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新能源車銷售到明年、到 2025 年的可持續性都比較強。
2、汽車價格戰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一季度,基本上演繹到了比較極緻的過程,到目前爲止競争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了,特别是國内的車企相較于外資車企優勢在擴大。
3、爲什麽汽車股表現比較好?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訂單反映到車企開始好起來,基石跑起來了,心理上也比較放心,另外則是跟今年的行情比較相關。
4、光伏現在才開始進入業績逐漸下修的過程。光伏其實已經全球化過了,它後面要走的應該是光儲平價,這是光儲平價的機會。
5、锂的價格肯定還會繼續波動。锂供給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會增加,所以價格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還會調整。
6、市場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震蕩磨底過程,然後再到右側,還需要一些等待的時間。
7 月 14 日,國投瑞銀基金經理施成在直播中分享了對新能源闆塊和下半年市場的看法。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微信 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内容,分享給大家:
新能源車未來兩年銷量有望持續走強
問:您怎麽看待一季度新能源車在銷量低迷之後,産銷數據的好轉及未來的延續性?
施成:一季度時,因爲燃油車的價格戰,新能源的銷量确實受到一些影響。二季度開始,銷量基本上恢複到比較正常,甚至來說相對景氣的狀态。
近期我們從車企了解到,他們的訂單情況相對于銷量更加樂觀。很多新勢力的汽車公司,包括一些原來做燃油車後來轉做新能源的公司,都有比較好的表現。很多都是由于新發車型受到市場認可,訂單表現比較好所導緻的。所以産銷數據好轉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象,過了最差的時間那就是好轉。
未來延續性應該是比較好的。因爲目前的訂單情況其實是比銷售情況要更樂觀一些,并且今年出了購置稅的退坡政策,2024 年、2025 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不退坡,所以政策還是給了銷售比較強有力的扶持。我們覺得銷售到明年、到 2025 年的可持續性都比較強。
新能源車價格戰演繹到了極緻,行業處在複蘇周期
問:年初至今,汽車市場上發生了很多備受關注的事項,比如燃油車腰斬式的降價,新能源車的降價潮和價格戰,甚至還有車企相互舉報。您認爲這是競争格局更加惡化的表現,還是說是供需格局的一種變化狀态?
施成:燃油車大幅降價期間,帶來新能源汽車的降價潮,那段時間整個行業進入到競争偏白熱化的狀态。但目前價格戰其實已經趨緩,各個廠家去大幅打價格戰的意願也不強。
價格戰從去年開始到今年一季度,基本上演繹到了比較極緻的過程,到目前爲止競争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了,特别是國内的車企相較于外資車企優勢在擴大。
從行業景氣恢複情況來看,像一些做很多汽車爲主的車企,開始(做新能源車)成本壓力比較小,開始時候就受益了。目前其他車企,包括做增程式的企業慢慢也起來了。再到現在,一些純電的車型也開始起來了,所以整個行業已經是處在複蘇周期當中。
汽車股比較好,有兩個原因
問:您是怎麽看待汽車整車的投資?
施成:在港股上市的整車股表現普遍都比較好,大幅好于在 A 股的車企。有的車企,它既在港股上市,也在 A 股上市,可以看到在港股上市的股票今年大概漲了 30% 多,在 A 股上市的基本是沒漲的。
A 股市場有很強的闆塊長期演繹效應,在沒有演繹的時候,可以壓制很久,港股沒有這種非常強的闆塊效應。
當然之前港股折價更多,但是目前 H 的溢價已經比較低。就反映出來(新能源車)A 股的股票受制于整個新能源車闆塊的大貝塔,而港股相對來說更跟着自身情況去走,沒有其他東西幹擾,A 股是有這樣的問題的。
爲什麽汽車股表現比較好?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第一,目前中國終端的汽車訂單已經開始恢複了。
第二,A 股今年整體風格是偏向科技、想象力,稍微 " 虛一點 " 的東西更多。然後像汽車,跟智能駕駛、智能化的相關性是比較大的。所以在今年的環境當中,汽車,包括零部件,都是比較受益的。
2015 年有一個 TMT大牛市,汽車也講了很多相關故事,包括汽車智能駕駛、夜視儀各種東西。汽車天生來說,還是比較偏 TMT 行情市場。
所以總結下兩個原因,第一是訂單反映到車企開始好起來,基石跑起來了,心理上也比較放心,另外則是跟今年的行情比較相關。
光伏進入盈利下修,光儲平價機會來臨
問:您怎麽看待光伏闆塊?
施成:A 股這幾年對持續性存疑的東西總是會給比較差的估值。
光伏的組件企業的淨資産收益率非常高,但市場還是不相信這東西能持續。确實目前有一些光伏企業的盈利能力出現了回落,一些公司有所回調。價格上來看,中國跟歐洲的光伏産品價格已經開始往下走了。
但是因爲光伏的合同有一些有期貨屬性,你現在簽這個價格,以後就按照現在的價格,如果原材料降價,你可能就能夠吃到這部分東西。但是市場對這東西也不是特别熱,所以光伏的問題不在說盈利不好,而在于盈利過高,但它确實也在盈利下修的過程。
和光伏相比,我覺得锂電好一些。光伏今年之前都在一個估值下行,锂電是去年在下估值,定期盈利沒出什麽問題。今年锂電在下修盈利,如果是不下修盈利的公司,股價表現的都比較堅挺,估值已經不掉了。
下修一些盈利的公司,甚至盈利下修幅度比較大的公司,股價表現也沒有下修的那麽誇張。在大家估值下行的時候,其實已經包含了對你未來盈利下行的預期。所以你隻要不下修,其實肯定屬于超預期的,隻是今天也沒有特别表現而已。
光伏現在才開始進入業績逐漸下修的過程,當然像逆變器,它的盈利下修就比較早,但更多下修是量,它的價其實還沒有明顯下修。但像組件屬于價格剛開始下修一段時間,所以它的時間也會更晚。
從我自己看法,這兩個環節比較好,锂電更像是 18 年的光伏。锂電今年去庫存的表現,挺像光伏當時 531 事件。
光伏在 19 年之後,本質上走的是國内恢複加全球化的邏輯。後期如果有比較好的行情,锂電走的也是國内恢複加全球化的邏輯。但光伏其實已經全球化過了,它後面要走的應該是光儲平價,這是光儲平價的機會。
問:我們看到現在有光伏的新型技術電池,包括複合銅箔、固态電池等,您怎麽看待這些偏向技術革新的方向,是否會有比較大的機會?
施成:光伏有一些電池技術已經演繹好幾年了,但并沒有兌現。鋁箔是有應用的,但是像複合銅箔,目前隻是一些很小的廠商,有一些很小的訂單,距離批量化大規模生産比較久。從頭部廠商的計劃來看,未來兩年也不會有比較大量的應用。
這個行情其實還是在今年 AI 行情,包括從去年到現在新技術行情的浪潮之中。
锂價未來還會持續波動
問:锂價從去年 11 月份的 60 萬,一輪到了 18 萬,然後又回到了 30 萬,锂價的調整您覺得是什麽原因?後續锂價的中樞狀态,您覺得會是在什麽方向?
施展:我們看今年,覺得價格還不會發生特别大的調整,但是今年行業出現了非常誇張的去庫存的過程。
1-4 月全球的裝機還有接近 40% 增長,算上儲能和其他消費電池可能增速在 30 多,但電池生長比較慢,我們當時看到正極的排産基本是 0。除了産完之後馬上就能交出去的東西,我産完就要虧錢,這就可以理解爲什麽當時锂價會從 60 萬到 18 萬,因爲那時候出現了非常斷崖式的需求,後來需求恢複一些,但是當時也沒有特别好。本身它就不是嚴重過剩的東西,價格又有一個修複,所以就出現了這麽一個過程。
往後看,锂的價格肯定還會繼續波動。目前來看,下半年需求會比較旺盛,所以價格可能也會比較好。但是供給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會增加,所以價格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還會調整。
問:您認爲後續較長的一段時間中,锂的供應會是什麽狀态?
施成:激增很難。從現在來看,锂明年能供應的增速同比增長也就 30 多,如果需求比較好,明年基本上是平衡的。
锂開采周期長,難度大,如果沒有很好的價格回報,或者很好的盈利,大家擴産意願就很低,後面肯定會短缺,所以它的價格沒法低,低的話就要有一輪很大的報複式的生産需求。隻要新能源發展還比較快,它的價格都不會低。
問:锂是不是又回到了原來正宗周期品的狀态了?
施成:好在價格大幅上漲之後,再把它當周期品。價格下來之後,又變成成長視角的東西,那時價格就會比現在再低一些。因爲這時候會有一些公司的供應增量會比較快,它就是成長屬性框架的東西。
其實在成長的時候有漲價預期就可以,實際上價格也不是那麽重要。锂股票表現最好的時候,價格最高也就到過 13、14 萬的,已經是它的市值曝光了,價格已經到最高點了。那時候以成長視角去看锂,它帶有成長,價格又有預期向上走的過程,就是量價提升的過程。後面因爲量變化沒有特别大了,所以它就變成了大家按照周期投資視角去看的東西,反而價格下來了,可能股票更好。
價格下來後,供應快,增量大,大家也可以預期未來價格繼續上漲,所以這東西不是絕對挂鈎的。但是我們還是要看客觀現實,有可能還會有調整,但是回到以前那種狀态不太可能。一些锂的公司增量後面幾年還不錯,這種屬于可以去投資的方向。
後面投資第一價格不會太低,第二在放量過程當中暫時忽視價格,更多看量的增長。
AI 還在早期階段
問:您是否有參與通訊、傳媒、計算機、電子闆塊的投資?您如何看待相關闆塊的行情,是一個特殊時點的主題炒作,還是說會有持續的景氣度?
施成:其實還是個 TMT 的投資。過去來看,它挺難産生有很好盈利能力的(模式),除了一些平台公司,每一輪行情當中,新的能轉化成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的比較少。TMT 曆史上看都是在預期階段比較好,在落地階段、兌現階段都相對弱一些,TMT 的整體行情大概就是這麽一個特征。
這輪(行情)大家的關注焦點是 AI。但單從 Open AI 商業化的情況來看,現在還是有比較大問題,并沒有很好的商業化能力,所以目前還是處在一年虧幾十個億美元的狀态,沒有進入到商業化周期。
所以它的東西像 2010 年的電動車,比第一輪大規模推廣還更早期。出現一個東西,大家覺得比較吸引人,但是在當時并沒有商業化能力。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今年算力、光模塊演繹比較強,它确實有基本面不斷擡升的支撐。在沒有商業模式之前,很多人去投入做這東西,就會産生對這些東西的需求,像這個行情持續性好一些。近期傳媒、計算機表現比較弱,就是經過兩輪預期之後,發現可以落地、兌現、出現的東西比較少。
有沒有可能下半年就出現很好的應用?
國内公司真正開始做這東西也就半年,如果是半年時間就能開發出一個特别好的東西,我相信這東西沒有太大壁壘,它的競争格局很快就會惡化。
所以即使出現了應用,說明這個東西做起來比較簡單,兌現到盈利比較難。除非你有很好的資源禀賦,但沒有什麽苗頭。像大家最近也比較喜歡炒 IP, IP 其實每一輪的 TMT 牛市都炒,最後發現用處并不大。所以我覺得其實還是一個早期的階段,帶主題的色彩比較多一些。
下半年震蕩磨底
問:對下半年您的看法有什麽建議給我們?
施展:起來之前,下半年更多是一個偏震蕩的過程,很多公司已經見底了。很多公司出現業績低預期的時候,股票已經不怎麽跌了,這就是一個底部的特征。但它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震蕩磨底過程,然後再到右側,還需要一些等待的時間。
施成 從業證書編号:F0170000000130
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
本文作者:劉蘊儀 位宇祥 來源:投資作業本