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開菠蘿财經,作者 | 蘇琦,編輯 | 金玙璠
誰能想到,張大大的路人緣會因爲直播間而發生 " 大反轉 "。
過去提起主持人張大大,人們能想到的名場面是他在《我是歌手》中憑借 " 爆哭搶鏡 " 成名。此後,又因嘴損、愛哭,路人緣一落千丈,不管娛樂圈發布任何黑料,網友調侃稱 " 不清不楚一律按張大大處理 "。
今年 2 月以來,張大大在抖音連麥直播,邀請網友在他直播間許願,他承諾會盡力實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網友開始在其直播間連麥 " 發瘋 ",貢獻了 " 展示狗叫才藝 "" 認張大大當媽媽 " 等頗具噱頭的素材,使得直播間迅速出圈。
截至目前,張大大的抖音賬号共直播 12 場。根據新抖數據顯示,其抖音賬号本月累計漲粉 563 萬,當前粉絲數爲 732.3 萬。張大大從 2019 年入駐抖音,這一個月的漲粉數比過去 4 年加起來都多。
賬号粉絲瘋漲之外,張大大還登上了至少 12 個熱搜話題,網友對他的評價,用網友的話說是開始從黑轉 " 亞麻灰 "。
與此同時,網友發現張大大所簽的 MCN 機構無憂傳媒,正是此前捧紅現象級網紅劉畊宏的機構,一時間," 劇本 "" 洗白 " 等質疑聲四起,随後張大大發微博委婉否認稱 " 生活如同直播,每一刻都來不及彩排 "。
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扭轉口碑,靠的是張大大還是無憂傳媒的能力?張大大 " 鬧劇 " 一般的直播間,究竟擊中了觀衆的哪些 " 癢 " 點?這種 " 翻紅 " 是否具有可複制性?本文試圖分析這些問題。
張大大直播 " 翻紅 ",靠什麽?
張大大靠直播 " 翻紅 ",有人将其歸結爲 " 抓住了用戶的獵奇和審醜心理 ",但據業内人士分析,張大大實則是在 " 人設和内容 " 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他從一開始就立了一個比較接地氣的人設——客服小張,爲大家找工作、情感開導、滿足心願等。這第一步,就與之前的毒舌、愛搶鏡的風格有反差,把觀衆吸引了過來。
張大大通過微博給自己的直播 " 定位 "
起初,網友還是抱着 " 看看是不是真的 " 的心态,來到張大大直播間,向他要簽名、要演唱會門票,等到一些粉絲在社交平台曬出 " 心願成真 " 帖時,張大大人設立住,網友紛紛到其直播間 " 許願 "。張大大的直播間也開始因爲這些噱頭十足的心願而出圈。
最出圈的是荒謬類心願,比如有粉絲在張大大直播間許的心願是:想讓張大大欣賞自己的才藝 " 學狗叫 "、認張大大做媽媽、讓張大大替自己網戀奔現等。
熱度最高的是八卦類心願,和張大大玩 " 離婚明星逛三園 " 遊戲進行套話,詢問張大大 " 張譯爲什麽不去《狂飙》慶功宴 " 等。2 月 13 日,陳飛宇因 " 塌房 " 上熱搜,外界猜測,當天張大大或許因爲怕控制不住場面直接 " 停播 "。自此,張大大被網友形容爲 " 自己在娛樂圈的唯一人脈 "。
還有暖心類心願,有一位臨近藝考的女孩想站在張碧晨面前唱歌,張大大當下就打開微信錄了一段女孩的歌聲發給張碧晨;一位外賣小哥說今天是自己生日,但沒人祝他生日快樂,張大大給他唱歌并爲其點了一份蛋糕。
" 發瘋文學對沖了他本人的招黑體質,他在娛樂圈的人脈幫其拉近了與網友的距離,一些溫情的片段扭轉了大衆印象,這一整套組合拳下來,張大大客服的‘卑微人設’也就立住了,還能将其主持人 + 綜藝咖的功底發揮到最大。" 影視行業從業者青帆稱。
短視頻創作者威威還觀察到,張大大在直播中面對人間百态,流露出驚呆或感動的表情,搭配現挂的回答與耐心的态度,整體人設更接地氣,接住了流量。" 此前黑到極緻的風評反而讓他沒有包袱,與觀衆沒有距離感,反應也很真實。"
直播間之外,張大大的賬号還利用短視頻作品進行人設補充和熱梗傳播。
在抖音賬号的日常更新中,他不僅請來關曉彤、楊超越等當紅明星一起拍攝短視頻,還将直播間的熱梗剪輯成 " 客服小張的工作記錄 ",便于用戶二創和多平台傳播,同時曬出批評自己的評論和私信,通過 " 爆梗剪輯+自黑敢玩 + 明星效應 " 的模式,逐漸迎來自身風評的好轉。
在多位業内人士看來,張大大很懂流量規則和娛樂直播玩法,他知道年輕群體喜歡看什麽,并将自己的直播間策劃成了一檔綜藝節目。
最重要的是,張大大明白,在直播間裏,他和連線者都不是主角,觀衆才是。" 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像一個主持人。" 威威稱。
青帆這兩天也在想,娛樂圈到底還有誰能夠替代張大大的直播風格,最終她的答案是," 張大大的風格确實很獨特。"
誰在圍觀 " 張大大 "?
人們圍觀某個人或某件事,一定是因爲有吸引自己的要素。
張大大的直播間憑借戲劇化、發瘋、八卦等标簽火出圈,一度成爲衆多網友下班回家後的放松和發洩方式。
一位社會心理學學者告訴開菠蘿财經,調侃和圍觀張大大直播間,是一種 " 替代強化 "。" 觀摩連麥者的行爲及張大大的反應,仿佛是别人替自己做了這些,可以代入自己的體驗心理和情緒變化,同時又不必真正承受現實壓力及後果,從而帶來‘快感’。"
威威也提到,張大大 " 客服 " 的定位就是,在 " 邀請 " 用戶共同玩梗、共同塑造直播間,是一種很取巧的方式。
多位觀衆也表示,在張大大直播間 " 發瘋 ",調劑了當下枯燥煩悶的生活,而他的直播間能給自己提供歡樂," 現在能夠讓人笑還是挺不容易的 ",有網友說。
作爲文娛行業從業者,青帆看到了另一面。她表示,張大大能夠火,與娛樂圈明星普遍樹立 " 完美 " 人設有很大關系,張大大的直播間恰好迎合了網友對真實、八卦的内容需求。張大大直播間出圈後," 内娛渴活人久矣 " 的話題上了熱搜,就驗證了這一點。
" 娛樂圈的熱點事件也會助推張大大直播間的熱度,營造出一種網友能通過張大大縮短和明星之間的距離的錯覺。危險之處是,遙控器掌握在觀衆手裏,尺度一旦把握不好,不僅失去粉絲,還容易得罪明星人脈。" 青帆稱。
她表示,近在眼前的案例是,叱咤餐飲屆多年的女企業家張蘭曾抓住這個流量密碼,通過八卦分享和隔空喊話 " 前兒媳 " 大 S 出圈,在直播間 " 賣鹵蛋 "" 賣綠茶 "" 賣床墊 ",但這樣的流量終究不能長久。
上述社會心理學學者指出,最重要的不是劇本的真假,而是直播間看似是用戶主動調侃和圍觀主播,等到用戶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在 " 被愚弄 "" 被利用 " 時,或将被流量反噬。
随着張大大直播間的熱度飙升,開始有人質疑其劇本痕迹嚴重," 多名連麥者聲音相似 "," 一切都是爲了‘洗白’之後帶貨 " 的聲音出現。對此,張大大發微博委婉否認:" 生活如同直播每一刻都來不及彩排,如果真有好的劇本,那我最希望的内容是你一生自在快樂。"
不過,多位受訪者認爲,考慮到人設打造和熱梗傳播,很多短視頻甚至是綜藝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策劃。
" 如果是純素人,梗不可能這麽密集,前期可能是團隊自己造梗,後續如果真的能把這種氛圍做起來,就能産生網友自發參與的内容。其實大家真實生活中有趣和離譜的事情也很多,此前抖音網紅龍飛律師的直播間,也充滿人生百态,劇本都不敢這麽編。" 青帆稱,從内容策劃的角度,張大大直播間段子的密度非常大,後續對他的創作團隊也是一種考驗。
" 同一類型的内容如果沒有新花樣,很快就會被流量抛棄,在思考如何持續讓觀衆有新鮮感的同時,也要加速這部分群體的轉化。" 直播電商從業者胡林稱。
張大大直播間流量雖大,但人群标簽不精準,目前看熱鬧的觀衆多,并沒有轉化成一種信任。胡林認爲,不如将張大大的人設從 " 客服 " 塑造成 " 在娛樂圈的朋友 ",重點在 " 朋友 " 上,才有機會逐漸建立起信任關系,對後續變現更有幫助。
無憂傳媒需要下一個張大大
張大大直播間 " 出圈 " 背後," 誰是背後推手 " 成了最受關注的問題。
張大大簽約公司爲無憂傳媒,也就是那個助劉畊宏從 150 多萬粉絲快速漲至 7000 萬的 MCN 機構。與其說張大大選擇了無憂傳媒,不如說是無憂傳媒選擇了張大大,在打造網紅方面,無憂傳媒自有一套方法論。
先看成果,除了劉畊宏,無憂傳媒旗下還有擁有 5293 萬粉絲的帶貨主播 " 大狼狗鄭建鵬 & 言真夫婦 ",3031 萬粉絲的搞笑博主 " 多餘和毛毛姐 ",3785 萬粉絲的美食博主 " 麻辣德子 " 等。
無憂傳媒的造星方法論之一是,樹立具有反差感的人設,并運營具有綜藝感的直播間。
以劉畊宏爲例,他早在 2018 年 6 月入駐抖音,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 2021 年年底簽約無憂傳媒後,專業且低門檻的毽子操内容、恩愛 CP 人設, 配上周傑倫的《本草綱目》作爲 BGM,使其成功破圈。
" 同時每次直播,劉畊宏在前面邊唱邊跳,而身後的老婆 vivi 到後半程就開始偷懶劃水,像極了屏幕前鍛煉時的自己,很有代入感和綜藝感。" 胡林稱。
抓住機會并穩住熱度,也是無憂傳媒的擅長手段之一。
意外的 " 羽絨服事件 " 引發網友的關注和讨論。走紅之後,劉畊宏迅速安排了毽子操,成功接住流量。
2018 年," 多餘和毛毛姐 " 憑借貴州方言的洗腦梗 " 好嗨喲 " 走紅抖音,此後簽約無憂傳媒,轉型帶貨主播。2022 年底,由于團隊成員相繼轉 " 陽 ",毛毛姐隻能獨挑大梁,手忙腳亂的場面反而吸引了一波粉絲。随後幾天,毛毛姐又拉來辦公室的保潔阿姨當助播,新面孔 + 濃重的鄉音 + 生疏的表現,将直播間的戲劇效果拉滿,帶貨效果飙升。
但作爲抖音的頭部 MCN,無憂傳媒也有危機感。
無憂傳媒創始人兼 CEO 雷彬藝在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目前在無憂内部,短視頻廣告、直播帶貨和紅人直播三塊業務的占比,從以前的 " 三三三 " 變爲直播帶貨的收入爲主、利潤貢獻最大。
不過,曾嘗試過直播帶貨的劉畊宏和張大大,都成績平平,可以看到,兩人翻紅之後,也并沒有着急帶貨變現。雷彬藝也向媒體透露了對張大大的規劃," 簽達人并不隻有直播帶貨這一條路,我們簽約隔壁老樊、張大大,去做新媒體闆塊。未來,我們可能還會去陸續簽一些做綜藝、拍戲的人。"
胡林認爲,對于劉畊宏、張大大的不急于商業化,一方面是出于對明星 IP 生命力的保護,另一方面是爆火之後的流量,也會反向制約着明星的動作。
更大的難點在于,劉畊宏和張大大的爆火都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難以複制,雷彬藝也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 " 爆紅可遇不可求 " 的觀點。
例如,劉畊宏的翻紅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威威總結,天時,指疫情居家的背景下,用戶開始關注健康和健身;地利,指劉畊宏是一名健身達人,直播跳操放大了他的專業度;人和,指很多明星好友助推了他的出圈,比如周傑倫。
" 我們很難辨别,張大大和劉畊宏的爆火背後,無憂傳媒的運營能力占了幾成,更無法判斷,從頭孵化和複制一個出圈網紅,需要多少成本。而市場看好的是規模複制和持續輸出的網紅生意。" 胡林稱。
在流量内卷的當下,無憂傳媒和所有 MCN 一樣,都需要拿出更好的内容和更多的頭部網紅來留住用戶。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威威、青帆、胡林爲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