老的速度比我們想得快。
父母是,我們自己也是。
四、面對老去,我們得這麽幹
無論如何,我們終将老去,但如果我們知道十幾年二十幾年後有哪些事必然發生,那今天最好的策略,就是走出去看看,哪些人和哪些模式,能夠在老齡化社會和低增長時代繼續前進,走在前面。
無端的焦慮并不能解決問題。
你所擔心的問題," 别人 " 可能早遇到過。
你靈機一動的解題思路," 别人 " 可能早就試過。
這些方案靠不靠譜," 别人 " 早就給你驗證過。
出去看看,全是答案。
我們了解日本銀發經濟的目的,是爲了中國發展更好的銀發經濟。家國情懷中國心,天下格局世界觀,擁有全球化視野,才能更好地進行中國式創新。
參考資料:
1.《日本老齡化加速!日本社會老齡化帶來哪些市場機會》,萬企幫
2.《老人需要的,從來都不隻是一件商品》,劉潤
3.《如果老齡化必然到來,我們的機會在哪裏?》,劉潤
4.《銀發經濟學:老齡時代的商業機會》,大前研一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5.《銀發經濟》,李佳 王嶽著,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6.《日本專做老年生意的購物中心》,三體文明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筆記俠,作者:老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